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穿行,线路较短,尽量少占农田、少建
公路、 铁路
桥梁,避开陡崖、陡坡等,通往山顶的 公路,往往需建盘山路等,如右图中公 路选线为 EHF。现代高速公路、高速铁
路要求速度快、线路短,一般要遇山修
隧道,会选择图中 EGF 线路
图示
引水 首先考虑水从高处往低处流,再结合距 路线 离的远近确定(右图中①线更合理)
(四)应用类计算 1.两地间温差的计算 在计算出两点相对高度的基础上,再根据对流层气温平均垂 直递减率(0.6 ℃/100 m)进一步求出它们的温度差。 2.地下水的埋藏深度(打井深度)的计算 通过等高线和等潜水位线计算至少打多深的井才能出水。计 算公式为:h=a-b,其中 h 为井深,a 为等高线值,b 为等潜水 位线值。
输油、 输气 管道
路线尽可能短,尽量避免通过山脉、大河等,以降低施 工难度和建设成本
B.河流自北向南流,河流水补给水渠
C.河流自北向南流,水渠水汇入河流
D.河流自南向北流,水渠水汇入河流
() ()
[思维建模] 答案:(1)B (2)C
[集训过关] (2020·天津一模)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和景观示意图,回答 1~2 题。
1.图中 c 处地形部位的名称是
A.山峰 B.山谷
C.陡崖
营 以防崩塌、落石造成伤害;应选在地
地 势较高的缓坡或较平坦的鞍部宿营
(如图中 q 点)
航空 港
航空港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即地形平坦开阔、坡 度适当、易排水的地方,还要地质条件好;注意盛行风 向并保持与城市有适当的距离等
(二)合理确定线路方向
线的 类型
区位要求
一般要求坡度平缓、尽量在等高线之间
B.底部海拔可能为 11 m
C.易形成落差较大的瀑布
D.下方地势平坦,适合布局交通线
解析:第 3 题,结合图中等高线和指向标可判断出,a 村落位于 山丘的阳(南)坡,冬季采光较好;a 村落位于山脊的东侧,受冬 季风的影响最小,气温较高。b 村落位于西侧山坡上,光照条件 较差,采光条件差,受冬季风影响大,气温较低。c 村落位于山 丘顶部,海拔较高,气温低。d 村落位于北侧山脊上,受冬季风 影响大,海拔较高,气温低。因此 A 项正确。第 4 题,①—②河 段地势低平,河道弯曲,水流最缓慢,最利于泥沙沉积。因此 A 项正确。第 5 题,根据图中陡崖处有三条等高线重合,等高距为 30 m 可知,陡崖底部海拔为 0~30 m,陡崖的最大相对高度小于 120 m;陡崖位于山脊附近,没有河流发育,因此不易形成瀑布; 陡崖处多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下方不宜布局交通线。因此 B 项正确。 答案:3.A 4.A 5.B
[综合提素养] [典例] (2016·上海高考)等高线图可以反映一个地方的地貌 特征。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单位:m)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主体部分表示的地表景观最可能是
A.新月形沙丘
B.山地梯田
C.三角洲平原
D.滨海沙滩
(2)图中河流的流向及河流与水渠的关系是
A.河流自南向北流,河流水补给水渠
最低处海拔为 20~25 m;东北角地势高,最高处海拔为 80~
85 m,两地的相对高度为 55~65 m。选 C。第 2 题,等高线
疏密程度反映地形坡度大小,进而影响河流流速的快慢。读图
可知,图中③附近河段等高线最密集,表明该处坡度最大,河
水流速最快。选 C。 答案:1.C 2.C
如图为某地的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 3~4 题。
2.符合图中信息的是
A.图中最高山峰南坡比北坡陡
B.两座山峰的相对高度是 200 m
C.ab 段河流的流向是自东北向西南
D.两座山峰的实际距离是 150 m
() D.鞍部
()
解析:第 1 题,图中 c 位于两个山峰之间的低地,应该是鞍部。 第 2 题,图示最高山峰海拔为 720 m,该山峰南坡等高线较北坡 密集,则南坡坡度大于北坡,故 A 正确;两座山峰的相对高度是 210 m,故 B 错误;图中河流 ab 段的流向为自西北向东南,故 C 错误;两座山峰不在同一水平面上,则实际距离要大于图上比例 尺反映的距离(150 m),故 D 错误。 答案:1.D 2.A
如图示意我国华北某地区等高线分布状况。读图,完成 3~ 5 题。
3.图中 a、b、c、d 四处村落冬季采光较好、气温较高的是( )
A.a
B.b
C.c
D.d
4.下列河段最利于泥沙沉积的是
()
A.①—②河段 B.②—③河段
C.③—④河段 D.④—⑤河段
5.图中陡崖
()
A.最大相对高度可能为 120 m
[综合提素养] [典例] 下图示意“某小区域地形”。图中等高距为 100 m, 瀑布的落差为 72 m。据此完成(1)~(2)题。
(1)Q 地的海拔可能为
A.90 m
B.230 m
C.340 m
D.420 m
(2)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
A.260 m
B.310 m
C.360 m
D.410 m
综合考查(一) 等高线地形图中常见计算问题 [贯通思维线]
(一)相对高度类计算 1.两点间相对高度的计算 从等高线地形图上,读出任意两点的高度(海拔),根据公式: H 相=H 高-H 低,计算出两点的相对高度。
2.陡崖高度的计算
陡崖高度
公式
陡崖相对
(n-1)×Δd≤ΔH<(n+1)×Δd
高度 n: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条数;Δd:等高距。
陡崖绝对 高度
