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1、编制依据 (1)2、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量 (2)2.1、工程概况 (2)2.2、工程特点 (3)3、施工组织机构及队伍部署 (3)3.1、施工组织机构图 (3)3.2、队伍部署 (4)4、临时设施布置及施工计划 (4)4.1、各临时设施的布置 (4)4.2、工期计划 (5)4.3、劳动力组织计划 (5)4.4、主要材料供应及需求计划 (5)4.5、机械设备配置计划 (6)5.1、施工准备 (7)5.2、基础工程 (8)5.2.1、人工挖孔桩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 (9)5.3、雨棚钢结构吊装施工 (13)5.3.1 吊装顺序 (13)5.4.屋面工程: (20)5.5站台面施工: (22)5.5.2、铺装材料要求及相关规定 (22)5.6雨棚排水施工: (26)6、安全施工措施 (27)6.1 施工安全目标 (27)6.2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及职责 (28)6.3安全管理实施 (28)7、质量保证措施 (29)7.1 保证工程质量措施 (29)8、其他技术措施及要求 (46)8.1 雨季施工技术措施 (46)8.2 环境保护措施 (46)8.3 工程成品保护措施 (48)9.应急预案 (49)9.1 工地施工应急抢险领导小组 (49)9.2 常用的抢险器材及抢险机构 (49)9.3 触电应急预案 (51)9.4 人员高空坠落应急预案 (54)9.5高处坠物预防措施 (55)10、运营线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56)10.1确保既有地下管道、电缆安全运营的措施 (56)10.2运营线施工安全防护 (56)10.3铁路运营线旁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56)10.3.1签订施工安全及施工配合协议的承诺 (56)10.3.2确保既有线行车安全措施 (57)10.3.3既有线行车设备安全保证措施 (58)南宁站站台、雨棚施工组织设计1、编制依据1.1、设计文件、南宁站站台雨棚结构施工图、南宁客站站台改造工程装修施工图。
1.2、铁道部有关建筑工程安装文明施工规范、标准。
1.3、ISO9001质量保证体系标准文件,质量手册等技术指导性文件以及现有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技术力量。
1.4、根据我国现行设计、施工及验收等规范、规程和标准:1.5、根据南宁枢纽Ⅲ标关于南宁站改工程施工总体部署。
2、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量2.1、工程概况建设地点:南宁市南宁火车站站内设计单位: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本工程包括以下部分内容:①改造基本站台,新建二、三、四、五、六、七站台。
②新建有柱站台雨棚。
站台面积44087.271m2,其中新建站台雨棚面积28350m2。
基本站台宽度:15m,中间站台宽度:10.5m,站台长550m,基本站台-四站台雨棚长550m,五、六、七站台雨棚长450m。
基础为桩基础,站台雨棚柱为钢管砼柱,形式为Y型钢结构单柱(直径600mm)和双柱(直径300mm)两种。
雨棚屋面采用镀锌压型钢板混凝土非组合板(YXB51-305-915)。
站台地面做法:面层为30mm厚(基本站台50mm厚)芝麻白花岗石铺地(抗滑值FB≥55),中黄色盲道(全瓷高强耐磨止步砖,静摩擦系数≥0.75),天山红花岗岩站台帽及白色石材安全线,其下为30mm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100mm厚(最薄处)C15混凝土找坡层(基本站台C20),内配φ8@200钢筋网片。
