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孝义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理综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 I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是人体分泌的具有促进生长作用的蛋白质。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IGF中不同肽链之间通过肽键连接B. IGF可在所有体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C. IGF经囊泡运输分泌到细胞外需消耗ATPD. IGF只运输给相应的靶器宮、靶细胞【答案】C【解析】据题意可知,IGF是一种蛋白质,蛋白质不同肽链之间通过二硫键连接,A错误;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无核糖体,不能合成IGF,B错误;据题意可知,IGF是一种分泌蛋白,经囊泡运输分泌到细胞外需消耗ATP,C正确;据题意可知,IGF是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因此其类似于胰岛素,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作用于相应的靶器宮、靶细胞,D错误。
【点睛】根据题意,IGF是人体分泌的具有促进生长作用的蛋白质,由此可推知,该物质是在核糖体上合成,因其是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其结构可能与胰岛素分子结构相似,功能也可能相似。
2. 下图示某兴趣小组在室温下进行酵母菌发酵实验的装置,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集气管中的气体全部在酵母菌细胞质基质中产生B. 细胞呼吸分解葡萄糖释放的能量大部分储存在ATP中C. 可在发酵瓶中加入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检测酒精的产生D. 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先增大后减少【答案】D【解析】由于发酵瓶没有装满培养液,因此其内有氧气,酵母菌也可以进行有氧呼吸,集气管中的气体产生于细胞质基质与线粒体,A错误;细胞呼吸分解葡萄糖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小部分储存于ATP中,B错误;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对酵母菌有毒害作用,因此不可以在发酵瓶中加入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检测酒精的产生,应该取出部分发酵液在试管中鉴定,C错误;发酵的开始阶段,由于营养物质充足,酵母菌数量增长快,随着营养物质的消耗,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趋于稳定,营养物质进一步消耗,代谢废物积累使酵母菌种群数量下降,进入衰退期,D正确。
【点睛】本题以酵母菌发酵实验的装置为素材,考查了细胞呼吸方面的相关问题,要求学生识记细胞呼吸的类型、场所、产物及产物的鉴定等知识。
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有氧气存在的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产物是二氧化碳与水;在无氧的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
3. 2017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美国的三位科学家,他们发现果蝇的昼夜节律与PER蛋白浓度的变化有关。
下图示PER蛋白作用的部分过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PER蛋白可反馈抑制per基因的转录B. permRNA的合成过程不会在细胞核外发生C. PER蛋白与TIM蛋白结合后穿过核膜进入细胞核D. 一个permRNA分子上可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多条相同肽链的合成【答案】C【解析】据图分析可知,PER蛋白与TIM结合后,进入细胞核,反馈抑制per基因的转录,A正确;因为permRNA存在于细胞核内,因此其合成只能发生在细胞核内,B正确;PER蛋白与TIM蛋白结合后穿过核孔进入细胞核,C错误;据图可知,在合成蛋白质时,多个核糖体可以相继结合到permRNA分子上,形成多聚核糖体,这样可以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提高蛋白质的翻译效率,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要求学生识记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及条件,明确一条mRNA分子上可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这样可以加快蛋白质的翻译速度。
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4. 某哺乳动物的毛色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独立遗传的3对等位基因控制,其控制过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发生一对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交叉互换,一个基因型为ddAaBb的精原细胞可产生4种精子B. 基因型为ddAaBb的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褐色=13:3C. 图示说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该生物的所有性状D. 图示说明基因与性状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答案】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题图获取信息并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关键要理解图中基因A、基因B 分别通过合成酶A、酶B从而控制生物体代谢及性状,同时要明确基因D的表达产物对基因A的表达有抑制作用。
5. 下图是用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扦插枝条的实验结果,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实验目的是探究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对插条生根的影响B. 实验的无关变量为根的平均长度、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的时间等C. 实验结果可体现生长素类似物作用的两重性D. 可推测有两种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促进生根的效果基本相同【答案】B【解析】据图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为生长素类似物浓度,因变量为侧根平均数量,因此该实验的实验目的是探究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对插条生根的影响,A正确;根的平均长度是该实验的自变量,B错误;据图可以看出,用10-6~10-4的mol.L-1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枝条,侧根平均数量大于空白对照(用生长素类似物浓度为0的溶液处理枝条)的侧根平均数;而用10-3mol.L-1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枝条,侧根平均数量小于空白对照的侧根数量,说明实验结果可体现生长素类似物作用的两重性,C正确;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在最适浓度的两侧,总会找到一个低浓度和一个高浓度,它们对促进生根的效果相同,因此可推测有两种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促进生根的效果基本相同,D正确。
