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公共经济学(第二版)》(全套课件350P)
《公共经济学(第二版)》(全套课件350P)
1.1 资源配臵效率:含义与条件
1.1.2 效率的实现条件:MSB=MSC
我们可以将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一分为 二”:按照其覆盖范围的大小,区分为“私人 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与“社会的”边际收 益和边际成本两类。即所谓私人边际效益和社 会边际效益、私人边际成本和社会边际成本。
1.1 资源配臵效率:含义与条件
1.2 市场失灵:社会公共需要
1.2.1 完全竞争条件下的资源配置
假定我们面对的是价格信号具有充分灵活性 和伸缩性的完全竞争市场状态。其必要条件是: 所有的生产资源都为私人所有; 所有的交易都在市场上发生,并且每一市场都 有众多的购买者和销售者; 没有任何购买者或销售者能够单独操纵价格; 购买者和销售者都可享有充分的信息; 资源可充分流动并且可无任何阻碍地流向任何 使用者。
1.2 市场失灵:社会公共需要
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而言:若以P代表价 格,MPB代表私人边际效益,MSB代表社会 边际效益,则实现资源优化配臵的条件可 用公式表示为:P=MPB=MSB 对生产者的销售行为而言:若以P代表价 格,MPC代表私人边际成本,MSC代表社会 边际成本,实现资源优化配臵的可以写成 :P=MPC=MSC 将上面两式合并,可得到: P=MPB=MPC=MSB=MSC
1.1 资源配臵效率:含义与条件
一种物品或服务的社会总成本(total social cost, 简写为TSC)指的是为生产一定量的物品或服务所需 消耗的全部资源的价值。一种物品或服务的社会边际 成本(marginal social cost,简写为MSC)则指的是每 增加一个单位该种物品或服务的生产量所需增加的资 源消耗的价值。社会边际成本可以通过为补偿因增加 一个单位的某种物品或服务的生产量所消耗的资源价 值而需付出的货币最低额来测定。一种物品或服务的 社会边际成本,随其数量的增加而倾向于增加。
1.2 市场失灵:社会公共需要
经济学家们得出结论:当上式的条件在所有 的市场上和通过市场进行交易的物品或服务上都 得到了满足时,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可以通过供 求双方的自发调节,而使资源配臵达到最佳状态。 问题在于,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毕竟只是一种理 论上的理想状态。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它的五个 必要条件不可能同时完全具备。只要缺少其中任 何一个条件,市场机制在实现资源配臵的效率方 面就有可能出现运转失灵。这时,就要引入公共 部门或者说政府部门的经济活动了。
1.1 资源配臵效率:含义与5=P* A D MSB O Q1=10000 Q*=15000 Q2=20000 钢笔的产量 (支) B C
E
10=P
图1-1(a) 最佳产量的决定
1.1 资源配臵效率:含义与条件
社会总效益和 成本(元) TSC TSB Z
1.2 市场失灵:社会公共需要
1.2.2 市场机制的失灵:公共物品或服务
导致市场运转失灵的基本原因,在于价格信 号并非总是能充分地反映社会边际效益和社会边 际成本。一个突出的例子,就是“公共物品或服 务”(public goods or service)。这类物品或服务 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市场机 制的作用既然在公共物品或服务上发生失灵,它 的生产或提供自然要另辟他径--非市场的方式。
1.2 市场失灵:社会公共需要
1.2.4 市场机制的失灵:经济稳定发展
从微观上考察,资源配臵的效率是可以运用 帕累托效率准则来评判的。但若将该准则推广到 宏观,则就显得有些不够用了。宏观经济领域资 源配臵效率即宏观经济效率的评判,还需要借助 于其他的指标,即就业、物价水平和经济增长。 自发的市场机制并不能自行趋向于充分就业、物 价稳定和适度的经济增长。既然市场机制本身不 具有保证持续稳定增长的可能,经济稳定发展的 目标亦要借助外力--非市场的方式--加以实现。
一种物品或服务的社会总效益(total social benefit,简写为TSB)指人们从消费一定量的该种物 品或服务中所得到的总的满足程度。一种物品或服 务的社会边际效益(marginal social benefit,简写为 MSB)则是指人们对该种物品或服务的消费量每增 加一个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社会边际效益可以 通过人们为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物品或服务的消费 量所愿付出的货币最高额来测定;一种物品或服务 的社会边际效益,随其数量的增加而倾向于减少。
公共经济学
(第二版)
第1章 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
重点问题
资源配置效率:含义与条件 市场失灵:社会公共需要 公共财政的职能
1.1 资源配臵效率:含义与条件
1.1.1 效率的含义:帕累托效率
对资源配臵效率含义的最严谨的解释,是由意大 利经济学家菲尔弗雷多·帕累托做出的。按帕累托的 说法,如果社会资源的配臵已经达到这样一种状态, 即任何重新调整都不可能在不使其他任何人境况变坏 的情况下,而使任何一人的境况更好,那这种资源配 臵的状况就是最佳的,也就是具有效率的。如果达不 到这种状态 ,即可以通过资源配臵的重新调整而使 得某人的境况变好,而同时又不使任何一人的境况变 坏,那就说明资源配臵的状况不是最佳的,也就是缺 乏效率的。这就是著名的“帕累托效率”准则。
TSB -TSC
O Q*
钢笔的产量 (支)
图1-1(b) 最佳产量的决定
1.1 资源配臵效率:含义与条件
实现资源配臵效率最大化即“帕累托效率” 的条件是:配臵在每一种物品或服务或劳务上的 资源的社会边际效益均等于其社会边际成本。用 公式表示,即为:MSB=MSC。 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一种具有效率的经 济制度,可使其全社会的资源配臵满足这样一钟 条件,即每一种物品或服务的社会边际效益均等 于其社会边际成本。
1.2 市场失灵:社会公共需要
1.2.3 市场机制的失灵:收入分配不公
效率并不是评判社会资源配臵状况的唯一标 准。在很多情况下,公平也是必须加以考虑的一 个重要因素。在市场经济中可以观察到的一个基 本事实是,由市场所决定的居民收入的初次分配 --纳税前收入的分配--并不公平。市场机制的作 用既然在收入分配方面发生失灵,对于它的调节 自然也要另辟他径--非市场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