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制图 装配图
5.2 明细栏
明细栏是机器或部件中全部零件、部件的详细目录,其 内容一般有序号、代号、名称、数量、材料以及备注等项 目。应注意明细栏中序号必须与图中所注的序号一致。 明细栏一般配置在装配图中标题栏的上方,按自下而 上的顺序填写。当由下而上延伸位置不够时,可紧靠在标 题栏的左边再由下向上延续,注意必须要有表头。 特殊情况下,明细栏不画在图上时,可作为装配图的 续页按A4幅面单独给出。 备注项内,可填写有关的工艺说明,如发蓝、渗碳 等;也可注明该零件、部件的来源如外购件、借用件等; 对齿轮一类的零件,还可注明必要的参数,如模数、齿 数等。
或当某些零件遮住 必须表示的装配关系时,可将 某些零件拆卸后绘制
2.1.4
零件移出画
在装配图中可以单独画出某一零件的视图。但必须在所 画视图的上方(如泵盖B)注出该零件的视图名称以及零件序号 或零件名称,在装配图上相应零件的附近用箭头指明投射方 向,并注上与视图名称相同的字母(图泵盖B)
2.1.5
6.1.4 常见的测量工具及测量方法
常见的测量工具
直尺
外长钳
内长钳
千分尺
游标卡尺
量直线尺寸
测量内径和深度
中心距和中心高
孔径相等 L=B-d
孔径不等 L=A+(D1+D2)/2
L=A+D/2
L=A+D/2
拓印法:圆角与圆弧的测量
6.2装配图的画法
6.2.1 确定视图方案
6.2.2
相邻辅助零件的表示法
相邻辅助零、部件用双点画线绘制,一般不应遮盖其 后面的零(部)件
2.1.6
剖视图中再剖视的画
在剖视图的剖面中可再作一次局部剖,采用这种表达方法 时,两个剖面的剖面线应同方向、同间隔,但要互相错开, 并用引出线标注其名称
2.1.7
简化画法
1) 对于装配图中若干相同的零件组如螺栓连接等,可 仅详细地画出一组或几组,其余只需用点画线表示装配位置 2) 在装配图中,零件的工艺结构如小圆角、倒角、退刀 槽等可不画出
4) 安装尺寸 将部件或机器安装到其它部件、机器或地基上所需要 的尺寸 5) 其它重要尺寸 除以上四类尺寸外,在装配图上有时还需要注出一些 其它重要尺寸,如装配时的加工尺寸,设计时的计算尺 寸(为保证强度、刚度的重要结构尺寸)
4.2 技术要求的注写
装配图上一般应注写以下几方面的技术要求 1)装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装配后应满足的要求。 如保证间隙,精度要求,润滑方法,密封要求等
双螺母防松
弹簧垫圈防松
止退垫圈防松
开口销防松
为避免紧固件由于机器工作时的振动而变松,需采 用防松装置
滚动轴承的固定
用端盖的凸缘固定外圈
用螺母和止退垫圈固定内圈
为防止滚动轴承的轴向窜动,可根据工作需要,对内、 外圈采用不同形式的固定
定位销的安装
圆柱销定位
圆锥销定位
为使两零件在拆装时易于定位,并保证一定的装配精 度,常采用销钉定位
3.3 构型要均衡与稳定
均衡是指装配体各部分之间前后左右的相对轻重关系 稳定是指装配体上下部分的轻重关系
均衡
对称均衡
非对称均衡
对称均衡是通过轴和支点,相对两端同形等量的 一种均衡状态。非对称均衡是相对两端呈同量不同形 的一种状态。前者给人以庄重,严正的感觉,后者给 人以活泼、生动、变化的感觉。
稳定
相邻零件的轮廓线和剖面线的画法
两相邻零件的接触面或配合面只用一条轮廓线表示, 而未接触的两表面用两条轮廓线表示,若空隙很小可夸大 表示
相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金属零件,剖面线的倾 斜方向应相反,或者方向一致而间隔不等以示区别。同 一零件在不同视图中的剖面线方向和间隔必须一致。
2.1.3
拆卸画法
在装配图中可假想 沿某些零件的结合 面剖切(图B-B)
10 10
10
3
若所指部分(很薄的零件或涂黑的剖 面)内不宜画圆点时,可在指引线的末端 画出箭头,并指向该部分的轮廓
10
10
3)序号写在横线(细实线)上方或圆 (细实线)内,如图;序号字高比图中尺 寸数字高度大一号或两号
10
序号也可直接写在指引线附近,如 图,其字高则比尺寸数字大两号
同一装配图中,编号的形式应一致
4)各指引线不允许相交。当通过有剖面线的区域时, 指引线不应与剖面线平行 指引线可画成折线,但只可曲折一次
2 2 2
5)一组紧固件或装配关系清楚的零件组可采用公共指引线
1 2 3 1
1
2
3
2 3 1 2 3 1-2-3
6)编写序号时要排列整齐、顺序明确,因此规定按水 平或垂直方向排列在直线上,并依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 顺序排列
接触面
合理 长度方向
不合理
合理
不合理
轴线方向
合理 半径方向
不合理
