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一、名词解释1 •地图:地图是根据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或其他星体)上的自然和人文现象,使用地图语言,通过制图综合,缩小反映在平面上,反映各种现象的空间分布、组合、联系、数量和质量特征及其在时间中的发展变化。
4•电子地图:是指在计算机环境中制作和使用的,是由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构成的能够动态显示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及实时处理的数字图像。
5 •地图学:研究地理信息的表达、处理和传输的理论和方法,以地理信息可视化为核心,探讨地图的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二、填空题1 •地图的的构成要素主要有图形要素、数学要素、辅助要素。
2 •按内容可将地图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两大类。
3•普通地图分为地形图和地理图两种类型。
4 •地图的基本功能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认知功能、模拟功能、信息的负载和传递功能。
5 •专题地图上的地理要素分为地理基础要素和主题要素。
6•普通地图上的自然地理要素包括:水系、地貌、土质植被。
7•普通地图上人社会文要素包括居民点、交通网和境界线。
8•现代地图学体系应包括以下三个分支:理论地图学、地图制图学、应用地图学。
9 •地图学研究地理信息的表达、处理和传输的理论和方法,以地理信息可视__________ 为核心,探讨地图的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
10. 控制点分为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前者又分为天文点和三角点。
三、简答题1. 简述地图的定义及其基本特性。
答:地图是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综合,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的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质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地图的基本特性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地图必须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2 )地图必须经过科学概括(3)使用地图语言,具有完整的符号系统2. 什么叫做地图?地图的功能有哪些?答:地图是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综合,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的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质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地图的功能有:认识功能、模拟功能、信息的载负和传递功能。
3. 简述电子地图的基本特点答:(1)交互性;(2)无缝;(3)动态载负量调整(4)多维化;(5)信息丰富;(6)共享性(7)计算、统计和分析功能;4. 简述地图学的现代特征。
答:(1)地图学已跨界于几个科学部门(2)横断科学为地图制图学的理论提供了有力的工具(3)地图制图学在生产、研究与应用上的计量化(4)计算机技术拓宽了地图制图学的领域第二章一、名词解释1 •地图分幅:指用图廓线分割制图区域,其图廓圈定的范围成为单独图幅。
2•地图编号:就是将划分的图幅,按比例尺大小和所在的位置,用文字符号和数字符号进行编号。
二、填空题1 •地图分幅通常有矩形分幅和经纬线分幅两种形式。
2•常用的地图编号有行列式、自然序数式、行列一自然序数式和西南角图廓点坐标公里数编号。
3. 1: 50万地形图是按经差30,纬差20进行分幅的。
4. 1: 100万地形图是按经差60,纬差4o进行分幅的。
5. 图号为J49D012008的地形图比例尺是1: 10万。
6. 1: 25万地形图编号的比例尺代码为C o三、简答题1. 地图分幅编号的作用。
答:地图的分幅编号,在地图的生产、管理和使用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首先是测制地图的需要其次是印制地图的需要第三是管理和发行的需要第四是用图的需要2. 试述矩形分幅和经纬线分幅的优缺点。
答:矩形分幅优点是:(1 )图幅拼接方便;(2)各图幅面面积相对平衡;(3)图廓线可避开分割重要地物。
缺点是:制图区域只能一次投影,变形较大经纬线分幅优点是:图幅有明确的地理位置;可分多次投影,变形小。
缺点是:(1)图廓为曲线时拼接不便(2)高纬度地区图幅面积缩小,不利于纸张的使用和印制;(3)破坏重要地物的完整性第3-5章一、名词解释1. 地球椭球面:为了便于测绘成果的计算,我们选择一个大小和形状同地球极为接近的旋转椭球面来代替,即以椭圆的短轴(地轴)为轴旋转面成的椭球面,称之为地球椭球面。
2. 大地水准面:在众多的水准面中,有一个与静止的平均海水面相重合,并假想其穿过大陆、岛屿形成一个闭合曲面。
3. 天文经度:大地水准面上观测点天顶子午面与格林尼治天顶子午面间的两面角。
在地球上定义为本初子午面与观测点之间的两面角。
4. 天文纬度:在地球上定义为大地水准面上某点铅垂线与赤道平面间的夹角。
5. 大地经度:指参考椭球面上某点的大地子午面与本初子午面间的两面角。