雨棚屋面做法(由上至下)为:①保护层20mm厚水泥砂浆保护层,不大于6m*6m设分格缝,②隔离层无纺聚酯纤维布,③防水层2*1.2厚(共2层)高分子防水卷材,④找平层20mm厚1:3水泥砂浆,⑤屋面层钢筋桁架混凝土屋面,厚度为60+51mm,⑥楼承板镀锌压型钢板,⑦主结构钢立柱梁架。
钢结构材料:1.钢管砼柱的钢管采用Q345B焊接钢管;主梁、次梁为H型钢包括其连接件在内均为Q345B材质;钢管柱内灌注C40砼。
2.高强螺栓:选用等级均为10.9S,高强螺栓连接接触面采用喷砂处理。
3.钢管砼柱脚螺栓为Q345-M24,钢管砼柱脚采用C40钢筋砼包脚(二次浇筑)。
4.钢柱,钢架梁,涂刷防锈漆两道,超薄型SF防火隔热涂料,耐火等级达到二级,且满足防火规范要求。
要求质量标准:达到国家施工验收规范合格标准。
要求工期:本工程第一阶段要求在12月10日前完成第五、第六、第七站台,第二阶段基本站台、第二、第三、第四站台计划在2014年6月30日前完成。
2.2、工程特点1、施工环境:本工程地处广西南宁市,施工时间为6~12月份,其中6、7月份为雨季。
施工的地层的土质为中膨胀土,面层为回填土。
2、南宁站站台雨棚工程构件品种多,吊装精度要求高,运输、吊装难度大。
本工程因各种钢构件均需工厂加工制作,然后运输至施工现场进行拼装焊接,各种构配件必须有组织、有计划按图纸要求分类编号、打包。
同时须合理安排起重机行走路线,以保证施工安全,并提高工效。
3、本工程施工时间非常紧张,所以必须合理安排各阶段的工作时间及相互交接时间,并且明确各工序的最迟交接时间,以保证工期如期竣工。
4、参与施工的单位多,相互交叉作业多,需相互协调配合。
5、施工场地较长,工序多而复杂,需配备足够的管理人员。
3、施工组织机构及队伍部署3.1、施工组织机构图3.2、队伍部署为了方便施工和对现场的管理,项目部驻地和架子队驻地均驻在南宁车站后友爱广场附近。
4、临时设施布置及施工计划4.1、各临时设施的布置4.1.1、临时施工道路:利用既有道路及既有硬化地面。
4.1.2、临时用水用电:电源接南宁站内电网,作为施工及生活用电。
水源用DN50管径从南宁站内距施工点最近的办公楼等供水管引入,作为生活、施工、消防用水。
4.1.3、混凝土供应:混凝土的供应采用集中搅拌站搅拌,混凝土罐车运输,用砼输送泵配泵管灌注。
4.2、工期计划4.2.1第一阶段施工按要求的开竣工日期:2013.5.18-2013.12.10,第二阶段施工2013.12.11—2014.6.30。
4.3、劳动力组织计划劳动力配置以专业技术工人为主,组织专业化施工,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和机械4.4、主要材料供应及需求计划4.5、机械设备配置计划4.5.1、主要机械设备进场计划根据工程总体施工安排,按照适当提前的原则进行施工机械和检测设备调配,保证各分项工程按期开工。
5、施工方案5.1、施工准备5.1.1场地平整:拆除既有房屋、清除地上障碍物、树木、腐植土等;清除地下障碍物水电管线等。
5.1.2现场施工准备:调查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地材的供应和运输;临时房屋的搭设,临时水、电接引点的情况;场地“三通一平”。
5.1.3技术规划准备:组织技术人员熟悉图纸,参加图纸会审。
准备各种参考图、定型图,对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
5.1.4施工测量:根据交桩资料已放样出新建建筑物点坐标,对测量控制点进行复核和加固。
轨道的轨顶绝对标高78.43m (相对标高±0.00)。
