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论文完整版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论文完整版

西南财经大学Southwester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选择小组成员:刘畅 213020204114王月213020204063邹琳213020204112赵宁洋213020204118一、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政治体制改革的概念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就已经有了,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政治体制改革始终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问题,历经30多年的改革历程,政治体制改革确实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随着社会发展由政治体制滋生的问题也层出不穷、群体性社会事件接连发生、贫富差距不断扩大,民众中政治体制改革的呼声也从未消退甚至,这种声音越来越多。

可见,目前我国政治体制已经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建设。

(一)我国政治体制存在的问题我国政治体制已经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建设,其问题归纳如下:第一,权利过分集中。

在政党权利配置上,政治协商制度并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目前,由于政治协商在党政决策中的法律地位不明确,程序不规范,协商难免流于形式。

在政府与市场的权力分配上,市场往往被权力过大的政府所吞没,政府在与市场企业利益关系中过多运用权力,制约市场经济的发展。

第二,权力缺乏制约和监督。

权力缺乏监督是腐败的根本问题。

2007年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答中外记者问指出“腐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权力过分集中,而又得不到有效的制约和监督”。

现有的权力制约机制对一把手权利的制约常处于缺位状态,因此一把手往往是腐败几率最高的一个群体。

第三,机构臃肿、官僚主义严重。

我国是官员最多的国家之一,辽宁省铁岭市有一个县长,9个副市长,20个副秘书长;河南省新乡市有16个副秘书长。

官员如此之多必然造成机构臃肿、官僚主义、人浮于事、办事效率低下,并增加了行政成本。

(二)现行政治体制弊端导致了诸多社会问题1、制约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方式转变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国家不仅仅是从外部间接影响经济生活的上层建筑,而是作为构成经济基础主导部分的国有经济所有者,从内部对经济生活有直接的影响,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些重大举措如,党政关系、政企关系的调整,及时一种经济现象有是一种政治现象。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要求在经济运行上打破条块分割,引进市场机制,完善宏观调控,实行政企分开,放权市场,就必然涉及政府职能的转变和政府机构的调整,这种调整这能依靠与经济体制改革相匹配的政治体制改革来完成。

其次,市场经济体制正常有效的运行的外在条件是指市场经济体制能否独立有效运行而不依赖于其相对的计划指令,即国家权利的运用,即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关于这一点,马克思从经济与政治的关系来论述的。

公共选择理论中集权利与团理论创始人满色奥尔森,强调了政府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促进经济增长与繁荣的作用,在他的书“权利与繁荣”中他总结了政府在促进市场繁荣是所需要的两个条件,即“清晰的个人权利界定”,并且他认为“这些权利从来都不是由自然所赋予的,而是社会的—而且通常是政府的—规划设计的产物”。

这就强调了这附在保障个人权利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二个主张是“不存在任何形式的强取豪夺”意味着要规制政府权力,使其发挥更好促发展的作用。

主张政府权力的恰当配置与规制对经济繁荣的用意,正好也说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离不开政治体制改革。

2、权力过分集中导致法制、腐败问题在政党权利配置上,政治协商制度并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目前,由于政治协商在党政决策中的法律地位不明确,程序不规范,协商难免流于形式。

在政府与市场的权力分配上,市场往往被权力过大的政府所吞没,政府在与市场企业利益关系中过多运用权力,制约市场经济的发展。

在法制方面,其实我国的立法相对而言在逐步实现合理化,比如政府的法制工作,特别是政府工作信息的公开化,预算的公开化,透明度等方面在进步。

但党政分开做得并不太好,我们的宪法权利的保障方面,特别在言论自由、新闻自由、出版自由和结社自由这些方面都没有任何进展,甚至有些地方政府的牵制力越来越大,这些都是些倒退的现象。

最突出的就是司法改革,因为我们国家的司法制度自从实行了所谓司法体制改革以后,不提司法独立,只提司法公正,这是个很大的缺陷。

在腐败问题上,腐败现象虽然与个人品质有关,但是,腐败现象产生于体制之内,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古柏实际上是公职人员与那些参与权钱交易的人,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动机驱使下,经过成本和收益的计算后作出的一种合乎逻辑的选择,而制度通过影响个人对受益于成本的计算最终影响个人选择。

腐败行为产生证明现行的权力运行具有很大的个人随意活动空间,不仅有腐败活动,而且提供相应的契机。

2007年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答中外记者问指出“腐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权力过分集中,而又得不到有效的制约和监督。

现有的权力制约机制对一把手权利的制约常处于缺位状态,因此一把手往往是腐败几率最高的一个群体。

在具体的执政关系和政府职能责任等方面,目前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党的领导和执政方式和能力与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民权需要和保障之间有较大差距;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的关系在一些地方和基层错位,权力过于集中和家长制问题更加严重;对权力的监督、防止权力乱用和钱权交易一直制度失效,腐败蔓延呈集团化社会化态势。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一直处于似乎明确、实际混沌的状态。

