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南开大学本科数学课程教学大纲
南开大学本科数学课程教学大纲
第三章 不定积分 熟练运用基本公式和基本法则计算各种不定积分。(讲授参考课时:12 课时; 习题课参考课时:6 课时)
第一节 不定积分的概念和基本性质(讲授参考课时:4 课时;习题课参考课时:2 课时) §3.1.1 不定积分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原函数,被积函数,不定积分,基本积分公式,不定积分的基本法则及其例子。
第二学期 总学时:68 学时;习题课时:34 课时
第五章 空间解析几何和矢量代数 了解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基本概念,理解矢量的定义,熟练掌握矢量的三种基本 运算。了解曲面与方程的关系,熟练运用直线和平面方程计算相互距离和夹角, 了解简单二次曲面的形状。 (讲授参考课时:12 课时;习题课参考课时:8 课时) 第一节 空间直角坐标系(讲授参考课时:2 课时;习题课参考课时:1 课时) §5.1.1 空间直角坐标系 坐标面,卦限,点的坐标,两点间距离,相关例子。
第一节 定积分的基本概念和计算(讲授参考课时:6 课时;习题课参考课时:3 课时) §4.1.1 定积分的应用背景 定积分与曲边梯形的面积的关系, 定积分与路程的关系, 定积分与电量的关系。 §4.1.2 定积分的定义和可积准则 定积分的定义,上和与下和,振幅,两个可积准则,三类可积函数(以上证明 均为选讲内容)。 §4.1.3 定积分的性质 定积分的线性性,定积分的可积区间的可加性,定积分的保序性,积分中值定 理,积分平均值,相关例子。 §4.1.4 定积分与不定积分的关系 原函数存在定理,牛顿-莱布尼兹公式,相关例子。 §4.1.5 定积分的计算 定积分的换元法,定积分的分部积分法。*选讲内容:定积分的近似计算。
第二节 微分(讲授参考课时:6 课时;习题课参考课时:3 课时) §2.2.1 微分的概念 微分的定义,可微与可导的关系,相关例子,微分的几何含义。 §2.2.2 微分公式和运算法则
4
常见初等函数的微分公式,微分的四则运算,复合函数的微分,微分的形式不 变性,相关例子。 §2.2.3 高阶微分 高阶微分的定义及其例子,高阶微分不具有形式不变性。 §2.2.4*选讲内容: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函数的近似计算,误差估计。
7
三矢量共面的充要条件。
第三节 空间中的平面和直线(讲授参考课时:3 课时;习题课参考课时:2 课时) §5.3.1 空间中的平面 平面的法矢量,平面的一般方程,平面的截距式方程,平面的法式方程,点到 平面的距离,两平面的关系,相关例子。 §5.3.2 空间中的直线 直线的方向矢量,直线的参数方程,直线的标准方程,直线的联立方程,两直 线的关系,两直线的夹角,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与平面的关系,相关例子。
8
介值性、一致连续性(证明为选讲内容)。 §6.1.4 偏导数 二元函数偏导数的定义, 二元函数偏导数的几何意义, 二元函数的高阶偏导数, 高阶偏导与顺序无关的条件定理,相关例子。 §6.1.5 全微分 全微分的定义,可微与连续和偏导的关系,可微的充分条件,相关例子。选讲 内容:偏导数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6.1.5 复合函数微分法 链式法则及相关例子。 §6.1.5 隐函数微分法 隐函数存在及微分与雅可比行列式关系定理,隐函数微分求法,相关例子。
5
第二节 积分法(讲授参考课时:8 课时;习题课参考课时:4 课时) §3.2.1 换元法 第一换元法,第二换元法,三角变换。 §3.2.2 分部积分法 分部积分法及其常见类型。 §3.2.3 常见类型的积分法 有理函数的积分,三角函数有理式的积分,简单无理函数的积分。
第四章 定积分 了解定积分的几何背景, 它与微分的联系, 熟练计算定积分。 (讲授参考课时: 10 课时;习题课参考课时:5 课时)
3
第三节 连续函数(讲授参考课时:6 课时;习题课参考课时:3 课时) §1.3.1 函数连续的概念 函数的增量,函数在一点连续、左连续、右连续的ε -δ 定义及其例子。 §1.3.2 函数的间断点 函数的第一类间断点,函数的第二类间断点,函数的可去间断点,相关例子。 §1.3.3 在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在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有界性、最值性、介值性,一致连续性,零点定理,相 关例子。以上性质的所有证明均为选讲内容。 §1.3.4 初等函数的连续性 连续函数关于四则运算、复合、取反函数的不变性,基本初等函数的连续性的 ε -δ 证明,初等函数的连续性。*选讲内容:双曲函数。 第二章 微分学 了解导数和微分产生的背景及其实质,熟练掌握导数和微分的运算。熟练运用 中值定理。 (讲授参考课时:20 课时;习题课参考课时:10 课时) 第一节 导数(讲授参考课时:8 课时;习题课参考课时:4 课时) §2.1.1 导数的概念 平均变化率实例,导数、左导数、右导数的定义及其例子,导数的几何意义, 可导与连续的关系及其例子。 §2.1.2 导数的基本公式和运算法则 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导数的四则运算及其例子。 §2.1.3 复合函数和反函数的导数 复合函数和反函数的导数及其例子。 §2.1.4 隐函数的导数 隐函数的导数,对数求导法,相关例子,常见函数导数表。 §2.1.5 高阶导数 高阶导数的定义,莱布尼兹公式。 §2.1.6 由参数方程所确定函数的导数 由参数方程所确定函数的导数和高阶导数, 极坐标表示的函数的导数及高阶导 数。 §2.1.7*选讲内容:连续和可导的关系 连续不一定可导,处处可导导函数也不一定连续。
