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应考复习计划及措施
高二,我们面临的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迎接学业水平测试,针对学生的生源、学情,也是为鼓舞师生的士气,给老师和学生加压,我们制定95%以上的过关目标,为保证有较好的过关率特制订本学期的复习计划如下
一、复习计划
1、注意对学情的调查
学期初在与同学交流的基础上,广泛征求学生的意见,找到学生喜欢的复习方法和思路。
在复习的过程中让课代表广泛搜集学生们的意见和建议,并结合上课的具体情况不断对自己的复习思想提出修正意见。
2、以课标和辽宁省下发的指导意见为准来恰当地对教材进行整合
新学期伊始我们就通过集体备课确定了学业水平测试的复习思路,以课标为准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删减,课标和指导意见中没有的内容坚决不再涉及,课标中涉及的重要知识我们也根据复习的需要进行了符合学生实际的重新整合,找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构建起知识网络,力求在降低知识难度的基础上将主干知识以网络化的形式展示给学生,便于学生记忆。
3、思想教育,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
我们将通过导师制、与学生谈话、多与班主任交流等多管齐下的方式加强对问题学生的管理和教育。
让他们首先在思想上让其认识到学业水平考试的重要性,然后对他们的点滴进步进行及时地鼓励和引导,最后在学习方法上进行个别的指导,针对问题学生的反复,我们根据具体情况加强了督促,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学生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4、强化学习习惯的继续培养和学习方法的指导
利用学案对学生的书写习惯进行纠正,要做到:要点化、序号化、逻辑化,并指导学生切实利用好学案,对知识梳理部分进行反复的订正和检查,强化对基础知识的记忆。
利用课标和知识网络部分落实堂堂清的复习思路。
对于重要典型的材料题渗透方法指导,并让学生及时整理在课本或错题本中,以备后用。
并引导学生对重大的热点和焦点问题探讨历史根源,增强对历史的兴趣和历史事件的敏感程度,培养学生的的人文素养。
5、复习要注重基础,突出重点。
历史学业水平考试整体难度不大,主要考查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
从2011年水平测试试题来看,基础知识的直接考查占了很大一部分。
因此,在日常教学和复习的过程中,要严格依照考纲要求,分解教材,提炼教材内容,使之变得更简洁,重点更突出。
既要做到覆盖面广,又要敢于取舍,有效整合,抓住重点。
避免过度引申,增加学生负担。
同时,要特别注意历史基本线索的梳理,前后相关内容的比较、分析,注意构建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在系统化的过程中夯实基础。
这样才能有效应对单项选择题Ⅱ和双项选择题。
6、要精选资料和精编试题进行适当的有针对性的训练。
学业水平测试成绩的取得,除了抓书本知识外,还要抓解题策略即应试能力。
书本是基础,解题是关键。
重视历史解题技巧的训练,可使学习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因此,在有限的复习时间里,我们注重正规的解题训练。
课堂留出一定时间就某一重点问题展开变式训练、专项训练,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多角度掌握同一知识。
这不是要让学生做偏题、怪题及过难的试题,而是让学生在训练中领会命题意图,正确解读命题用语,妙用解题技巧,让学生对基础知识进行巩固内化。
通过系统的“短平快”式训练,限时限量,富有针对性,体现实战性,以达到手熟的效果。
二、问题与措施
目前,我们在复习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问题还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尤其是男生问题比较多,不学习,上课走神,有的甚至是没有课本,对考试抱一种无所谓的态度的男生比较多,为此,我们制定了如下的应对措施,将班内学业水平测试及格困难的学生人数及姓名落实下来,统一印发给任课教师和班主任,多与其谈心,先要他们从思想上重视起来,上课重点提问,对于他们的点滴进步多鼓励,并对课上及作业的情况及时与班主任交流;课上引入竞争机制,可以随机分为男生组与女生组,让他们在背诵课本知识、做题正答率、书写等方面展开竞争;成立学习小组,分好工,每组设组长一人,让其负责检查组员对所复习知识的课下落实的情况,并与老师保持较好的联络,教师可随时抽查,及时调度。
鼓励小组成员多问问题。
备考还需要我们自己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