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介绍

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介绍


古根海姆博物馆的入口设计相对低矮、隐蔽、朴实无华,其上部支撑二楼平台。入 口上部半封闭,下开放为通道,连接两展厅。穿过低矮的入口,向右即转入主展厅。 展厅中庭空间顶部采光、开阔明亮、贯穿建筑六层,给人豁然开朗的印象。 从大厅入口进入,向左是进入办公区,向右是展览区,而且整个展览区呈螺旋状, 交通流线一目了然,所以其交通流线很明确,即一分为二。古根海姆博物馆的平面 根据功能划分成动态的不对称布局。以入口轴线为界,左右分别布局一大一小两建 筑主体。这样的平面布局使观众参观路线、工作人员路线互不干扰,二层平面又再 次通过平台将两馆连接。这样对比又协调 的平面既区分主次又相互联系。交通流线 上,过于复杂会影响参观效率和质量。因 此古根海姆采用了交通流线明确,空间开 升的动感曲线给人蓬勃的激情和动力。作为一 个美术馆,其个性、高雅的外形与管内大量抽象派的艺术作品高度和谐。 而古根海姆美术馆其内部的平面布局和连绵不断的四维空间是吸引我的另一大亮点。 赖特认为人们沿着螺旋形坡道走动时,周围的空间才是连续的、渐变的,而不是片 断的、折叠的,他相信螺旋形是博物馆最好的形式。虽然我没有去过纽约古根海姆 美术馆,但赖特的观点我十分认同。作为一个美术馆,其本身就应该是一件伟大的 艺术作品,并应该与管内作品协调统一。美术馆打破了常规的对称结构和明确的楼 层划分,与印象派以后各名家的作品相协调。其螺旋形的斜坡走道也会给人耳目一 新的感觉。流动、连续的空间使馆内作品更有生机和活力,也起到疏散人流的作用。 最后,这座美术馆是建筑大师赖特的作品。赖特提出了崇尚自然的建筑观、属于美 国的建筑文化、活的有机的建筑、技术为艺术服务和表现材料的本性等有机建筑的 设计理念。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美国最有创意的建筑师之一, 从 19 世纪80年代开始从事这一行已很长时间, 一直工作到 1959 年去世,作品超过了 600 件。 赖特以设计私人住宅而著名, 20 世纪30年代他 设计了久负盛名的流水别墅以及一系列的美国 风住宅。 赖特一直探求以一条三向度的螺旋形的结构, 而不是圆形平面的结构,来包容一个空间,使 人们真正体验空间中的运动。他认为人们沿着 螺旋形坡道走动时,周围的空间才是连续的、 渐变的,而不是片断的、折叠的。为了这个观 点,他曾在旧金山设计一家螺旋形的商店,在 匹兹堡建一处螺旋形的车库,这次又说服业主, 使他相信螺旋形是博物馆最好的形式,而纽约 的古根海姆博物馆就他所倡导的螺旋形式杰出 代表建筑。
古根海姆博物馆的另一种参观路线是由电 梯将参观者运送到上层,然后他们可以沿 着环绕中央天井的坡道盘旋而下。这样, 参观者可以在任何高度乘坐电梯上下并可 以到达地面层展览结束的出口处。
建筑物的内部的由曲线和斜坡构成通到 6 层。 美术馆分成两个体积,大的一个是陈列厅, 小的是行政办公部分,陈列大厅是一个倒立 的螺旋形空间,大厅顶部是一个花瓣形的玻 璃顶,四周是盘旋而上的层层挑台,地面以 3% 的坡度缓慢上升。螺旋的中部形成一个 敞开的空间,从玻璃圆层顶采光。
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全称为所罗门 ·R·古根海姆博物馆,是古根海姆美术馆群的总 部。该建筑是纽约著名的地标建筑,由美国20世纪最著名的建筑师弗兰克·劳埃德·赖 特设计,建筑坐落在纽约市一条街道的拐角处,与其他任何建筑物都迥然不同,可 以说外观像一只茶杯,或者像一条巨大的白色弹簧,可能是因为螺旋线结构也有人 说像海螺。赖特把古根海姆看作是“永不断裂的连绵曲线”。 古根海姆博物馆的外部非常朴 实无华,只是将博物馆的名字 装饰了一下。平滑的白色混凝 土覆盖在墙上,使它们仿佛更 像一座巨大的雕塑而不是建筑 物。 建筑物的外部向上、向外 螺旋上升,内部的曲线和斜坡 则通到6层。螺旋的中部形成一 个敞开的空间,从玻璃圆层顶 采光。
古根海姆博物馆的外部非常朴实无华。建筑外表主要由平滑的白色混凝土覆盖在墙 上,使它仿佛更像一座巨大的雕塑而不是建筑物。而博物馆厅内顶部是一个花瓣形 的玻璃穹顶,天光十足,但锐利的阳关经过曲折的弧面散色后变得柔和。 建筑总体材料以混凝土浇筑,钢材和玻璃材料为辅,两方面相辅相成,外观简朴典 雅,屋顶以钢架为支撑,并镶入玻璃,两者很好的结合,使得整个建筑光影效果特 别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