站台面相对标高为1.25m,5.1.5机械及物资进场准备:各类机具设备根据工程的先后需要,分批、分次及时运到各自施工点,做好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调查各种材料资源,确定合格材料的供应商,签订供货协议,雨棚钢结构构件在厂内加工。
根据工程施工进展情况定制物资材料及钢结构构件进场计划,并按计划实施。
5.1.5劳力进场及动员:迅速组织施工人员有计划、有步骤地进场,及早形成生产能力。
5.2、基础工程基础采用端承-摩擦型人工挖孔桩基础,桩长根据地质资料计算的长度为9-15m,其中ZH1人工挖孔桩进入持力层后,桩端扩大开挖。
5.2.1、人工挖孔桩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挖孔桩施工工艺框图5.2.2人工挖孔5.2.2.1、场地平整平整场地、清除杂物、夯打密实。
桩位处地面应高出原地面50厘米左右,场地四周开挖排水沟,防止地表水流入孔内。
5.2.2.2、测量放样进行施工放样,按设计图纸定出孔位,经检查无误后,设十字护桩,十字护桩采用砂浆或混凝土进行加固保护,以备开挖过程中对桩位进行检验。
5.2.2.3、桩孔开挖采用从上到下逐层用镐、锹进行开挖,遇坚硬土或大块孤石采用锤、钎破碎,挖土顺序为先挖中间后挖周边,按设计桩径加20厘米控制截面大小。
孔内挖出的土装入吊桶,采用自制提升设备将渣土垂直运输到地面,堆积到指定地点,防止污染环境。
注意挖孔过程中,不必将孔壁修成光面,要使孔壁稍有凹凸不平,以增加桩的摩擦力。
5.2.2.4、护壁施工对岩层、较坚硬密实土层,不透水,开挖后短期不会坍孔的,可不设护壁,其它土质情况下,必须施作护壁,保持孔壁稳定,以策安全。
护壁拟采用现浇模注混凝土护壁,护壁加强筋纵筋为Ф8@300,长度L=600(500mm 一节开挖),环形箍筋采用Ф8@150与纵筋绑接,混凝土采用C25。
第一节混凝土护壁(原地面以下1米)径向厚度为25cm ,宜高出地面30~50cm ,使其成为井口围圈,以阻挡井上土石及其它物体滚入井下伤人,并且便于挡水和定位。
等厚度护壁如下图示。
该方法适用于各类土层,每挖掘0.8~1.0m 深时,即立模灌注混凝土护壁。
平均厚度15cm 。
两节护壁之间留10~15cm 的空隙,以便混凝土的灌注施工。
混凝土搅拌应采用滚筒搅拌机拌制,坍落度宜为14厘米左右。
模板不需光滑平整,以利于与桩体混凝土的联结。
为了进一步提高柱身砼与护壁的粘结,也为了砼入模方便,护壁方式可采用喇叭错台状护壁。
护壁砼的施工,采取自制的钢模板。
钢模板面板的厚度不得小于3mm ,浇注混凝土时拆上节,支下节,自上而下周转使用。
模板间用U 形卡连接,上下设两道6~8号槽钢圈顶紧;钢圈由两半圆圈组成,用螺栓连接,不另设支撑,以便浇注混凝土和下节挖土操作。
5.2.2.5、人工挖孔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挖孔桩护壁示意图()5.2.3、钢筋的制作与安装5.2.3.1、桩身钢筋笼为钢筋加工场集中加工,运至挖孔桩处,吊车下放。
5.2.3.2、制作时,根据施工图,桩径为1.2m,桩身纵钢筋采用20Ф18均匀布置。
把主筋摆放在平整的工作平台上,每隔2m增设一道Ф16焊接加强箍筋。
焊接时,使加强筋上对准主筋,扶正加强筋,并用木制直角板校正加强筋与主筋的垂直度,然后点焊。
在一根主筋上焊好全部加强筋后,用机具或人转动钢筋笼,将其余主筋逐根照上法焊好,然后吊起钢筋笼阁于支架上,箍筋采用环形螺旋式焊接箍筋Ф8@100/200(桩顶以下6m范围Ф8@100),点焊牢固。
5..2.3.3钢筋笼保护层的设置方法:钢筋笼定位钢筋为Ф14,每隔2m设一组,每组4根均匀设于桩基加强顾四周。
5..2.3.4、钢筋笼采用平板车运至挖孔桩位置。
5..2.3.5、钢筋笼的起吊和就位钢筋笼运至现场,为了保证钢筋笼起吊时不变形,起吊前应在加强钢筋笼内焊接三角支撑,以加强其刚度。
现场采用两点吊装,第一吊点设在钢筋笼的下部,第二点设在钢筋笼长度的中点到上三分点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