两零件应避免在同一方向上同时有两对表面接触, 孔或轴上带有倒角或退刀槽、越程槽,可保证装配时有 良好的接触
密封装置
填料箱密封
橡皮圈密封
毡圈密封
为防止内部的液体或气体向外渗漏,同时也防止外面的 灰尘等异物进入机器,常采用密封装置
防松装置
§4装配图的尺寸和技术要求
4.1 尺寸标注
由于装配图与零件图不同,装配图上不必注出全 部结构尺寸,而仅需要标注以下几类尺寸: 1) 规格尺寸 也叫性能尺寸,它反映了该部件或机器的规格和工作性 能,这类尺寸在设计时要首先确定
2) 装配尺寸 表示零件间的装配关系和重要的相对位置,用以保 证部件或机器的工作精度和性能要求的尺寸
从以上分析可看出尾架有四条装配干线:(1)套筒及顶尖移动部分,(2) 套筒夹紧部分,(3)横向调整装置,(4)尾架与车床床身的夹紧装置。主视 图采用了沿套筒轴线剖切的全剖视图,表达尾架的主装配线(套筒、顶头 的移动部分)和横向调整的矩形导轨40H7/h6,同时反映尾架的工 作位置。左视图采用了两处局部剖视图,上半部A-A剖视反映套筒的夹 紧部分,下半部B-B剖反映尾架与车床的固定装置。尾架的横向调整装 置在主视图上没有表达清楚,因此又选择了C-C剖视图表示。为了表示 出刻线的情况,又加选了局部视图(D)。
2.2.2
选择其它图形
除主视图外,还应选用适当的其它视图及相应的表达 方法,以确定一个完整的视图方案
装配图中是将零件形状的表达放在次要地位。一般情 况下,每个零件应至少在某一个视图中出现一次,以便于 了解其所在的位置和进行编号。对某些影响部件或机器工 作性能的重要零件,必要时应将其形状表达清楚
车床尾架的主要结构是:顶尖件5装在套筒件4中,套筒件4右端装有 螺母件7并用螺钉件8防松。滑键件3限制套筒件4转动。工作时,转动手轮 件13,通过键件12使螺杆件11旋转,再通过螺母件7的作用,使套筒件4带 着顶尖作轴向移动。转动手柄件17,可带动夹紧杆件19与夹紧套件20将套 筒件4锁紧。螺钉件21用来调整顶尖横向位置。导向板件1放置在床身的导 轨上,并可沿床身滑动,转动手柄件27带动偏心轴件30转动,带动拉杆件 26和压板件24上下运动,可将尾架在车床床面上夹紧或松开。
拆卸部件必须按顺序进行,也可先将部件分为若干组 成部分,再依次拆卸 装配示意图是用简单线条和机构运动简图符号所画 成的各零件的大致轮廓和相互关系。它的作用是指明有 哪些零件和它们装在什么地方,以便把拆散的零件按原 样重新装配起来
6.1.3 画零件草图
零件草图要目测比例,徒手绘制,按照零件图的要求 选择视图方案,画出图形。根据测量结果标注尺寸,填写 和技术要求,标题栏等
§3 装配体结构构型设计
3.1功能要求与整体构型
装配体整体构型以其功能为重要依据之一。例如,从加 工细长件的功能要求出发,普通车床,外圆磨床等卧式加工 机床的外形必然是低而长的(左图),而立式镗床、铣床、 钻床等加工机床,它们的外形则高而短(右图)。
3.2 按装配结构构型
装配体构型与装配工艺结构紧密相关。为了满足部件或 机器的性能要求,拆装方便,在构型时应考虑装配结构的 合理性
§6
部件测绘和装配图的画法
6.1 部件测绘
根据已有的机器或部件徒手画出其零件草图,然后由零 件草图整理绘制装配图,在由装配图拆画出全套零件图,这 一过程过程称为装配体测绘
现以右图齿轮油 泵为例说明测绘的方 法与步骤
6.1.1 了解和分析测绘部件
全面了解部件的用途,工作原理,结构特点,零件间的 装配关系和连接方式等 ,该齿轮油泵用于铣床的润滑系统 右图为齿轮油泵的工作原理图
第十章
装配图
装配图是用来表达部件或机器的一种图样, 是进行设计、装配、检验、安装、调试和维修时 所必需的技术文件。
§1装配图的内容
装配图一般应包括的内容: (1)一组图形 表达出机器或部件的工作原理、零件之 间的装配关系和主要结构形状。 (2)必要的尺寸 主要是指与部件或机器有关的规格, 装配,安装,外形等方面的尺寸
便于拆装
合理
不合理
合理
不合理
合理
不合理
为便于 拆装,必须 留出装拆螺 栓的空间与 板手的空间 或加手孔和 工具孔
合理
不合理
轴上零件的定位与固定
开槽螺母
双螺母
轴端挡圈
锁紧挡圈
弹性挡圈
一般常采用键连接,轴端螺母、挡圈来固定 在装配体构型中还应考虑操作方便,使装配体的各部 分尺寸与操作者的人体结构尺寸相适应
旋转方向 低压区 主动轮
它依靠一对齿轮的高速旋 转运动输送油。低压区的油, 充满齿轮的齿间,随着齿轮 的转动,油从低压区齿间带 至高压区输出
进油口
出油口
从动轮
高压区
填料 压盖
盖螺母
垫片
销 主动齿轮 泵盖 从动齿轮 泵盖 螺钉 泵体 通低压区 调节螺丝 柱塞 钢球 弹簧 螺母
通高压区
6.1.2 拆卸部件和画装配示意图
(3)技术要求 提出与部件或机器有关的性能,装配, 检验,试验,使用等方面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