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儿童文学的文体特征

儿童文学的文体特征

儿童文学
文 体 特 征
一、儿童文学的题材
题材是指作家从客观现实生活中 选择出来,经过集中、提炼和虚 构而成为文学作品的材料的一组 生活现象,即作品中所描绘的具 体事物。 在儿童文学创作中,题材的选择 与处理主要受三方面制约:一是 作者自己的生活实践;二是作者 的世界观和儿童文学观;三是儿 童文学读者的审美情趣。第三方 面是构成儿童文学创作题材特殊 性的基本因素。
层次性原则。层次性原则 是作家安排作品结构匠心 独运的重要表现。为照顾 儿童的理解接受能力,成 功的儿童文学作品总是在 结构上注意层次的步步深 入。主要有“纵式结构” 和“横式结构”两种。 “三段式”结构、连环式 结构、对立式结构
五、儿童文学中的形象塑造
儿童文学作品在形象的塑造上特别强调对儿童年龄特点的 遵循。无论是人物刻画或是风景场面的描写,都注重“从 儿童的角度出发,以儿童的耳朵去听,以儿童的眼睛去看, 特别以儿童的心灵去体会” 人物形象: (1)从年龄分,可分为成人形象和儿童形象; (2)从角色分,可分为超人形象、拟人形象与常人形象; (3)从行为分,可分为榜样形象、普通形象与反面形象; (4)从审美分,可分为典型形象与一般形象。 环境形象:自然风景、生活场景和神奇仙境
“那里还生长着奇草异木,它们有着轻柔的枝干和叶片,只要水轻微一流动, 便会摇动起来,好像活的一般。大鱼和小鱼在枝叶间悠闲地游来游去,仿 佛是空中的飞鸟。海里最深的地方座落着海王宫殿,它的墙是用珊瑚砌成 的,尖顶的高窗子是用晶亮的琥珀镶成的,而屋顶上铺着黑色的蚌壳,它 们会随着水的流动自动开合……”
现代派倾向
儿童是希望人生美满,希望有结 果,有结果是对孩子的希望、信 心的回答和支持。(阮章竞)
“生活的快乐,不仅 仅是个人意识的最 鲜明的表现,而且 也是对周围世界的 评价,是孩子们对 他能看到的周围事 物的积极表 态。”——苏霍姆 林斯基
无论生活如何复杂,也无论情节逻辑怎决定了悲 剧的必然性,生活的快乐使儿童在阅读作品时,预 先已在心灵中设计了圆满结局的“接受模型”,
儿童文学题材的广阔性
“孩子是令人信服的,他常常想 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 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 想到昆虫的言语;他想飞上天 空,他想潜入蚁穴……” ——鲁迅 除了暴力和性,儿童文学在题 材的选择上非常自由。
“是的,写给儿童看的作品也 好,写给成人看的作品也好, 都毫不例外地要使作品适应 他们的理解力,这是从事文 学创作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 题。” (别林斯基)
现实主义塑造法
基本要求:立足生活,写 出典型形象 环境典型化要求写出人物 活动背景的普遍性——既 鲜明、生动、独特,又能 体现人物个性与时代的某 种本质特点。如常新港的 《独船》 人物典型化主要要求写出 人物鲜明的个性和一定的 共性。如《小兵张嘎》
浪漫主义塑造法
基本要求是:立足想象, 写出“例外形象” 。 “例外”在这里是神奇、 出人意料、人间所无的 代名词。用浪漫主义的 原则来塑造形象,环境 是例外的,人物也是例 外的,这在童话中尤其 明显。
从主题的表达要求看,总是 明确、单一、形象、有针对 性。 主题的模糊性与多义性不是 儿童文学的本质追求。 《丑小鸭》歌颂自强不息的 精神 ,《卖火柴的小女孩》 给我们展现了社会弱势群体 的悲惨遭遇。
三、儿童文学的情节
情节的单纯性
因为情节复杂的作品,头绪纷繁, 关系复杂,双线以至多线的交叉远 超出儿童的阅读承受能力,因此, 在儿童文学创作中要尽量做到线索 单纯,情节铺展顺畅,使儿童在一 种较通晓的阅读状态中进入作品情 节所要表现的目标 。 儿歌《阿宝的耳朵》:阿宝不爱洗 耳朵,泥土积了半寸厚。一天到外 面走呀走,一粒种子飞耳朵沟。春 天到,太阳照,耳朵里长出一株草。 小牛见了眯眯笑,追着阿宝吃青草。
情节的集中性
单纯性原则强调作 品线索的不枝不蔓, 而集中性原则强调 的是作品线索串起 的每一细节的生动 与丰满,使情节单 纯而丰富。
木偶奇遇记
四、儿童文学的结构
完整性原则:在儿童文学作品中,不管篇幅长短, 都要求有头有尾,使作品成为完整的整体,这是 结构上最基本的原则。 一方面,他们不能接受那种没有尾巴的作品,因 为这意味着作品尚未结束;而没有结束的作品, 会使他们如同面对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一样疑惑 不解。 另一方面,结构的完整性还与结局的圆满性息息 相关,原因在于,儿童的世界是快乐的世界,他 们习惯用一种肯定的心绪看待周围环境,并作出 积极的评价。
基本要求:虚化环 境、淡化人物。着 重表现的不是典型 人物,而是某种典 型观点、典型情绪、 典型体验和典型心 理。
从题材的选择看,以写儿童生活为主; 从题材的处理看,要以儿童能够理解为前提。
二、儿童文学的主题
从主题的表达基调看, 具有积极、明朗、健 康、蓬勃向上的特点。 在儿童文学作品中, 善总是战胜恶,美总 是战胜丑。儿童文学 的主题与悲观主义无 缘。
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 她们两人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起来了。她们越飞越高,飞到没有寒冷, 没有饥饿的天堂里去,和上帝在一起。 人们看到了一个小女孩冻死在墙角,她脸上放着光彩,嘴边露着微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