第三节 中值定理和导数的应用(讲授参考课时:6 课时;习题课参考课时:3 课 时) §2.3.1 中值定理 费尔马定理,罗尔定理,拉格朗日中值定理及其应用实例,柯西中值定理。 §2.3.2 洛必达法则 无穷小比无穷小型的洛必达法则,无穷大比无穷大型的洛必达法则,其它不定 型的洛必达法则,相关例子。 §2.3.3 泰勒公式 泰勒公式和麦克劳林公式,在求极限中的应用。 §2.3.4 导数的应用 函数的单调性和导函数的关系,函数的凸凹性和二阶导函数的关系,函数的极 值和导数的关系,第一判别法,第二判别法,求函数的最值,函数的渐进线,相 关例子。*选讲内容:函数作图,曲线的曲率和曲率半径,导数在电路计算中的应 用,方程的近似解。
第一节 多元函数(讲授参考课时:8 课时;习题课参考课时:4 课时) §6.1.1 二元函数的概念 邻域,开集,闭集,开区域,闭区域,二元函数的定义,二元函数的定义域, 二元函数的值域 §6.1.2 二元函数的极限 二元函数的ε -δ 极限,二元函数的二重极限,二元函数的二次极限,两者的 关系,二元函数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相关例子。 §6.1.3 二元函数的连续 二元函数连续的ε -δ 定义,二元函数的间断点,相关例子。二元函数连续性 在复合函数的作用下的不变性,有界闭区域上连续二元函数的有界性、最值性、
2
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学期 总学时:68 学时;习题课时:34 课时
第一章 函数与极限 从笛卡儿直角坐标系和集合两个方面去理解函数的概念, 从理论和形象上认识 现实世界中变量之间的依存关系。掌握极限的概念,熟练运用极限的性质和判别 准则由基本极限计算初等函数的一般极限。 (讲授参考课时:16 课时;习题课参考 课时:8 课时) 第一节 函数(讲授参考课时:4 课时;习题课参考课时:2 课时) §1.1.1 函数的基本概念 函数的概念,函数的定义域,函数的值域,函数的表示法。 §1.1.2 函数的基本特性 函数的单调性,函数的有界性,函数的奇偶性,函数的周期性,最小周期。 §1.1.3 复合函数和反函数 函数的复合,反函数。 §1.1.4 初等函数 基本初等函数及其大概图形,初等函数。 第二节 极限(讲授参考课时:6 课时;习题课参考课时:3 课时) §1.2.1 数列的极限 数列极限的ε -N 定义,基本极限的ε -N 定义的证明。 §1.2.2 数列的极限的性质 数列极限的唯一性、有界性、保序性,数列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及其例子。 §1.2.3 数列的收敛判别法 两边夹定理,单调有界收敛定理,柯西收敛准则,相关例子。*选讲内容:有 界必有确界定理,闭区间套定理,紧致性定理及其与柯西收敛准则的等价性。 §1.2.4 函数的极限 自变量趋于无穷大时的函数的ε -M 极限,自变量趋于一点时的函数的ε -δ 极 限,函数的单侧极限,函数极限与单侧极限的关系,相关例子。 §1.2.5 函数极限的性质 函数极限的唯一性、有界性、保序性,函数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相关例子。 *选讲内容:海涅定理。 §1.2.6 函数极限存在的判别准则 两边夹定理,两个基本极限,柯西收敛准则,相关例子。 §1.2.6 无穷小量和无穷大量 无穷小量,无穷大量,无穷小量和无穷大量的关系,函数极限的无穷小量的表 示,无穷小量关于加、减和乘的性质,无穷小量的同阶和无穷小量的等价,相关 例子。
南开大学 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英文ced Mathematics
号:1010510051 1010510052 1010510053 数学科学学院 2006 年 3 月 30 日
所 属 院: 日 期:
第一学期 6 学时 总 第一学期 5 280 周学时 第二学期 6 学时 学 学分 第二学期 5 第三学期 4 学时 时 第三学期 4 教学类 主讲:第一学期 4 学时 习题课:第一学期 2 学时 型及学 第二学期 4 学时 第二学期 2 学时 时数 第三学期 4 学时 教学对象(本课程适合的专业和年级) : 适用于物理学院各专业大学本科一、二年级学生。 预备知识: 初等数学的基础知识,包括初等几何,函数,三角函数,直角坐 标系等。 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 本课程是物理系的基础课程,为一年级必修课程。 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注明考核方式和考核要求) : 物理电子类的高等数学是属于二类高等数学课程。要求学生通过 三个学期的学习,理解极限与连续、导数与微分、偏导数与全微分、 不定积分、定积分、二重积分、三重积分、曲线积分与曲面积分等重 要概念。学会并掌握极限、导数与微分、偏导数与全微分、不定积分、 定积分、二重积分、三重积分、曲线积分与曲面积分等的计算方法与 技巧。学会解一阶与二阶常微分方程。能够熟练地运用微分(导数) 理论与积分理论、常微分方程理论等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初步掌握线 性代数知识,包括矩阵、行列式、线性方程组、线性空间与内积空间、 二次型等。掌握级数理论和广义积分,参变量积分理论。进一步提高 数学的运算能力,培养良好的数学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 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与品质,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 础。 考核方式为平时+期末考试。 该课程为全校统考课程,第一年实行考教分离。第三学期为任课 教师集体命题。 三个学期阅卷工作为统一标准集体流水阅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