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区2018年高中春季会考考前综合练习高二化学考生须知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本试卷共8页,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选择题,25个小题(共50分);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分为必答题和选答题两道大题(共50分)。
3.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4.考试结束后,考生应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2分,共50分)1.刚刚过去的春节期间,一个名叫“福(氟)禄(氯)双全(醛)”的物质(结构简式如图)在化学人的朋友圈中“火”了起来。
该物质属于A. 单质B. 无机物C. 有机物D. 氧化物2.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生活中常见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相对应的是A. 苏打—NaHCO3B. 酒精—CH3OHC. 铁红—FeOD. 生石灰—CaO3.下列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蔗糖溶液B.乙醇C.氯化钠D.铜4.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拨云见日B. 剪纸成花C. 酿谷成酒D. 磨豆成浆5.用一束光通过淀粉液时,产生丁达尔现象,说明淀粉液属于A. 溶液B. 胶体C. 悬浊液D. 乳浊液6.下列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是A.锂B.钠C.镁D.铝7.在汽车尾气处理装置中发生如下反应:4CO +2NO 2=====催化剂4CO 2+N 2。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 该反应能减少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B. CO 是氧化剂C. NO 2发生氧化反应D. NO 2失去电子8.下列物质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A. CO 2B. NaClC. N 2D. NH 4Cl 9.下列有关物质性质或用途的叙述正确的是A .常温下,运输浓硫酸、浓硝酸时可用铝制或铁制槽车B .用氯化钡溶液可区别SO 42-和CO 32-离子C .CO 、NO 、 NO 2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D .二氧化硅是一种酸性氧化物,它不跟任何酸发生反应 10.反应3 H 2+N 22 NH 3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升高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 B. 使用恰当的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 C .增大N 2的浓度能加快反应速率D .平衡时各组分含量之比一定等于3:1:211.某原电池结构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原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A .碳棒为负极B .锌棒发生还原反应C .该装置实现电能转化为化学能D .锌棒质量减轻12.下列有关Cl 2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B. 不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 C. 与石灰乳反应可制得漂白粉 D. 每个分子中有1个共用电子对13.2016年朝鲜进行氢弹试验,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
下列关于31H 的说法正确的是A. 质子数是2B. 质量数是1C. 电子数是3D. 中子数是214.下列关于苯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取代反应B.能与溴水反应而褪色C.苯环的碳原子间存在单双键交替结构D.苯不能发生加成反应15.下列有机反应属于加成反应的是光照A.CH3CH3 + Cl2 CH3CH2Cl + HClB.CH2=CH2 + HBr CH3CH2BrC.2CH3CH2OH + O2Cu2CH3CHO + 2H2OD.CH3COOH + CH3CH2OH CH3COOCH2CH3 + H2O16.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钱逸泰教授等以CCl4和金属钠为原料,在700 ℃时制造出纳米级金刚石粉末。
该成果发表在世界权威的《科学》杂志上,被科学家们高度评价为“稻草变黄金”。
同学们对此有下列一些理解,其中不正确...的是A.金刚石属于金属单质B.制造过程中元素种类没有改变C.CCl4是一种化合物D.这个反应是置换反应17.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A. 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B. 乙酸的结构式:C2H4O2C. 氯化氢分子的电子式:D. 硫酸钠的电离方程式:Na2SO4===2Na++SO2-418.根据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性质,下列不能..作为判断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是A. 元素单质跟酸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B. 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C. 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D. 元素单质跟氢气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19.下列选项描述的过程能实现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是A. 光合作用B. 木柴燃烧C.风力发电D.电解冶炼20.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盐酸制备CO2。