东经为正,西经为负。
6. 大地纬度:指参考椭球面上某点的垂直线(法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
北纬为正,南纬为负。
7. 地理坐标系:就是用经纬度表示地面点位的球面坐标系,在大地测量中,又分为天文坐标系、大地坐标系和地心坐标系。
8. 地图投影:在地球椭球面和平面之间建立点与点之间函数关系的数学方法。
9. 地图比例尺:地图上一直线段长度与地面相应直线水平投影长度之比。
10. 主比例尺:在投影面上没有变形的点或线上的比例尺。
11. 局部比例尺:在投影面上有变形处的比例尺。
12•长度比:投影面上一微小线段ds'(变形椭圆半径)和球面上相应微小线段ds (球面上微小圆半径,已按规定的比例缩小)之比。
13 .长度变形:就是长度比(卩)与1之差,用表v示长度变形则:v=y -114. 面积比:投影平面上微小面积(变形椭圆面积)dF'与球面上相应的微小面积(微小圆面积)dF之比。
15. 面积变形:就是面积比与1之差,以Vp表示。
Vp=p-116. 角度变形:投影面上任意两方向线所夹之角与球面上相应的两方向线夹角之差。
17. 等变形线:就是变形值相等的各点的连线。
18•等积投影是指投影面上的任意图形面积与地球椭球体面上相应的图形面积相等的投影。
19. 等角投影:投影面上某点的任意两个方向线间的夹角与地球椭球面上相应两方向间的夹角相等,即角度投影变形3 =020. 直线定向:确定直线与标准方向线之间的角度关系。
21. 真子午线:指向地球正北极和正南极的线或者说是真子午面与大地水准面的交线。
22. 磁子午线:指向地球磁北极和磁南极的线或者说是磁子午面与大地水准面的交线。
23. 磁偏角(S):磁子午线和真子午线之间的夹角。
(以真子午线为准,磁子午线东偏为正,西偏为负。
)24. 子午线收敛角(丫):真子午线与坐标纵线之间的夹角。
(以真子午线为准,坐标纵线东偏为正,西偏为负。
)25. 磁坐偏角(c):磁子午线与坐标纵线之间的夹角。
(以坐标纵线为准,磁子午线东偏为正,西偏为负。
)26. 方位角:由标准方向线北端开始顺时针方向到某一直线的夹角(0° -360°)。
27. 象限角:由标准方向线北端或者南端开始到某一直线的锐角(0° -90°)。
28. 地图定向:确定地图上图形的地理方向叫地图定向。
29. 圆锥投影:以圆锥面作为投影面,使圆锥面与球面相切或相割,将球面上的经纬线投影到圆锥面上,然后将圆锥面展为平面而成。
30. 等角航线是地面上两点之间的一条特殊的定位线,它是两点间同所有经线构成相同方位角的一条曲线。
31. 高斯-克吕格投影(等角横切椭圆柱投影):以椭圆柱为投影面,使地球椭球体的某一经线与椭圆柱相切,然后按等角条件,将中央经线两侧各一定范围内的地区投影到椭圆柱面上,再将其展成平面而得。
32. 墨卡托投影:是等角正轴切圆柱投影,由德国制图学家墨卡托于1569年创拟的。
用一个与地轴方向一致的圆柱体面切于赤道,按等角条件,将球面上的经纬线投影到圆柱体面上,沿某一母线将圆柱体面剖开,展成平面,即可构成墨卡托投影。
二、填空1. 标准点,系地图投影面上没有任何变形的点,即投影面与地球椭球体面相切的切点。
离开标准点愈远,则变形愈大。
2. 等积投影是以破坏图形的相似性来保持面积上的相等,因此等积投影的角度—变形大。
3 •任意投影既不是等角投影,也不是等积投影,是角度、面积和长度三种变形同时存在的一种投影。
4•所谓等距投影是指保持沿变形椭圆一个主方向长度比为1,即a=1,或b=1。
该种投影面积变形小于等角投影,角度变形小于等积投影。
5•投影按辅助投影面的类型划分:方位投影、圆柱投影和圆锥投影。
6 •按辅助投影面和地球(椭球)体的位置关系划分:正轴投影、横轴投影和斜轴—投影。
7. 指向地球正北极和正南极的线叫真子午线,其北端所指的方向是真北方向。
8. 指向地球磁北极和磁南极的线叫磁子午线,其北端所指的方向是磁北方向。
9. 磁子午线和真子午线之间的夹角叫磁偏角。
刖真子午线为准,磁子午线东偏为正,西偏为负。
10. 真子午线与坐标纵线之间的夹角叫子午线收敛角。
以真子午线为准,坐标纵线东偏为正西偏为负。
11. 磁子午线与坐标纵线之间的夹角叫磁坐偏角。
以坐标纵线为准,磁子午线东偏为正,西偏为负。
12. 正轴圆锥投影中的纬线投影后为同心圆弧,经线成为由圆锥顶点向外放射的直线束,经线间的夹角与相应的经差成正比」比经差小。
—13. 在正轴割圆锥投影中距标准纬线愈远变形愈大」标准纬线外的变形分布规律同切圆锥投影,均为正变形,标准纬线之间呈负变形。
14. 地图坐标网包括经纬线网和方里网两种形式。
15. 在正轴方位投影中,纬线投影后成为同心圆,经线投影后成为交于一点的心线束,两经线间的夹角与实地经度差相等。
16. 透视方位投影根据视点离球心的距离的大小不同可分为:正射投影、外心投影、球面投影和球心投影。
17. 地球椭球体的基本要素:长半径(赤道半径)、短半径(极轴半径)、扁率、笫一偏心率和第二偏心率。
18 •在众多的水准面中,有一个与静止的平均海水面相重合,并假想其穿过大陆、岛屿形成一个闭合曲面叫做大地水准面。
19. 长度变形用V卩表示。
当匕〉0时,表明投影后长度增加了;当匕V 0时, 表明投影后长度缩短了;当V^=0时,表明无长度变形。
20. 面积变形用V p表示。
当V p>0时,表示投影后面积增大;V p V0时,表示投影后面积缩小;v p=0时,表示面积无变形。
21•角度变形用△卩表示。
角度变形有正有负,当厶仏>0时,投影后角度增大;△ u V 0时,投影后角度减小:△ 口=0时,投影前后角度相等,无角度变形。
22•地图投影变形主要表现在长度、角度和面积三个方面。
23. 地图投影根据变形特征可分为:等角投影、等积投影和任意投影三种。
24. 地图上表示比例尺有以下几种形式:数字式比例尺、文字式比例尺、图解—比例尺以及各种特殊形式比例尺25. 地图投影的基本方法有很多,通常可归纳为几何透视法和数学解析法。
26. 某一比例尺地图上0.1mm相当于实地的水平长度,称为比例尺精度27. 要求实地长度准确到1m,则所选用的地图比例尺不应小于1:1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