南京禄口机场二期扩建工程项目融资分析报告第一稿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南京禄口机场二期扩建工程项目融资分析报告(初稿)第一部分南京博达对南京禄口机场二期扩建工程项目的认识项目概况南京禄口国际机场现占地面积9562亩,飞行区按4E标准,机场实行24小时运行服务,拥有跑道(3600m×60m)、滑行道(3600m×45m)各一条以及相应助航灯光设施,能满足波音747-400等大型宽体客机起降的要求。
候机楼建筑面积万平方米,实行进出港分流;航管楼6052平方米;机场货运中心建筑面积万平方米,库外处理场地4万平方米,具备特殊货物处理能力;机坪面积万平方米,其中货机坪万平方米,停机位36个。
一条机场专用高速公路连接机场和市区以及沪宁杭等高速公路,地面交通十分便捷。
机场停车场面积3万平方米,可停放车辆1000辆。
禄口国际机场目前的设计能力可满足年飞行万架次,高峰小时5555人次,年旅客吞吐量864万人次,年处理货运量12万吨。
目前吞吐已达饱和状态。
南京禄口机场在现有机场吞吐量已接近饱和的基础上,于2009年10月30日经国家发改委“发改基础[2009]2765号”批准了《关于上报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二期工程项目建议书的请示》,决定对禄口机场进行二期扩建项目。
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二期工程以满足2020年旅客吞吐量3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20万吨为设计目标,年飞机起降架次为 239248次。
整个项目计划于2012年竣工整体投入运行。
二期工程拟在现有跑道南侧间距2000米处新建一条3600米长、60 米宽,可供A380飞机起降的第二跑道和滑行道系统,第二跑道相对现有跑道向西错开1000米,飞行区等级指标为4F,第二跑道东端按照I类精密进近设置助航灯光,西端按照II 类精密进近设置助航灯光;新建51机位停机坪、20万平方米T2航站楼;新建地面综合交通系统及停车设施以及供电、供水、排水和生产、生活配套设施。
项目建设背景禄口机场通航13年来,客流量年平均增长率为%。
尤其是2005年后,机场进入快速发展期,旅客平均增长幅度达到19%,客运量增幅名列华东地区各大中型机场首位,机场货运量名列全国10位。
2006年航班起降万架次,旅客吞吐量万人次,货邮吞吐量万吨,旅客吞吐量排名全国机场第15位,货邮吞吐量排名全国机场第10位。
2008年,全省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1194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4万吨,同比增长11%和%,分别比全国平均增幅高、13个百分点。
其中,南京禄口机场完成起降架次达到万架次,旅客吞吐量万人次、货邮吞吐量万吨,同比增长%和4%,分别位列全国165家机场第13和第10位;2009年12月2日旅客吞吐量成功突破1000万大关,达到万人次,跻身全国大型机场行列。
与此同时,禄口机场吞吐量已经超过当初设计吞吐能力,如果不进行扩建的话,将不能够满足随着经济发展日益增长的航空需求。
在此背景下,中国民航工程咨询公司组织专家组于2009年2月18-20日对《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总体规划(2007 年版)(报审稿)》进行了评审。
评审原则同意南京禄口国际机场近期 2020 年预测旅客吞吐量 3000 万人次、货邮吞吐量 120 万吨、年客机起降架次239248架次;远期 2040 年预测旅客吞吐量 7000 万人次、货邮吞吐量 220万吨、年客机起降架次 550780 架次。
远期规划四条平行跑道,分为两组,现跑道与规划中第二条远距跑道中间距为2000米。
规划同时确定了禄口国际机场的战略定位:中国大型枢纽机场,航空货运和快件集散中心;具体内涵是:立足苏皖,辐射华东,是长三角连接中西部地区的桥梁;也是重要的国际定期航班机场,是通往东亚地区的门户机场,也是远程航线衔接国家快速铁路网的枢纽点,以机场为核心,以航空产业和航空延伸服务业为基础,促进周边社会经济发展,逐步建成“航空城”,并且成为上海机场的互为备降机场。
项目建设条件及推进情况2008年10月25日,罗志军省长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总体规划(修编)方案并同意正式启动禄口机场二期工程建设。
省政府成立了以史和平副省长任组长,省市相关部门和机场公司参加的禄口机场二期建设协调领导小组,扎实推进二期工作的相关工作。
为满足禄口机场二期项目建成前的吞吐需求,2008年12月29日,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停机坪扩建和航站区改扩建工程开工建设,并于2009年10月底竣工,通过机场公司组织的初步验收。
该改扩建工程包括新建停机坪万平方米,增加停机位17个;增建远机位候机室,增加安检通道、值机柜台、停车场等设施。
这两项工程竣工后,禄口机场停机坪面积将增至万平方米,停机位由36个增至53个,将满足机场二期建设工程投用前运行保障的需要,形成满足2012年旅客吞吐量1500万人次的保障能力。
停机坪扩建和航站区改扩建工程总投资约为亿元。
在2009年10项目获国家发改委批复后,禄口机场于2010年1月31日举行了“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二期工程建设动员大会”,并由江苏省委书记梁保华为工程建设启动按钮,进而标志着禄口机场二期扩建工程正式启动。
在项目资金筹措方面,据了解已经由禄口机场和江苏省发改委等部门正在共同筹备发行30亿元的企业债,同时,项目先期建设的启动资金目前禄口机场已经利用和部分银行的双边贷款予以筹备,另外南京市通过财政按照项目情况分期拨付一定金额的财政拨款作为项目的股本资金,而项目的整个资金规划方案据了解也尚在研究之中未正式确定。
