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二期景观绿化工程设计
总结报告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015.12.22
一、工程概况
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二期工程为江苏省重点工程。
工程建设满足年处理旅客1800万人次规模;与原有T1航站楼共同承担3000万人次吞吐量,全面满足了青奥会的运营需求,支持国家公祭重大活动的服务通道平台,同时打造江苏省及南京市全新的门户形象。
南京是国家级园林城市,发展定位是国际人文绿都。
禄口机场建设景观绿化在尤为重要.禄口机场二期景观绿化建设正逢南京2014年第二届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获得成功,其景观绿化近期展现南京城市历史与发展的要求,服务好国家公祭重大活动的通道平台,展示绿色机场的时代风采;长期来看, 二期工程景观绿化应作为机场与城市衔接的纽带,将机场融入城市环境之中是一种城市可持续性发展的体现。
二、景观设计范围
二期工程陆侧区的景观设计内容主要包括下图所示:
其中红,绿,黄三区为本次竣工验收段面积近约36万平方米(竣工以现场实测为准.)
兰色为已设计完成尚待进一步招标实施区域面积约近2万平方米
这一区域的绿化施工完成后使机场绿化体系架构成型
1, 迎宾大道(主进场路)
2,鲲鹏路(第二进场路)
3,翔燕路(纬一路)
4,交通中心周边及vip通道
5,新建塔台周边
6,T2 航站楼东侧vip
7,T1离港道路三角地
8,翔鹰四路汇安路以东道路景观
这一区域的绿化施工完成后特别是铭牌石的落地,画龙点睛的使机场形象对城市形象对接完成,
1,集中绿地
2, T1生态停车场
3, 停车楼及屋顶绿化
4,铭牌石景观
这一区域的绿化施工完成后机场形象开始真正完善和平衡,精神面貌落地.内外气质兼备.
1,汇安南路两侧绿化、
2,离港路出租车蓄车场停车场周边区域
3, 停车楼与航站楼之间地铁上盖高架桥柱础周边进行绿化
4,医疗中心周边绿化
5,翔鹰四路汇安路以西景观
6,机场行政办公楼区域
7,机场宾馆周边
(四)兰色区域此区设计完成.部分区域待招标不在本次竣工验收范围.
这一区域的绿化施工完成将成为绿色机场.
1,货运中心
2,单身公寓周边环境绿化
3,新建职工活动中心环境绿化
4,翔鹰二路南侧环境绿化
5,T1高架桥循环道进场新增绿化
6, T1高架桥循环道离场高架下新增绿化
三、设计理念和目标
设计目标——简洁,大气,自然,开放,安全,和谐!
景观设计体现南京机场的门户形象,体现南京深厚的历史文脉,烘托T2和T1航站楼的建筑形象,弥补由于新建建筑,高架桥,场地内一些现有建筑对景观的影响,使人的动视感十分流畅和舒服。
1.总体景观构思:塑造大尺度的景观空间,给人气势恢宏的视觉冲击;以丰富的植物群落营造气氛,注重乔灌搭配、疏密有致、四季有景。
2, 集中绿地
理念是交通类绿地的大地景观艺术化处理,展现的是时光穿梭,和锦缎的融合.绿地端头的铭牌石是一块天然巨石,以中国金石印章的手法塑造机场的的标志名片符号.
2. 对高架起始部分以高乔木围合:
避免原有的景观主轴为高架所阻隔,使人的视线先有绿色植物作背景,再渐渐过渡到T1,T2航站楼建筑,产生先抑后扬的视觉感受。
4.停车场景观:
由于面积较大,为解决乘客寻找车位难的问题可采用分区域的彩和不同色叶树的景观搭配设计,让景观起到标识引导的作用,同打造一个生态可持续的生态型停车场。
停车楼景观对下沉式空间,组合出生态护坡效果.
5 .道路设计.
