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人口管理系统方案
2017年7月
目录
一、应用背景 (2)
二、系统概述 (2)
三、系统架构 (3)
四、系统功能介绍 (3)
4.1 人员信息采集 (3)
4.2 房屋信息采集 (4)
4.3 设备监测 (5)
4.4 二维码电子门牌查询功能 (5)
4.5 门禁与视频监控联动功能 (6)
4.6 出入记录掌控 (6)
4.7 数据统计功能 (7)
4.8 房东、租客手机端增值服务 (7)
五、系统应用展望 (8)
一、应用背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流动人口涌入城市。
他们为城市建设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给城市管理带来难题:
➢数量多
全国流动人口规模达2.47亿人,相当于每6个人中有1个是流动人口。
➢底数不清、信息不全
目前全国各地流动人口信息采集,主要依赖民警上门走访,效率低、信息难以实时掌握、数据质量差、管理难、盲区多,超过半数的流动人口未出现在政府的视野中,成为实有人口管理的难点和痛点。
➢案件多
外来流动人口犯罪在我国大中城市全部犯罪中所占的比例高达80%,流动人口犯罪率高,受害率高,出租房聚集地案件多发,大量案件是盗窃、抢劫案件,这和经济上的贫困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
二、系统概述
流动人口信息服务平台是依托门禁物联网建立一个“实名制”信息采集前端,通过规范信息采集、管理及应用的流程,建立起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大数据平台,解决政府部门流动人口信息采集不及时、不准确、信息不能共享能等难题。
同时,通过信息深度分析与应用,为政府主管部门更好地进行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提供精确有效的数据支持。
管控流程:
将出租房楼道原普通门锁替换为刷卡式智能门锁,用户凭相关证件登记办理门卡,凭卡开门,刷卡必留痕迹。
一人一卡,人来领卡,人走销卡,可实时掌握流动人口动态及人员进出视频图像。
三、系统架构
系统由四部分组成:城市级流动人口应用管理云平台、出租屋二维码电子门牌、用户手机端微信公众号及物联门禁系统组成。
四、系统功能介绍
4.1 人员信息采集
信息采集功能是通过二代身份证阅读器或手机微信端,实现人口身份信息采集及门禁卡片的发行,实现了租客、房东等人员的身份信息、居所信息等基础信息录入,以及出入信息和门点实时状态信息等动态信息的采集与管理,动态掌握人、房关联信息,为管理部门提供了重要的实有人口信息来源。
信息采集
4.2 房屋信息采集
房屋登记功能,实现出租屋屋主身份、二房东身份与出租屋地址、出租房屋数量、房屋类型、联系电话等信息采集与关联,,为管理部门提供了重要的出租屋房屋信息来源。
4.3 设备监测
设备监测功能通过对设备运行状态、安全状态的实时监测与管理,保障了设备的正常运行。
设备监控
4.4 二维码电子门牌查询功能
民警巡防人员通过微信,扫描贴在出租屋二维码电子门牌,可查看该出租屋关联的房东信息、出租屋数量、租客数量、租客信息等内容。
出租屋电子门牌微信端扫描
4.5 门禁与视频监控联动功能
视频监控功能通过网络摄像机与智能门禁的联动,实现了人员出入拍摄、门点报警拍摄。
视频数据在本地存储,也可远程调阅,灵活配置。
视频监控远程录像调阅
4.6 出入记录掌控
实时的出入记录上传,包含人员信息、开门时间、开门录像查看等信息。
4.7 数据统计功能
包含流动人口分布汇总、人口结构汇总、租房情况汇总、门点安装量汇总等,为政府部门的管理服务提供数据支持。
4.8 房东、租客手机端增值服务
房东、租客通过关注出租屋微信公众号,可进行真实房源的发布、出租房屋VR效果展示、查看社区/政府公告及相关政策法规、手机开门及拨打客服热线等功能。
五、系统应用展望
1、人员信息、房屋信息采集由“被动登记”变为“主动登记”;人口管理动态化。
通过平台前端采集的“实名制”门禁卡信息,社区民警可实时掌握新增入住人员,注销离开人员,新增入住房屋注销迁出房屋,房屋居住人员变动等情况,动态掌握人、房关联信息,真正实现实有人口管理,来有登记,动有轨迹,走有注销。
2、信息研判实战化,防控针对性强。
社区民警对需要及时查找或抓捕的特殊对象,可根据门禁系统开门记录上传的人员信息、开关门影像及出入轨迹等进行综合研判,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减轻社区民警的工作负荷,提升社区民警的工作效率。
2、犯罪率直线下降。
门禁卡实名制,出入自动关门,一人一卡,使得入室盗窃等可防性案件急剧减少,辖区治安秩序更趋稳定,群众安全感显著提升,支持配合的积极性也明显增强,警民关系进一步融洽。
3、通过与系统结合的用户微信手机端应用,提供房东房源发布、租客房源查找、社区/政府政策通知等更多便民服务。
4、大数据及社会稳定,政府决策部门,能够获取到更鲜活、详细的流动人口数据,平台数据可接入各级政府管理部门的数据平台,帮助政府采集实时信息,方便政府更好的分析流动人口的总量、动态结构、分布特征等,从而将流动人口管控起来,维护一方治安,带动地区和谐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