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世界近代史下测试题

世界近代史下测试题

世界近代史(五至八单元)中考试题一、选择题:1、拿破仑在逝世前说了一段话:“我是一位新普罗米修斯……我曾从天上窃了火种,作为一份礼物,奉献给法兰西。

”拿破仑奉献给法兰西的“火种”是:A、拿破仑的赫赫战功B、《拿破仑法典》C、《人权宣言》D、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2、“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 要为真理而斗争……”这首气势磅礴的《国际歌》创作的历史背景是:A、宪章运动的开展B、巴黎公社的伟大尝试C、十月革命的胜利D、工业革命的进行3、爱因斯坦是20世纪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贡献是:A、创建微积分B、提出“进化论”思想C、提出相对论D、发现万有引力定律4、15~18 世纪是欧美主要国家出现社会巨变的时代。

这里的“社会巨变”主要是指:A、人文主义取代专制主义 B、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C、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生产D、社会土义取代资本土义5、18世纪,启蒙运动人才辈出,影响巨大。

其中,直接抨击天主教会的野蛮与黑暗,将教皇比作“两足禽兽”,称教士为“文明恶棍”的启蒙思想家是:A、孟德斯鸠B、卢梭C、狄德罗D、伏尔泰6、1999年,英国广播公司通过国际互联网公开投票,评选千年最伟人的思想家,马克思因创立了“利学社会主义”而在众多的候选人中名列榜首。

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于A、1843年B、1844年C、1848年D、1871年7、有评论称,若不是林肯改写了美国广人黑人奴隶的命运,就不会有今天的奥巴马。

林肯为“改写美国黑人奴隶命运”而签署的文件是:A、《人权宣言》B、《独立宣言》C、《宅地法》D、《解放黑奴宣言》8、下列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相关的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凡尔赛和约签订 ②在国同盟形成 ③萨拉热窝事件发生 ④华盛顿会议召开A、①②④③B、③①②④C、②③①④D、①③④②9、以“人”的眼光进行艺术创作,冲破了神权桎梏的是:A、达·芬奇B、贝多芬C、梵高D、毕加索10、一位美国史学家描述道:“……乘船在悲惨的‘中段航程’中横渡大西洋。

这些黑色‘货物’上了镣拷,锁在甲板上,没有卫生设备,他们忍受着可怕的待遇……”这段话描述的史实是A、北美独立战争B、罪恶的鸦片贸易C、新航路的开辟D、罪恶的三角贸易11、因第二次科技革命而成为对全球经济发展影响最大的自然资源是:A、煤B、电C、石油D、原子能12、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向世界发生了无产者的呐喊:“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这句话出自:A、《共产党宣言》B、《独立宣言》C、《人权宣言》D、《人民宪章》13、某同学的听课笔记中记载了以下信息:“历时十个月,双方伤亡七十万人,有‘绞肉机’之称”。

据此我们可以判断,该同学学习的内容是:A、凡尔登战役B、斯大林格勒保卫战C、南京大屠杀D、三大战役14、从“克莱武对印度的疯狂掠夺、玻利瓦尔和章西女王的反抗活动、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等内容中,归纳出一个学习主题,其名称应是:A、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B、殖民扩张与反殖民的斗争C、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D、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15、法国大革命时期,法国公民的忘我献身精神,推动了法国大革命的顺利发,法国公民的优秀表现,主要源于:A、克伦威尔的杰出领导B、反法同盟的大力支持C、启蒙思想的积极影响D、拿破仑的军事胜利16、从1880年到1914年,西欧城市人口的比例几乎上升了40%。

美国纽约和费城在1820年各有居民10万人,到1870年,分别达到94万人和67万人。

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A、新航路的开辟B、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C、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推动D、罗斯福新政的实施17、右图的“巴黎公社社员墙”,承载着公社战士们至死不渝的革命信念。

这种革命信念源自:A、《权利法案》B、《人权宣言》 D、《共产党宣言》C、《拿破仑法典》18、确立资产阶级统治后,经过不断殖民扩张成为“日不落帝国”的是:A、英国B、日本C、美国D、法国19、十九世纪中期,面临内忧外患的日本实现了社会变革,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这次变革是:A、大化改新B、明治维新C、1861年改革D、南北战争20、因1885年成功试制汽车而被称为“汽车之父”的是:A、瓦特B、史蒂芬孙C、爱迪生D、卡尔·本茨21、下图反映了某一事件以后欧洲人认识的世界范围的扩大。

这一历史事件是A、新航路开辟B、第一次世界大战C、第二次世界大战D、文艺复兴22、工业革命推动了生产方式的变革,也奠定了现代生活的基础。

在“工业革命功臣”的资料搜集活动中,选用的资料应该包括①瓦特发明蒸汽机 ②格拉姆发明电动机 ③爱迪生发明电灯A、①②B、①②③C、②③23、右图反映了英国的经济变化。

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资产阶级革命胜利B、拥有世界市场C、原料产地遍布全球D、工业革命推动24、“欧洲正在奔向奴役和毁灭。