用生态园林理论来指导道路绿带设计,努力贯彻生物多样性思想,将绿地的观赏性与实用性结合起来,创造出既体现园林植物配置的艺
术性,又有“林”带风格,个体植物造型与群体植物配置艺术相结合的绿化景观,使其充分发挥绿化的景观效益和生态效益。
坚持因地制宜的绿化设计原则。
要在总结南京市道路绿化成功与不足的基础上,改变目前大部分道路绿化断面千篇一律的模式,针对本绿带的特点,本着继续贯彻道路绿化“自然、大气、生态多彩”的设计原则,设计出符合道路导向性交通功能和林荫地景观要求、富有新意的绿化作品。
强调道路绿化植物造景的重要性、艺术性和实用性。
注意绿带林冠线和林缘线的变化,合理地选择树种进行配置,使绿带达到既和谐统一,又丰富多采、生动活泼的景观效果。
考虑到绿带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体现其景观效果的现实性和未来性。
采取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相结合,常绿树种和落叶树种合理配比的做法,使绿带面貌成型早、远景佳。
结合绿带日后养护管理要求,尽量选择适应南京地区生长、管理粗放的乡土树种,并大量栽植一二年生、多年生地被植物以减少草坪用量,
6.应用因地制宜的原则和设计方法。
绿化地带比较狭窄而细长是本次设计绿化范围的特点,同时也限制了设计的手法和内容,只能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力求在整体性良好的基础上发挥树种形态和功能上的多样性,创造较好自然植物群落景观,满足行车、导向性与林荫要求。
7.机场景观的安全技术措施:
首要因素是鸟类对航空的潜在威胁,景观在植物选型上要避用鸟噬
植物,避免果实引鸟。
还应考虑到植物的生长变化,以确保植物的生
长不会突破机场净空要求,同时避用产生大量花絮和落叶的植物,避免花絮落叶随风扬起破坏机场净空。
种植考虑了交通安全防眩光,视线引导等措施.,
四、应用的技术规范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 GJJ75-97
《城市绿地设计规范》 GB 50420-2007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JGJ50-2001
《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CJJ/T82-99
其它与本绿化工程相关国家规范和地方性强制性文件
五、设计过程
历时5年多马上进入第六年的景观绿化工程设计服务节点大事记
(一)可行性研究及现场踏勘
2010年10月景观设计师团队全面介入该项目配合业主立项作可研文件
2011年3月开始建立场地模型
(二)方案和扩初研究设计阶段
2011年4月院内景观方案比选
2012年4月省政府汇报方案比选
2012年6月8日确定最后第一轮实施方案
(三)施工图出图阶段
2012年9月30日第一轮施工图交付并配合指挥部招绿化标
2012年11月23 日施工图汇报施工图各方会审,提出修改意见
(四)施工图升版变更立项阶段
2013年3月出设计导则配合各方深入了解设计理念目标
2013年7月前道工序道路工程调整最新提资料,保留泵房,道路发现现场道路侧石和重力式挡墙没有衔接,以现场为依据调整方案.
2013年9月指挥部组织协调会(2013-139)文件开始全面协调各方,着手升版主进场路方案和施工图
2013年11月20 日主进场景观道路修改方案汇报通过并出正式升版施工图
2014年1月建设部评估二期工程绿色三星通过
(五)施工配合阶段
2014年2月建立绿化样板段机制升版施工图选取样板段施工,
效果达标后全面深化升版重点区域道路绿化施工图(红色部分)
2014年2月25日为避让现场管线鲲鹏路(第二进场路)升版.机
制做样板段
2014年5月配合新航站楼运营新增补了景观区域(黄色部分)设
计
2015年至今深入现场查缺补漏去死角协调机场环境提升设计
新增补了景观区域(兰色部分).设计仍在积极配合中
六、现场服务
1、设计师现场服务与协作配合:
我司设计团队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施工单位人员多次进行了技术
交底会议,会议上我司设计团队认真地听取了建设方领导的意见和想
法并对施工图纸进行了认真细致地讲解。
为了更好的配合工程的顺利
进行,我司专门安排了相关设计人员驻留现场,随叫随到为施工单位
做现场指导,并且对于图纸的变更做到“快速、精确”对施工现场发
生的问题进行第一时间的了解,随后迅速解决问题,保证了工程的顺
利有序的进行。
2、现场指导施工及图纸的调整:
在施工配合过程中我司设计团队对图纸质量严格要求,保证图纸表达
清晰,节点做法详细,现场与施工人员对于图纸修改做第一时间的交流。
并且做到施工人员能第一时间拿到修改后的图纸,保证施工进度
不被拖延。
对于进场材料及苗木的规格、质量严格按照图纸要求,从
设计上把好每一道关。
七、工程质量评定
工程质量评定
绿化工程的整个设计过程中,我们认真贯彻“质量第一”的标准,
严格执行各项设计规范要求,严把质量关,真正做到不符合设计规范的图纸一律返工,并深入现场第一线,保证现场按图施工,确保绿化工程的施工任务圆满完成,在指挥部各级领导的科学决策指引下,我们设计师满怀热忱,激情设计,协调监理和施工单位有效执行,众志成城,共同促成工程达到设计要求,质量评定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