项目主要投资人概况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二期扩建项目由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有限公司负责投资,该公司为江苏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的省属大型企业,归属于江苏省交通控股名下,并下辖9家业务经营单位来整体运作禄口机场,该公司的组织结构图如下所示: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有限公司组织结构图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有限公司2006年实现扭亏为盈,2008年利润超7500万元。
截止目前,公司负债已由原来的21亿降至10亿元以内,资产负债率由70%下降到30%左右;对外担保额也由亿压缩到5千万政策性担保。
2009年1-6月份,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有限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完成年度预算的%;其中起降费、地面服务、旅客服务以及其他与旅客服务相关的服务收入22148万元,比08年同期增加4,124万元,增幅为%;9家经营单位上半年实现经营收入13,977万元,完成全年预算30598万元的%,较08年同期增559万元,增幅为%。
整个公司实现利润同比增长%,完成年度预算的%,生产经营形势向好。
受客运增长拉动,汽运公司和贵宾服务公司收入增长较快,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和%。
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有限公司高度重视应收账款风险,采取多种方式,加大应收账款的催收力度,同时贷款规模不断下降,财务费用上半年同比下降%,各部门成本费用控制有效。
近几年机场营业收入增长均高于支出的增长水平,盈利能力正逐步提高。
民用航空机场行业分析运输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基础设施产业,历来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得到资金、政策的大力支持。
航空运输业作为运输业的一部分,近些年来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机场行业作为民航运输行业中的子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的交通基建行业,与宏观经济具有较高的相关性。
中国民航业从1993年开始进入成长期,“十五”期间进入了成长期的加速阶段,“十一五”以及未来的20年,仍将继续以高速增长领先全球,并逐步实现从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转变。
截至2008年,我国大陆颁证的运输机场达到158个(不包括港澳台地区)。
运输机场比改革开放之初1978年的78个机场,增长了一倍。
在运输机场中,有多个机场可起降目前世界上最大商用客机A380,可起降B747等大型客机的机场有28个,国际机场达32个,安全保障能力大大提高。
1988~2008年民用航空机场数量数据来源:中国民航总局机场建得越多,机场密度也就越高。
国内运输机场的密度已达到每10万平方公里个。
所有省会城市、沿海开放城市及主要旅游城市都拥有了较为现代化的民用机场,一些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地区以及地面交通不便地区也建设了相应规模的民用机场,全国机场布局更为合理。
中国机场体系初具规模,机场密度逐渐加大,已形成了以北京、上海、广州等枢纽机场为中心,以成都、昆明、重庆、西安、乌鲁木齐、武汉、沈阳、深圳、杭州等省会或重点城市机场为骨干以及众多其他城市干、支线机场相配合的基本格局。
由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民用机场行业出现了暂时下滑,但随着经济复苏、不利因素的消除,中国民用机场行业将重回快速发展阶段。
首先,中国经济的长期快速发展,是行业保持长期高速发展的坚实动力。
面对此次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制订了积极地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促进产业升级,刺激居民消费。
预计,2009年我国GDP仍将保持稳定增长,民航的基础性服务行业民用机场也将保持稳定增长。
其次,中国人口众多,目前航空出行率仍然较低,发展潜力十分巨大。
我国目前的人均年航空旅行次数只有次,仅是美国的1/20,日本的1/10,韩国的1/7,马来西亚的1/5,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年航空旅行次数将大幅提高。
再次,国家不断加大机场建设扶持力度。
预计到2020年,中国机场货邮吞吐量、旅客吞吐量将分别保持15%和%的年均增长速度,年旅客吞吐量超过3000万人次的机场将达到13个,旅客吞吐量2000万—3000万人次的机场将达到6个,1000万—2000万人次的机场将达到10个。
我国民用机场布局规划不断完善。
从长远角度来看,总量及结构上,供给将有效迎合消费者的需求,民用机场行业将继续保持平稳发展。
禄口机场吞吐量影响因素分析(1)、禄口机场近年吞吐量现状禄口机场自1997年建成到2009年的吞吐量如下表:南京禄口机场2000-2009年吞吐数据表所示。
据预测,未来10年内,禄口机场年旅客接待量将达到3000万人次,成为苏皖地区最繁忙的国际空港,并有望进入国内机场前十强;到2035年,旅客接待量则将达到6000万人次,高峰时段,每小时旅客接待量就将达到万人次。
南京禄口机场2000-2009年吞吐数据表(2)、禄口机场吞吐量主要影响因素①、经济发展的影响经济增长是航空运输产业发展的根本推动力,经济的发展将带动对外贸易的持续增长以及居民消费升级,带动旅游乘客以及自费乘客数量的增加,为航空业提供充沛的客、货源,推动航空旅游、货物运输的发展,促进航空业的发展。
机场行业作为民航运输行业中的子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的交通基建行业,与宏观经济具有较高的相关性。
据国际机场业的统计经验,机场吞吐量的增长率通常为国民经济增长率的2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