两年以来,它一直疯狂地沿着这条灾难的道路越走越远”。

下列与罗曼·罗兰这一记载相符的是:A、“一战”B、中东战争C、科索沃战争D、海湾战争25、俄国1861年废除农奴制法令与美国《解放黑人奴隶宣言》都:A、降低了被解放者的政治地位B、要求被解放者“赎买”土地C、因为大规模内战而颁布实施D、有利于各自资本主义的发展26、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经济进入飞速发展时期、世界出现了新一渡的资产阶级民主改革浪潮,许多国家相继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在这一时期,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有①英国 ②法国 ③俄国 ④日本A、①②③④B、①②C、③④D、②③④27、右图是一份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的文献,下列对它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由马克思、恩格斯起草 ②它是科学共产主义纲领性文件③1871年首次出版 ④它的发表标志马克思主义诞生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二、非选择题: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492年10月2日,这一天,大西洋强劲的信风将哥伦布的舰队送上了梦寐以求的新大陆,也就此吹开了隔绝各个大陆的无形屏障。

从这一天起,来自欧洲的航海家们,用新航线连接起一个完整的“世界” 。

——《大国崛起》解说材料二:16—19 世纪三角贸易路线示意图 (略)请回答:(1)材料一描述了什么历史事件?(2分)(2)仔细观察材料二的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描述“三角贸易”的基本内容。

(5分)(3)“三角贸易”被称为“罪恶的奴隶贸易”,请你谈谈对其“罪恶”的理解。

(3分)(4)材料一分别与材料二之间有何联系?(3 分)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 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训练新式军队等等。

——《中国历史》八上(人教版)材料二: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 ;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世界历史》九上(人教版)材料三: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 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世界历史》九上(人教版)请回答:⑴结合材料分别写出三次改革的名称及其作用或影响。

(6分)⑵从上述材料中你得到什么认识?(1 分)3、(12 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工业最发达的国家,号称“世界工厂”,其生铁产量1848年为200 万吨,1870年时已增长到600万吨,占全世界总产量的一半。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材料二:1865年至1900年,依靠强大的科技实力,美国很快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独占鳌头。

(在美国) 被正式批准登记的发明专利就达到了64万多种。

——电视片《大国崛起·美国》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1)材料一中提到的“英国成为世界上工业最发达的国家”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这一时期,为英国生铁生产提供动力的主要机器是什么?(1 分)请写出当时英国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

(1分)(2)材料二认为美国“独占鳌头”的原因是什么?(1 分)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美国在电力应用和交通工具方面取得重大成就,请各举一项相关发明。

(2分)(3)综上所述,两次科技革命有何共同的积极影响?(2 分)4、文艺复兴、启蒙运动、马克思主义诞生是近代欧洲思想解放史上的三个重 大事件。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8分)材料一:据意大利媒体2011年5月14日报道,考古学家在佛罗伦萨市中心的圣乌苏拉 修道院遗址发现了两个墓穴,并断定其中一个墓穴中定有名画 《蒙娜丽莎》原型人物丽莎·盖 拉尔迪尼的遗骸。

——摘编自2011年5月20日中国日报网站材料二: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都是平等的;当他们发挥各种动物机能的时6候,以及运用他们的理智的时候,他们是平等的。

——伏尔泰材料三:德国电视二台最近在黄金时段播出了一部名为《马克思和阶级斗争》的10集 纪录片。

……学者认为,马克思“以人为本”的理念,对社会不公正问题的深入分析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目前,……很多城市里还有马克思阅读小组,“马克思”似乎回归德国人的生活了。

——2011年2月23日中国广播网请回答: (1)以丽莎·盖拉尔迪尼为原型创作《蒙娜丽莎》这幅世界名画的画家是谁?他的另外一幅代表作是什么?(2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伏尔泰思想主张的核心内容。

(1分)(3)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依据材料三指出马克思“回归”德国人生活的理由。

(2 分)(4)文艺复兴、启蒙运动、马克思主义诞生这三件大事分别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3 分)5、(9分)19世纪60年代,在世界近代化浪潮的冲击下,中、俄、日三国相继进行了社会改革,但中外改革的结果却大相径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西方的战争和国内革命使这个僵化的帝国终于出现一丝松动的迹象。

帝国地方实力派认为,西方的优势是建立在军事基础之上的,一旦这种优势消失,则外患可消,内乱可弥。

……1861年,湘派实力人士曾国藩引进西方技术和设备,在刚从叛乱者手中夺取过来的安庆,创办了第一个近代军事企业。

——《全球通史》材料二:1861年俄历2月19日,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法令(又称二一九法令)。

法令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地主不能买卖或交换农民,不能随意干涉农民的生活。

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土地,单必须高价赎买。

材料三:1868年4月8日本天皇率领群臣宣读“五条誓文”决心励精图治,锐意改革。

……改革的动力是西化。

……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 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军事;大学归功于美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