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政治必修一说课稿:征税和纳税

高中政治必修一说课稿:征税和纳税

《征税与纳税》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
我是号考生,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征税与纳税》。

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与策略、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步骤向大家详细地讲解我对这节课的安排。

一、说教材
《征税与纳税》是人教版必修一《经济生活》第八课第二框题的内容。

本框主要介绍了有关税收的含义和基本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方面的知识,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偷税、欠税、骗税、抗税是违法行为。

本框题承接前面“国家财政” 这一框题,是对税收这一国家财政收入主要来源的深入解读,进一步研究了第三单元探讨的社会主义国家财富的分配问题。

因此,本框题在本单元和整个《经济生活》教材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说学情
高一年级这个年龄的学生充满生机和活力,对任何事物都有很强的好奇心,情绪高昂,学习兴趣很容易带动起来。

大部分学生们由于缺少对经济知识的了解和社会阅历,对本框题所出现的新的经济词汇和经济生活内容理解能力不足。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高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本框题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税收的本质、基本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2)了解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的内容及其作用。

(3)懂得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4)了解违反税法的四种主要现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准确把握税收的基本特征和认识税收的作用,提高知识迁移及逻辑思维能力。

(2)能够区分各种违反税法的现象并交接对之相应的处罚的实践参与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认同我国税收的性质,拥护社会主义国家关于税收的法律和政策。

(2)牢固树立纳税光荣的信念,自觉遵守税法,依法诚信纳税。

(3)以主人翁的态度监督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同各种违反税法的行为作斗争。

四、说教学的重、难点
根据高一新课程标准,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
1.税收的含义;
2.税收的基本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重点的依据:
只有真正掌握了税收的含义、税收的基本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政府征税和百姓纳税的本质。

教学难点:
1.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的内容及其作用;
2.偷税、欠税、骗税、抗税的区分。

难点的依据:
由于学生的社会经验较少,大都未接触过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以及违反税法的有关行为。

五、说教法
1、直观演示法:利用多媒体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3、分组讨论法:针对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六、说学法
1、自主探究法:在做课前准备工作时,寻找日常生活中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实例,对其进行探究。

2、快乐学习法:构建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

3、分析归纳法:通过对课堂上展示的活动案例和日常生活中一些普遍的现象进行分析、归纳,从而得出结论。

4、总结反思法:将自己的探究成果与教师课堂上的点拨相结合,再次归纳总结并加以反思,使认识上升到一个更高的理论层次。

七、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

利用情景实例贯穿教学全过程,在情景材料的选取上,我注重三点:一是新颖,紧扣时政脉搏,符合时代精神,二是生动,用有特色的有吸引力的材料提升学生的注意力和求知欲,三是恰当,要贴近生活,能够正确反映教材知识和课标要求。

同时,课堂探究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一) 导入新课:(2—3分钟)
由前面学过的知识(国家财政收入的来源)、本节课整体框架(板书设计)和生活实际中的情境实例(中奖之后……)导入新课。

导语设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财政收入由税、利、债、费四部分组成,其中,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可见税收对于国家财政的重要性。

那么大家了解税收吗?同学们都有过纳税的经历吗?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一节课《征税与纳税》,下面我们来看这样一则真实的事例《中奖之后……》。


导语设计的依据:一是概括了旧知识,引出新知识,温故而知新,使学生能够知道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二是使学生明确本节课要讲述的内容,以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三是引入了本节课采用的情景实例,引发学生探究活动的开始和教学过程的开展。

情景实例:
中奖之后……
河南驻马店一位教师彩民何先生
喜中福利彩票2.58亿大奖
大河网2016年10月13日报道福彩2.58亿
元双色球大奖10月11日被驻马店市一教师何先生
领走,何先生当即向慈善事业捐款1050万元,最
后入个人账户1.98亿元。

判断:2.58亿元-0.105亿元=1.98亿元(?)
(二)讲授新课:(35分钟)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通过情景中问题的不断提出
和师生的共同探究活动的开展,有层次、有条理的引申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学生讨
论和教师讲解引导的互动中解决问题。

由情景实例《中奖之后……》提出问题,很容易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
探究思考。

引出本节课重点知识点:税收的含义和基本特征。

板书:一、税收及其种类
提出问题:何老师的困惑之一
为什么自己的奖金为什么少了将近5000万?
学生作答:是交了税。

那么这部分税款是如何计算出来的?
学生思考作答,教师引导得出结论:何老师所缴税额
=(258030200元-10500000元)X20%=49506040元
板书:1、税收的含义
教师讲解: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主体——国家,目的——为实现国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据——税法,地位——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有国就有税,有税必有法。

板书:2、税收的基本特征及其关系
由何老师的三个疑问让学生分组讨论,引出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

1、我不缴这4950万元税行不行?——税收的强制性。

2、缴了4950万元税后,对我个人有没有直接的好处?——税收的固定性。

3、我能不能与福彩中心领导协商一下,把税率降低点,少缴点税?——税收的无偿性。

教师讲解:税收的基本特征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主要标志。

税收的三个特征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

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

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又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固定性。

提出问题:何老师的困惑之二
何老师缴纳了4950万元税后,很想知道他缴纳的是什么税?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是个人所得税。

教师补充:彩票中奖纳税是在缴纳偶然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0%,此种税率属于比例税率。

进一步提问:国家为什么要对何老师征收个人所得税?我国目前主要的个人所得税是怎样收取的?
学生讨论,教师引导作答: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我国个人所得税,按应税项目不同,分别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

板书:3、我国税收的主要税种
提出问题:何老师的困惑之三
专卖店里销售的这台电脑也要缴税吗?
学生讨论后教师讲解:根据我国税法的有关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要根据增值额纳税。

增值税可以避免对经营额重复征税,也可防止上一环节企业偷漏税行为,有利于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和体现公平竞争,也有利于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

学生探究思考:除了增值税之外,你还见过其他的税种吗?
教师讲解:根据征税对象划分,目前我国的税收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行为税五大类,共二十多种。

每个税种都有特定的纳税人、征税对象和计税标准。

板书:二、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情景:何老师内心很纠结,不知道该不该向商家索要发票?
板书:1、违反税法的行为
学生思考:1、如果你是何老师,你会怎么办?2、优惠税钱是什么行为?3、你知道还有哪些违反税法的行为吗?
学生作答:要发票;违法行为;不清楚。

教师讲解:违反税法的行为
(三)课堂小结(3-4分钟)
课堂小结,可以把课堂传授的知识尽快地转化为学生的素质;简明扼要的课堂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政治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且逐渐地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个性。

适当的巩固练习加强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把握。

小结:本节课学习了税收的含义和基本特征,了解了税收的种类和违法税法的行为,我们要依法纳税,同时也要对征税和纳税进行监督。

八、说板书设计
这节课的板书我根据本课内容的知识框架,提炼重点,形成体系,内容精练,条理清晰,抓住了核心和关键,能够较好的体现课堂的整体。

税收及其种类
依法纳税是公民的违反税法的行为
征税与纳税税收的基本特征税收的含义
主要税种
为什么要依法纳税纳税人意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