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形势下技工院校思政课改革路径
摘要:中国共产党一直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开设看作是立德树人的有效途径。
各学校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就应当积极贯彻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用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各级各类的学校也都会开设思想政治课程,在技工院校也不例外。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开设以及改革都会对学生的教育有着
很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技工院校;思政课程;改革
1.思政课程体系发展现状
近年来,很多技工院校对学生的培养和教育更多的是倾向于以就业为指导方向,把更多
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到对学生的专业技术的培养方面,而没有很好的重视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
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活动也存在比较多的不足之处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思想政治课程教育目标脱离实际,主要是因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开设的根基不牢实,在
教学过程中也还有一些不足之处和问题。
因此,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进行改革是有其
现实意义。
各学校在对思想政治课程的教育教育活动进行改革的时候,应当有机结合本学校
的学生的具体情况。
目前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实际情况的脱节
程度比较严重,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方面学到的东西也没有比较强的实践性,这就让学
生的发展方向和学校的培养目标不能很好的有机结合。
二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不
能很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当前,很多技工学校在思想政治课程方面的科学性比较欠缺,
而且很多知识都倾向于理论知识,而没有适量的涉及实践活动。
很多学生认为思想政治课程
的既不有趣,也不生动。
所以这就没办法很好的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是思想政治课程
实践中,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模式比较陈旧。
我国当前各教育教学阶段都在探究创新方向和
路径,都需要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不过在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实践活动中,很多老师依然重视的是对学生理论知识的灌输,而且沿用的是以往的教学模式,这就造成了
教授的知识脱离实际的情况越来越严重。
同时,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也不频繁。
一
些老师因其年龄、知识文化结构等因素的干扰和影响,也没有很好的践行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
有关的教学内容也没有很好的顺应时代的发展,这就造成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效果
得不到有效的提升和促进。
四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形式化比较严重。
在很多学校里,思想政
治理论课程的主导地位以及重视程度都远远不够。
一部分学校虽然在思想政治课程的教育教
学活动中有一些形式方面的创新,不过这些创新活动并没有充分结合学生的特征和实际需求,常常都有比较强的功利性或者完成任务的想法,这就造成不能对学生开展更具针对性的教学
活动,而且也没有很强的实效性。
2.思想政治课程改革的方向
通过对我们党和国家的一些文件和要求的分析和研究发现,技工院校的教育教学目标就
是培养应用型人才。
因此,其教学目的比较明确。
所以各学校应当以满足学生就业需求为导向,然后通过合理有效的措施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有效的提升,促进学生树立更加良性的
职业道德,促进学生的发展能够顺应时代的发展,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毕业以后有更好的就业
路径。
本文主要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形式方面探究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
教学改革方向。
2.1教学内容的改革
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也应当明确教学目标,学校方面首先应
当对学生强化理想信念的教育。
当前这个时代的各种各样的条件和因素让学生的理想信念不
能很坚定或者有一些偏差。
所以学校开设的思想政治课程就应当从坚定学生理想信念方面着手,特别是要重视对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理想的建立。
然后重视对学生的社会公德方面的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应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公德心,进而促进学生社会责任心和职
业素养的培养。
二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内容应当更加有机结合实际情况。
在思想政治课程
的教学活动中,一方面确保有关的理论知识更具说服力,然后帮助学生建立辩证的看待社会
问题的理念和习惯。
当前,有比较多的学生在看待一些问题的时候比较片面,所以思想政治
课程的重点不在于对知识的灌输,而是应当引导和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人
生观。
当然,在教学方面也应当重视对内容的选择。
可以通过对一些更具针对性和时效性的
内容进行选择和应用,确保能够实现更好的教学成效。
除此之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育
教学活动也应当高度契合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技工院校中,思想政治课程的老师也能够通过
一些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很多的社会热点问题和话题也能在思想政治课程
方面通过合理的教学方式实现很好的教学效果。
2.2课程教学形式的改革
因为很多学校当前并没有高度重视思想政治课程的教育教学活动。
所以,从教学形式进
行改革也是有其必要性和实践意义的。
在具体的改革方面,应当确保教学形式能够更加灵活
多样。
为有效提升思想政治课程的实践性,思想政治课程的老师应当大胆地进行创新和探索,在教学活动中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不断让思想政治课程更加契合学生的兴趣,进而让学
生能够有更高的课程参与度,促进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背
景下,老师也可以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引进和采用互联网的教学方式,因为互联网的教学方式
能够让课程的有关内容的形象性和直观性更强,这样也能够让学生对有关内容有更强的感知。
当前这个时代,不管什么样的事物,都可以很好的和网络进行联系。
因此,思想政治课程也
应当积极采用网络技术进行引进和应用,通过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或者是建立一些线
上沟通交流的平台,让老师能够更好地了解到学生的思想动向以及学习的积极性。
然后根据
实际情况对课程的教学内容或者教学形式进行创新。
2.3强化对教师队伍的建设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教学活动对着老师也有更高的标准和要求。
老师也应当接受更为
系统和全面的培训活动,进而让老师能够在教学理论上顺应时代的发展,在教学方式上契合
学生的实际情况。
而且也应当积极的引导老师养成互联网的思维习惯,促进互联网对教学活
动活动的作用的提升。
当然,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老师应当更加尊重学生和相信学生。
学校
方面应当强化对老师的研修和培训的力度,让老师也能够更好地顺应时代的发展标准和要求。
二是应当设置合理的教学环节,为推动教学成效的提升,技工院校也可以通过一些课余时间
给学生搭建一些实践平台,这些实践平台可以成为思想政治课程的实践基地。
在这个平台上
也可以很好的开展实践教学活动,进而促进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和融和。
2.4重视对思想整治课程体系考核制度的改革
为保证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形式改革的顺利推进,关于思想政治课程的考核制度
也应当作出适当的调整和优化。
因为思想政治课程更加重视对理论的研究和教育,因此在考
核制度方面也应当放弃以往的纯理论化或者单一化的考核方式,进而建立起综合性更强的考
核方式。
对于考核的重点,应当放在学生对有关理论的理解和应用方面,进而让学生能够运
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解决相应的实践问题。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学校的思想政治课程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以及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
世界观等方面都有比较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因此,各学校在实践活动中都应当高度重视对思
想政治课程教学活动中的不足之处进行分析和研究,然后明确思想政治课程在教育教学活动
中的重要地位,进而促进思想政治课程能够促进学校培养出更多的人才,也能让学生有更好的就业路径。
参考文献:
[1]赫崇飞,王继辉.新形势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路径探究——以高职院校为例[J].法制与社会,2017(13):240-242.
[2]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