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部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 第一单元 单元综合提升
部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 第一单元 单元综合提升
时期分封制崩溃
废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
秦朝 方的控制,奠定了中国古代统一王朝的基础,促使贵族政治转
向官僚政治
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汉武帝颁行“推恩令”,设置刺史。封 汉朝
国制导致“七国之乱”,“推恩令”加强了中央集权
唐朝 中期设节度使,后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 文官知州通判制:由文官任地方长官,通判监督,将兵权、财
内阁掌握行政大权
行政、立法、司法三权 分立,分权制衡;政党 政治,互相牵制
女取得公民权,民主制度完善
1791年第一共和国 议会是国家政治的中心,有立
近 法国:议 1870年第三共和国 法权;内阁对参议院负责;总
代 会共和制 1875年宪法通过,标志 统及其内阁政府对议会负责
着议会制共和国确立
返回
解题指导 能力提升
解题技巧 (1)时间在起点——突出历史的界定。 (2)时间在中间——突出历史的演进变化。 (3)空间的比较——突出当时不同地区的差异性。 (4)空间的转化——借助空间特殊性掌握时间与历史。 (5)将时空结合——即看历史的时间进程和兴衰变化,又注重事物的空间 布局和合纵连横。
定位时间时,需注意:具体时间背后的隐含背景;在括号里面的时间和 出处里面的时间;要分清时间点与时间段。 定位空间时,需注意:古代历史一般发生在有限区域,隐含小区域(国 家、地区)在时间进程中的历史特征;近代以来历史开始在全球展开, 更多强调不同国家之间的空间横向联系,强调全球史观。
“关、津”设立于帝国内部,解决的主要是内部问题,而非外 B项
部边患问题
C项 材料中构筑的是“要塞”,其主要功能不在经济层面
D项 有效掌控人口资源是利用人口普查、严格的户籍管理等措施
结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正确
排除 排除 排除
时空观念类选择题题型特点与解题技巧
题型特点 时空观念是指在特定时间和空间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新课 程高考特别注重“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事件、人物、现象的 相互关联”。时间观念不仅是具体时间点的机械展示,还包括时间演进 主线中体现出来的历史发展与进步、连贯性与阶段性、同时间点或时间 段上的世界联系等。 空间观念不仅仅是机械的空间定位,还包括以空间为基础的环境、管理、 经济、人口等一系列历史因素的特征与变迁。
例题 据江陵张家山汉墓竹简《津关令》记载,汉初在帝国东西部之间
设有关、津,并利用其间的山河险阻构筑了一道自南向北的要塞。汉朝
廷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防范诸侯王的叛乱
B.抵御匈奴人的侵扰
C.推行官营商业政策
D.有效掌控人口资源
解题规范 第一步:审题干 一明考点:汉代中央集权的加强。 二抓关键:“汉初在帝国东西部之间设有关、津,并利用其间的山河险 阻构筑了一道自南向北的要塞”。
返回
本课结束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
7.空前强化:明初,废丞相,权分六部;设厂卫特务机构;八股取士; 地方实行三司分权。清朝增设军机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 大兴文字狱。 8.结束: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 制制度。
专题二 古代中国加强地方管理的制度演变
时代
知识定位
实行分封制,加强了王权,周王成为“天下共主”;春秋战国 周代
宋朝 政权收归中央,削弱地方行政权
元朝 实行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 明朝 废行省、设三司,将地方权力进一步集中到中央
专题三 西方政治体制的演变
时间
演变
雅典:民主政治
古代 斯巴达:寡头政治
罗马:从共和国到帝国
法国:等级君主制 中世纪
英国:议会君主制
特点 含有一定的民主因素,但各城邦 制度千差万别 具有贵族寡头特征 以封君封臣为基本特征;王权与 基督教长期并立
1689年《权利法案》奠定基础 君主“统而不治”,只
英国:君 18世纪议会内阁制标志着确立 是国家的象征;议会是
主立宪制 19世纪议会改革,标志民主制 国家权力的核心;责任
度形成 近
1775年资产阶级革命,建立美 代
利坚合众国 美国:总
1787年制定宪法,确立共和制 统共和制
1865年废除奴隶制,1920年妇
4.完善: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 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创立和完善科举制,扩大了官吏来源。 5.加强:北宋时期,在中央,设参知政事(副相)、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 相的行政权、军权、财权。在地方,派文官做知州与通判互相牵制;在 各路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通过以上措施,皇帝掌握了从中央到地 方的军事、行政、财政等大权,铲除了封建藩镇割据的基础,加强了中 央集权。 6.新发展:元朝健全了中央官制,设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分管行 政、军事和监察事务;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在地 方,实行行省制度。
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
单元综合提升
01 知识结构 网络构建
内 容
02 线索梳理 纵跨横联
索 引
03 解题指导 能力提升
知识结构 网络构建
返回
线索梳理 纵跨横联
专题一 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演变 1.初步形成: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废分封,行县制,实行中央集 权制度。 2.正式建立:秦统一后,为巩固统治,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确立皇帝制度(皇权至高无上)、三公九卿制、郡县制(中央到地方的行政 机构)。 3.巩固:西汉实行刺史制度;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第二步:逐项分析
选项
具体分析
汉初推行的郡国并行制容易带来诸侯势力坐大的问题,故为了
√A项
防范诸侯王的叛乱,帝国不仅在东西部之间设有关、津,而且 利用其间的山河险阻构筑了一道自南向北的要塞,由此将帝国 的疆域分为区别对待的“关中核心区”、“关外直辖地”和“关
外王国”,以之为依托,层层实施朝廷的地域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