下列措施可使该反应速率加快的是A.降低反应温度B.延长反应时间C.粉碎大理石D.加水稀释盐酸21.实验室可用右图所示的装置制备少量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前需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当水槽中导管口一有气泡逸出时,就立即收集氧气C.实验结束时先撤走酒精灯,再从水槽中取出导管D.常温下将木条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木条自燃22.下列关于粒子数的判断正确的是A.32 g O2和O3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6.02×1023B.常温常压下,22.4 L乙醇含有的分子数为6.02×1023C.1 mol Na变为Na+时得到的电子数为6.02×1023D.44 g 14C16O2含氧原子数为2×6.02×10232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铁与稀盐酸反应:Fe+2H+===Fe2++H2↑B. 铁粉与氯化铁溶液反应:Fe + Fe3+ ===2Fe2+C. 醋酸跟碳酸氢钠溶液反应:HCO-3+H+===CO2↑+H2OD. 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Ba2++SO2-4===BaSO4↓24.下列实验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用品红溶液鉴别SO2和CO2两种气体B. 用溴水鉴别CH4和C2H4两种气体C. 加热可除去Na2CO3固体中少量的NaHCO3D. 向某溶液中先滴加少量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后变红,则原溶液中一定有Fe2+25.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或原理正确的是甲乙丙丁A. 实验室用装置甲可制取少量蒸馏水B. 乙表示配制100 mL 0.10 mol·L-1 NaCl溶液时转移溶液C. 丙中操作是通过焰色反应检验样品中是否含有K+D. 装置丁用于蒸发NH4Cl溶液得到NH4Cl晶体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0分)一、必答题(共30分)1.(3分)氧气是空气中的主要成分,也是维持人类生存的重要物质。
通常实验室中用双氧水为原料制取氧气,其化学方程式是。
该反应中,被氧化后得到的产物是,当反应中生成了2.24 L O2时(标准状况下),消耗的H2O2是mol。
2.(3 分)请从2-A和2-B两题中任选...,若两题均作答,按2-A评分。
..1.个作答3他物质不属于同类的1种是(填序号,下同);相互之间可发生置换反应的2种物质是;其中,2种物质相互反应时,在常温和加热条件下分别可得到不同的产物;2种物质发生的反应不属于4种基本反应类型。
4.(4分)如图是实验室制备Cl2并通入FeCl2溶液中获得FeCl3溶液的部分装置。
(1)NaOH溶液的作用是。
(2)实验中,需控制氯气产生的速度,以便使FeCl2溶液转化完全。
控制生成氯气速度的操作是。
(3)开始反应后,在洗气瓶和烧杯所盛放的物质中,被氧化的是(填化学式)。
(4)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8分)海水中含有丰富的Na+、Mg2+、Cl﹣、Br﹣等化学资源。
以浓缩海水为原料,通过一系列工艺流程可以提取Mg、Br2等产品。
(1)从海水中提取镁的主要步骤如下:①操作a的名称是。
②A与试剂X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空气吹出法是用于工业规模海水提溴的常用方法,其中一种工艺是以预先经过酸化的浓缩海水为原料,通过以下步骤提取溴。
步骤Ⅰ:用氯气置换溴离子使之成为单质溴;步骤Ⅱ:通入空气和水蒸气,将溴吹入吸收塔,使溴蒸气和吸收剂SO2发生作用转化成氢溴酸;步骤Ⅲ:用氯气将氢溴酸氧化得到产品溴。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a.步骤℃和步骤℃的目的是使溴富集b.上述步骤中的反应可说明氧化性:Cl2>Br2c.步骤℃和步骤℃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原理不同②若在步骤Ⅱ中消耗的SO2的质量为6.4×103 g,则上述过程中理论上消耗的氯气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至少是L。
6.(8分)某同学在学习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过程中,发现含有相同元素的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存在转化规律,并将其转化关系绘制如图。
其中A、B、C、D四种物质都含有一种共同的元素,A 是常见的金属单质。
(1)若组成A的元素为第3周期元素,B、D分别为常见的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
①用NaOH溶液可使C→D发生转化,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②A→C和B→C均在盐酸的作用下发生,得到等量C时,消耗的HCl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2)若A为铁,D的水溶液是红色溶液,C→D的转化常用来检验C在溶液中所含的阳离子。
①C→D的转化中,常加入的试剂是。
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a. A→C和B→C的转化均可在Cl2的作用下发生b.图中的转化均为氧化还原反应c.B和C中所含金属元素的化合价可以相同二、选答题(共20分。
请在以下二个模块试题中任选一个模块试题作答,若选答了多个模块的试题,以所答第一模块的试题评分)《化学与生活》模块试题1.(4分)老北京传统小吃历史悠久,是北京独树一帜的文化符号,门钉肉饼是其中之一。
制作门钉肉饼的部分原料如下:①牛肉②面粉③盐④花生油。
请回答:(1)富含油脂的是(填序号,下同)。
(2)富含淀粉的是。
(3)富含蛋白质的是。
(4)属于调味剂的是。
2.(8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开采可燃冰2017年7月9日,我国南海可燃冰试采工程全面完成预期目标,第一口井的试开采产气和现场测试研究工作取得圆满成功。
自5月10日试气点火以来,取得了多项重大突破性成果,创造了产气时长和总量的世界纪录。
可燃冰按其物质成分和结构特征来看,可称为天然气水合物,其形成条件主要包括物源条件和温压条件:物源条件要求有大量的天然气(主要是甲烷气)和水,它们是可燃冰形成的物质基础,没有它们将是“无米之炊”;环境条件则要求低温和高压,一般需要低于10℃的温度和大于100个大气压的压力(水深1000米以下),缺少这个条件“生米就不能煮成熟饭”。
请依据以上短文,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填“对”或“错”)。
(1)天然气燃烧是放热反应。
(2)这次可燃冰试采创造了产气时长和总量的世界纪录。
(3)天然气是可再生能源。
3.(8分)燃煤的烟气中含有SO2,为了治理雾霾天气,工厂采用多种方法实现烟气脱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