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培训讲义
5/9/2012
表一:社会工作的目标
表二:社会工作的功能
表三:社会工作的发展简史
社会工作的基本要素:
社会工作的服务领域:儿童及青少年服务、老人社会服务、妇女社会服务、康复服务、社会救助、就业服务、心理健康服务、家庭服务、医疗社会工作、学校社会工作、矫治服务、城乡社区发展、军队社会工作、企业社会工作
表四: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类型具体角色主要服务内容
基本角色服务提供者提供物质、劳务和心理方面的服务和帮助支持者对服务对象的授权和增能
倡导者向服务对象倡导某种合理行为
间接服务角色
管理者对过程的有效控制、对资源、信息的协调、安排和管理
资源争取者向其他社会工作者、福利机构、政府部门和广大社会争取资源政策影响人提出政策建议
研究者研究实践经验
表五:社会工作者的素质要求
素质要求分类具体内容
知识基础学科知识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教育学
政策知识现行的政策、法规
技术知识调查研究的技术、口语和文字表达技术、现代资讯工具使用技术文化知识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人文知识
能力要求技术能力
第二章:社会工作价值观与专业伦理
社会工作守则的内容
第三章: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ERG理论阿尔德弗尔提出了ERG(生存—关系—成长)理论。
该理论把人类需要分为生存需要、关系需要和成长需要。
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有较大影响
表六:人类需要的类型
表七:人类行为的类型
人类行为的特点:适应性、多样性、动态性、指向性、可控性、发展性社会环境的构成:
表八:人生发展阶段的理论框架
理论主要内容
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
阶段论人性本能中的性驱力是人格发展的主要动力,人的性心理发展五阶段: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生殖期,性器期是发展的关键期。
主要贡献:潜意识动机的论述及重视童年期经验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
发展理论发展了弗洛伊德的理论。
引入了社会文化因素;强调社会环境在自我发展中的作用;把人格发展推演到人的一生;强调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自我发展最关键环节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
段论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觉运动期(0~2岁)前运算期(2~7岁)
具体运算期(7~12岁)形式运算期(12岁以上)个体运用组织、同化、顺应三原则,将活动系统化,形成“心理图式”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
阶段论儿童得到的判断存在着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前习俗水平(惩罚与服从;享乐主义)习俗水平(好孩子定向;维护权威或社会秩序)
后习俗水平(社会约定定向;普遍伦理准则)-道德发展最高阶段。
阶段(年龄)生理发展心理发展社会发展任务与挑战
婴幼儿阶段(0~3岁)大脑发育迅速,是动作发展最快
的时期,逐步掌握了独立行走以
及用手操作物体的能力。
处于感觉运动阶段,孩子从随意性的
天生反射活动过渡到目标取向行为,
并在2岁左右形成符号思维的能力。
是形成依恋的重要阶段。
开始寻求自主性,失败会感到
羞愧并怀疑自己能力;成功会
形成“意志”的美德。
儿童阶段(3~12岁)脑重接近成人水平,动作的熟练
程度与协调能力日益增长。
语言和记忆功能增强,开始具体化的
逻辑思考。
朋辈群体成为生活的重要
组成部分,自我概念开始
形成。
面临主动性或内疚感的冲突。
青少年阶段(12~20岁)出现第二性征,生理机能日益成
熟。
由叛逆逐渐稳定,开始形成比较稳定
的价值观、人生观和待人处事的方
法。
学校是青少年社会化的重
要阵地。
家庭、学校及同
伴的影响非常大。
自我认同对角色混合。
第四章:社会工作理论
表十:社会工作理论的分类与功能
表十一:社会工作理论
第五章:个案工作方法
表十二:个案工作的本质
表十三:社会工作的方法
表十四:个案工作的主要模式的内容和特点
表十五:个案工作与通用过程各阶段的工作要求
表十六:个案工作的技巧
表十七:个案管理
第六章:小组工作
表十八:小组工作类型表
表十九:小组工作的特点
表二十:小组工作模式的特点及实施原则
表二十一:小组工作各阶段的工作要求
表二十二:小组工作的过程与技巧
表二十三:小组活动设计
第七章:社区工作方法
表二十四:社区工作的主要模式
表二十五:社区工作各阶段的工作要求
表二十六:社区工作的技巧
第八章:社会工作行政
表二十七社会服务规划的内容
表二十八社会服务机构规划的基本步骤
表二十九社会服务机构的性质
表三十社会服务机构的类型
表三十一社会服务机构的运作方式
表三十二志愿者管理
第九章:社会工作督导
表三十三:督导功能的分析
表三十四社会工作督导方法
第十章:社会工作研究
表三十五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比较
表三十六社会工作研究方法对比表
表三十七行动研究的类型及其特点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