3、贫富分化加剧有的政协委员根据《2004年度全球财富报告》的内容指出:“2003年,在中国拥有超过100万美元金融资产的人有23.6万。

这些人占有的财富已经超过了9690亿美元。

而2003年中国的GDP是1.4万亿美元。

这是个惊人的数字。

”中国富豪的产生,大都是与“暴富”联系在一起的。

在完善的社会公平机制下,造就一个富翁,需要几十年、上百年、甚至是几代人的努力。

但在当代中国,一些煤老板和房地产商从一穷二白起家,在短短几年中,就成为千万、亿万的富翁。

许多大城市在房地产业红火的时候,平均几天就能产生一个百万富翁,有的房地产商甚至完全可以用“一夜暴富”来形容。

权贵特权集团突出特点是具有对社会弱势群体进行剥削和压迫的政治性和掠夺性。

如果中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话,那将会对权贵资产者集团的利益造成巨大的冲击,所以他们百般阻挠中国政改。

相关文件表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发展民主,加强法制,实行政企分开,精简机构,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维护安定团结。

将发展民主放在首位是很有必要的,这也是摆脱权贵资产集团的最好出路,只有将人民的权利充分体现出来,并最终压过国内所谓的利益集团,中国的政改才能走的越来越稳。

4、机构臃肿、官僚主义严重我国是官员最多的国家之一,辽宁省铁岭市有一个县长,9个副市长,20个副秘书长;河南省新乡市有16个副秘书长。

官员如此之多必然造成机构臃肿、官僚主义、人浮于事、办事效率低下,并增加了行政成本。

二、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方向的选择(一)中西方权力机制的概述和比较1、西方的国家权力机制:制衡型民主政府(行政机关)法院(司法机关)议院(立法机关)人民在西方,多数国家的权力机制采用的是制衡型民主,制衡型民主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通过权力的相互制衡来实现民主,而其中运用的最好的当属美国的三权分立制度。

三权分立是美国联邦政府组建和运行的基本原则,其核心内容是权力的分立、制约和平衡。

(1)在权力的分立方面从立法权来看,立法权属于国会。

美国国会实行两院制,由众议院和参议院组成。

国会拥有立法权,但在行使立法权时会受到其他两个部门的牵制。

如总统有权否决国会的立法,国会又有权以两院三分之二议员的多数票推翻总统的否决;最高法院拥有司法审查权,可宣布联邦法律违反宪法而无效。

从行政权来看,行政权属于总统。

但总统的行政权力受到来自国会和法院的制约。

如国会掌握财政权,总统提出的财政预算,要由国会批准,国会不批准,不拨款,总统及其行政机构便不能开支款项;总统有权任命高级行政官员(如国务卿、财政部长、国防部长等),但要参议院批准;总统有权同外国缔结条约,但要参议院三分之二多数批准;国会有权传令行政官员到国会作证和陈述执行法律的情况;国会还有权对总统、副总统和其他行政官员提出弹劾。

从司法权来看,司法权属于联邦法院。

联邦法院独立行使司法权。

联邦最高法院拥有的司法审查权既是对国会的制约,也是对总统的制约,因为国会通过的法律,很多来自总统的提案。

当然,联邦法院也受到总统和国会的影响。

首先,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共9人)由总统任命,国会参议院批准;其次,国会有权对大法官提出弹劾。

(2)在权力的制衡方面首先,立法权与行政权的制衡。

根据美国宪法的规定:众议院享有对包括总统在内的政府高级官员的弹劾权;对于总统提名的大使、公使及领事、最高法院的法官等拥有批准权;总统对外缔结条约,须征得参议院的同意;总统应经常向国会报告联邦的情况及有关措施。

众议院对总统的弹劾权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对总统有制约和监督作用。

其次,司法权与立法权、行政权的制衡。

美国宪法把司法权赋予法院,美国的法院包括联邦法院和州法院。

美国宪法为了保障法官能独立行使职权,规定法官只要能尽忠职守,应终身任职。

另外在薪金方面,为了解除法官的后顾之忧,规定要高于政府官员,而且不得任意减少,即“按期接受俸给作为其服务之报酬,在其继续任职期间,该项俸给不得削减”。

同时,宪法还规定:在法官任职期间,不得担任政治组织的工作,不能参加竞选公职活动等。

最高法院的大法官由总统提名和任命,由参议院批准。

这是美国宪法设定的立法权、行政权对司法权的制约。

除此之外,国会和各州如果不认可最高法院的裁决,可以联合以宪法修正案的形式将其推翻,也可以重新通过被法院判定为违宪的法律。

反观之,司法权对立法权、行政权的制约体现在最高法院对总统和国会的司法审查权上。

这项权力虽然没有在1787年美国宪法及其后1789年《司法条例》中明确规定,但已经在实际中发挥了作用。

2、中国的国家权力机制:结构型民主全国人大政府法院,检察院省人大市人大乡人大县人大人民中国政治体制最突出的特点是议行合一。

议行合一是指人民代表大会与“一府两院”(即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合一。

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是国家一切权力的所有者,人民为了有效地行使国家权力,通过普选将权力委托给自己选出的代表,让他们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

在这个意义上,人民代表大会集中代表人民意志,统一掌管全部国家权力。

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都产生于人民代表大会,都要向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和报告工作,并接受其监督。

在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人大常委会是立法机构,国务院是行政机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是司法机构。

全国人大及其人大常委会拥有立法权、人事任免权、对国家生活中重要问题的决定权;国务院行使行政立法权、法律提案权、行政领导权、经济管理权、外交管理权、社会管理权、军事权;最高人民法院是国家最高审判机关,行使对现行法律、法令的部分解释权和最终审判权;最高人民检察院是国家最高检察机关,拥有检察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