【点睛】本题着重考查了“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的注意事项,并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分析能力。
根据实验课题可知,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因变量是生根数量,并且无关变量包括:侧芽的数目、溶液处理的时间等,无关变量会影响实验的结果,因此应保持相同且适宜;生长素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6. 图1表示某种群数量变化的相关曲线图,图2是在理想环境和自然条件下的种群数量增长曲线。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图2中曲线X可表示图1中前5年种群数量的增长情况B. 图1中第10年种群数量对应图2中曲线Y上的C点C. 图2中B点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D. 图1中第15年种群数量最少【答案】D【解析】据图1可以看出,该种群在前五年的种群的λ值不变,说明种群的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所以该种群在前5年种群数量的变化类型是“J”型增长,而图2中的曲线X表示种群数量的“J”型增长曲线,因此图2中曲线X可表示图1中前5年种群数量的增长情况,A正确;图1中第10年λ值等于1,表示当年种群数量与前一年种群数量相等,而图2中Y曲线表示“S”型增长曲线,C点已达到K值,种群数量不再发生变化,即当年种群数量与前一年种群数量也相等,并且C点以后的一段时间内也不发生变化,B正确;图2中B点时位于种群“S”型增长曲线的K/2处,此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C正确;图1中,10年到20年之间λ<1,则种群数量越来越少,在这30年中,该种群数量最少的年份是第20年,D错误。
【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种群的特征、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要求学生识记种群的特征;掌握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能分析图1各区段的含义及图2中的曲线类型,再结合图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
二、非选择题7. 为探究不同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人员用密闭的透明玻璃罩将生长状况一致的植物分别罩住形成气室,并与二氧化碳传感器相连,在其他环境因素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定时采集数据,结果如下图所示。
(1)曲线①植物细胞内产生ATP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
曲线④植物光合作用所需的C02来自于_______。
(2)曲线②植物的光合速率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速率。
据图分析,提高②的光合作用强度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150s时,曲线③的呼吸作用速率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曲线④的呼吸作用速率,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0s时,曲线④和曲线①相应数值之差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线粒体(2). 密闭气室和细胞呼吸(3). 小于(4). 增大光照强度(5). 等于(6). 实验中单一变量是光照强度,温度等其他环境因素相同,所以不同曲线的呼吸作用速率相同(7). 实际光合速率(或总光合速率,或真光合速率)【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以图形为载体,考查了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的相关问题,同时还考查了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的过程及两者的联系。
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
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有机物和氧气,呼吸作用为光合作用提供二氧化碳和水。
净光合作用速率=真光合作用速率-呼吸作用速率。
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包括: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
分析题干信息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为“不同光照强度”,因变量为二氧化碳浓度,因此温度属于无关变量。
(1)①是在黑暗条件下得到的CO2浓度的变化曲线,此时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而不进行光合作用,曲线①植物细胞内产生ATP的细胞器有只有线粒体。
④是在完全光照的条件下得到的CO2浓度的变化曲线,此时密闭容器内的CO2浓度减小,说明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此时植物光合作用所需的C02来自于密闭气室和细胞呼吸。
(2)曲线②表示密闭容器内CO2浓度在增加,说明曲线②植物的光合速率小于呼吸作用速率,据图分析,曲线②植物的光合速率较弱的原因是光照强度较弱,因此提高②的光合作用强度可采取的措施是增大光照强度。
(3)150s时,曲线③的呼吸作用速率等于曲线④的呼吸作用速率,理由是实验中单一变量是光照强度,温度等其他环境因素相同,所以不同曲线的呼吸作用速率相同。
(4)据题意分析可知,曲线①表示无光照,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代表植物的呼吸速率,曲线②③④表示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净光合速率。
因此200s时,曲线④和曲线①相应数值之差表示呼吸速率与净光合速率之和即实际光合速率。
8.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请回答下列内环境稳态调节的相关问题:(1)细胞代谢活动异常会影响内环境稳态,如组织细胞代谢异常旺盛时,代谢产物__________(填“增多”或“减少”),引起局部组织液浓度__________,从而造成组织水肿。
(2)某患者出现新陈代谢异常旺盛、情绪易激动等症状,医生判断为甲状腺功能异常,理由是_______。
(3)如图为“神经-肌肉接头”,其结构、功能与突触类似。
当兴奋传导至突触小体时,Ca2+内流,导致__________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ACh)。
兰伯特-伊顿患者的“神经-肌肉接头”处兴奋传递异常,是由于患者自身产生的抗体与突触前膜上的__________特异性结合,阻滞Ca2+内流,据此判断,该疾病属于__________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