陡崖崖顶的绝对高度:h 大≤H<h 大+Δd h 大:指重合等高线中数值最大的。
陡崖崖底的绝对高度:h 小-Δd<H≤h 小 h 小:指重合等高线中数值最小的。
3.某地形区相对高度的估算 一般来说,若等高线地形图上,任意两 点之间有 n 条等高线,等高距为 d,则这两 点的相对高度 H 可用下面公式求算:(n- 1)d<H<(n+1)d。 如图所示,A、B 两点之间有 3 条等高线,等高距为 100 m, 利用公式可得 A、B 两点间的相对高度 200 m<H<400 m。
() ()
[思维建模] 答案:(1)D (2)C
[集训过关] 读图,完成 1~2 题。
1.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
()
A.50 m
B.55 m C.60 m D.65 m
2.图中①②③④附近河水流速最快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第 1 题,读图可知,图中等高距为 5 m,东南角地势低,
阴坡;气流沿坡面上升的坡——迎风坡,气流沿坡面下 坡向
沉的坡——背风坡
(二)结合地形特征判断气候特征及差异 1.判断依据:气候特征应结合纬度位置、地势高低、坡向 等因素,等高线特征主要反映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 2.气候特征及差异的判读
求出高度差,再用气温垂直递减率 0.6 ℃/100 m 计算温 气温
以免引起航道淤塞
图示
点的 类型
区位要求
图示
气象 站
气象站应建在地势坡度适中、地形开阔的地方
疗 养 院
疗养院应建在地势坡度较缓(等高线 稀疏)、向阳坡、背山面水(河、湖、海)、 气候宜人、空气清新的地方,且有交 通线通过,交通便利
宿营地应避开河谷、河岸,以预防暴
宿 雨造成的山洪暴发;避开陡崖、陡坡,
综合考查(三) 等高线地形图与生产实践 [贯通思维线]
(一)科学选择建设地址
点的 类型
区位要求
坝址应建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
水库
处,因该处筑坝工程量小且落差大; 库区宜选在河谷、山谷地区,或“口
坝址 袋形”的洼地或小盆地,以保证有较
大的集水面积和库容
港口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等深线密集
港口
的海湾地区,即陆域平坦、水域深阔 的避风海湾,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
(三)坡度的计算和比较 1.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 在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较缓,等 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较陡。 原因:同一幅图中,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单位距离的高差大 (相同距离内高度差大),坡度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单位距离 的高差小(相同距离内高度差小),坡度缓。
2.不同的等高线地形图上 (1)如果比例尺和等高距都相同,则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大; 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小。例如,下图中(单位: m)的坡度: C>A>D>B。
பைடு நூலகம்
(四)结合地形和气候特征,判断区域植被状况 1.宏观的植被分布和差异,要根据区域气候类型、垂直地 带性来进行判断。 2.区域内植被差异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1)阳坡的气温、光照条件要好于阴坡,同一种植被在阳坡分 布上界高于阴坡。 (2)迎风坡降水条件好,植被状况好于背风坡。 (3)特殊情况下要考虑,阴坡气温较低,蒸发弱,土壤水分条 件好于阳坡,植被生长状况可能好于阳坡。 (4)靠近河流的地段,地下水较为充足,植被生长良好。
(2)如果等高距的大小和等高线的疏密都一致,则比例尺较大 的地图上的坡度较大,比例尺较小的坡度较小。例如,下图中的 坡度:A>C>D>B。
(3)如果比例尺的大小和等高线的稀疏都一致,则等高距较大 的坡度较大,等高距较小的坡度较小。例如,下图中(单位:m) 的坡度:B>D>A>C。
(4)比例尺和等高距都不相同,则可用 tan α=H/L 的值进行 比较。H 表示坡高(相对高度),与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距有关系。 L 表示坡宽(坡宽=图上距离/比例尺)。
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综合命题线索] 1.以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为命题背景,通过数值变化考查 等高线地形图的相关计算,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及各环境要素之间 的相互作用与影响,考查考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2.结合生产生活实践,以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为切入点, 综合考查人类活动的合理布局与规划,探寻实现区域人地协调及 可持续发展的相关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