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燃烧的条件》上课课件1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燃烧的条件》上课课件1
第7单元 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 课件-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共11张PPT)
第7单元 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 课件-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共11张PPT)
课后讨论
• 用扇子扇蜡烛火焰,为什么一扇就灭? • 而用扇子扇柴堆火焰,为什么越扇越旺?
蜡烛燃烧放热较少,用扇子扇蜡烛火焰时,空气流动带走热量使可 燃物的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 柴堆燃烧放出大量热,用扇子扇柴堆火焰,增加空气流通,增大氧 气的浓度,加大反应速率,燃烧更旺。
(1)滤纸碎片和乒乓球碎片都燃烧了。
(2)乒乓球碎片先燃烧,滤纸碎片后燃烧
实验分析 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都达到了自身的着火点,所
以都发生了燃烧,乒乓球碎片的着火点(180℃)低 于滤纸碎片的着火点(245℃),所以薄铜片上的 乒乓球碎片先发生燃烧。
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实验结论 物质才能燃烧
探究3
【分析讨论】(1)进行实验①时,如果在酒精灯上加热时间
较长,蘸水的棉花球也会燃烧起来,其原因
是
。
(2)进行实验②的目的是为了证明
。
(3)实验③看到的现象是
。
(4)这两个对比实验分别得出的结论
第7单元 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 课件-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共11张PPT)
第7单元 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 课件-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共11张PPT)
实验结论 燃烧需要氧气,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
第7单元 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 课件-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共11张PPT)
交流与讨论
1.上述探究1中,如果在酒精灯上加热时间较长,会发生什么 现象?你能解释原因吗?
现象:两个棉花球都会燃烧起来。原因是蘸有酒精的棉花球 上的酒精燃烧放出热量传给了棉花球,使其温度上升达到棉 花的着火点,引起棉花燃烧;当蘸有水的棉花球上的水分蒸 发完之后,棉花球暴露在酒精灯的火焰中而使温度上升,且 棉花球与空气接触,也达到了燃烧所需要的三个条件,引起 棉花燃烧。
点燃蜡烛,片刻后将烧杯罩在蜡烛的火 焰上方,由远及近向火焰慢慢移动,反 复几次,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烧杯由远及近向火焰慢慢移动:火焰逐渐变小;
当烧杯迅速离开后:火焰恢复; 如烧杯不离开:火焰熄灭。
实验分析
蜡烛燃烧消耗氧气,烧杯内氧气浓度越来越小, 火焰逐渐变小,移开烧杯,氧气浓度增大,火焰
恢复;烧杯不移开,氧气消耗完毕,燃烧停止。
1、燃烧的条件有哪些? 2、灭火的原理有哪些? 3、“纸火锅”为什么不能燃烧?
燃烧的条件 课本150页,自主学习:实验探究 实验用品
烧杯、镊子、坩埚钳、酒精灯、三脚架、薄铜片、 酒精、棉花、乒乓球、滤纸、蜡烛
讲授新课
实验与探究
探究1:用棉花分别蘸酒精和水,放到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
刻,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蘸有酒精的棉花燃烧,蘸水的棉花不燃烧。 实验分析 酒精具有可燃性,促进了棉花团的燃烧;水不具
2.如果将探究二中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片换成木屑和煤粉进行实 验会有什么现象发生?说明了什么? 现象:木屑先燃烧而煤粉后燃烧。 说明着火点低的可燃物易燃烧,着火点高的可燃物不易燃烧。
第7单元 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 课件-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共11张PPT)
课堂小结 第7单元 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 课件-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共11张PPT)
第7单元 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 课件-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共11张PPT)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
学习目标
1.加深对燃烧条件的认识,进一步了解灭火的原理。 2.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
第7单元 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 课件-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共11张PPT)
导入新课
思考1
有可燃性,它阻止了棉花团的燃烧 。
实验结论 燃烧需要可燃物。(物质具有可燃性,才能燃烧)
探究2:
(1)取一小块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分别用坩埚钳夹住,放 在酒精灯的火焰上加热,观察现象。 (2)从乒乓球和滤纸上各剪下一小片(同样大小),如图所示 分别放在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1.燃烧的条件: (1)物质具有可燃性; (2)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3)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接触。
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2.探究燃烧实验的方法:控制变量法。
第7单元 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 课件-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共11张PPT)
第7单元 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 课件-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共11张PPT)
第7单元 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 课件-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共11张PPT)
第7单元 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 课件-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共11张PPT) 第7单元 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 课件-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共11张PPT)
2.兴趣小组围绕“燃烧条件”这一主题开展如下探究活动,请你 参与:
①用棉花分别蘸酒精和水,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观察
现象(用坩埚钳夹住,放在
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观察到两种物质都能燃烧。
③从乒乓球和滤纸上各剪下一小片(同样大小),如图实验二
所示分别放在一片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观察现象。
【反思与应用】(1)乒乓球的材质名叫赛璐珞,它是由胶棉、增 型剂、染料等加工而成的塑料,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 为了保护我们的地球,废弃乒乓球最佳的处理方式是_________。
(2)实验三将燃着的蜡烛放在如图所示的 密闭容器中,同时用氧气传感器侧出 密闭容器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填序号)。 A.蜡烛燃烧需要氧气 B.蜡烛燃烧前,密闭容器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 C.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还有氧气 D.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的二氧化碳体积分数为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