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田忌赛马》公开课设计

《田忌赛马》公开课设计

《田忌赛马》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识字6个,写字8个,练习独立识字。

2、理清课文分三部分,每部分大意,赛两场,第一场败,第二场胜。

了解“扫兴、挖苦、垂头丧气、胸有成竹、目瞪口呆、疑惑”等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田忌转败为胜的原因,懂得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才能想出好办法。

教学重点:第1、2点。

教学难点:第2点。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介绍田忌同学们,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有个国家叫齐国,当时齐国的贵族很喜欢赛马。

有一名大将叫田忌,他特别喜欢赛马。

瞧!这次他和齐威王赛马去了。

(看视频)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这个历史故事《田忌赛马》,板书并齐读课题。

二、初知课文,认识生字齐读课文,完成以下自读要求:1、标段。

2、圈出不认识的生字,想办法解决,注上拼音。

认识生字:1、看拼音齐读词语两遍。

2、去拼音读词语两遍。

3、抽读生字词。

4、开火车逐个读,纠正读音。

三、理清文脉,感知内容。

1、再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这篇课文的主要人物有_____、______和 ______。

2、本文可以分为三部分,每部分大意。

第一部分(1-2段):初赛失败。

写田忌与齐威王第一次赛马三场都失败了。

第二部分(3-11段):孙膑献计。

主要写田忌在孙膑的指点下决定再战,齐威王应战。

第三部分(12-17段):再赛获胜。

写田忌按孙膑的计策,掉换马的出场顺序,结果转败为胜。

3、____和_______之间进行了 ____次比赛,第一次比赛田忌__________,第二次比赛由于__________,所以田忌 ___________。

四、学习“两次赛马”部分(一)1、有谁知道本文写了田忌几次赛马?每次赛了几场?(两次赛马,赛三场。

)2、快速浏览全文,我们可以知道课文(1-2段)写第一次赛马。

课文(12-17段)写第二次赛马。

(二)出示学习要求:1、边读边想,用“——”画出最能说明原因的语句。

(1)第一次比赛为什么田忌会失败?(第一次比赛,由于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三场比赛下来,田忌都失败了。

)(2)第二次比赛田忌为什么又能转败为胜?(第二次比赛,孙膑发现大王的马比田忌的快不了多少,于是他让田忌掉换了马的出场顺序,结果转败为胜。

)五、质疑推理1、启发质疑:看了两次赛马,你觉得有什么奇怪的地方吗?板书:初赛失败——————→再赛胜利2、顺势设问:(出示问题1:)同样的马,两次比赛的结果为什么不一样?3、默读课文,划出有关的句子。

(出示):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

齐读这一句。

板书:掉换顺序这个计策谁想出来的?板书:孙膑献计六、学习“孙膑献计”部分。

1、这么好的主意,为什么田忌想不出来,齐威王也想不到,孙膑却想出来了?(出示问题2:孙膑为什么能想出这个好主意?你从中能体会到什么呢?)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按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3—12自然段。

可以互相提醒,揣摩人物的语气。

2、四人小组练读——指名四人读(先说说你给同学出了什么主意)——评价——全班齐读。

3、为什么孙膑能想出这个好主意呢?在文中找一找有关句子,用笔划出来,想一想。

(出示)①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

(善于观察)②“齐威王的马比你的快不了多少呀……” (善于思考)③齐威王正在得意洋洋地夸耀自己的马。

(知己知彼)4、小结:谁连起来说一说“为什么孙膑能想出这个好主意呢”?(①善于观察②善于思考③知己知彼)5、(出示: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文中描写人物神态、心理活动以及最能体现人物性格的词语读一读,用“—”画出来。

)6、学了这篇文章,我们认识了三个历史人物。

现在请你来评价一下这三个历史人物,你觉得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孙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田忌:——————————————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齐威王:——————————————(课件出示)词语卡片:孙膑:善于观察、善于分析、胸有成竹、知己知彼、足智多谋田忌:有勇无谋、不甘失败、垂头丧气、善于接受意见、转败为胜齐威王:骄傲自大、麻痹轻敌、得意洋洋、目瞪口呆、盲目乐观、骄兵必败、七、总结积累1、总结全文: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田忌赛马》,这篇课文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的大将田忌与齐威王赛马,初赛失败,孙膑献计(板书),再赛转败为胜的故事。

2、田忌赛马这件事使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呢?板书:善于观察、善于思考3、课后作业:(1)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积累文中你认为用得好的词语。

(2)把《田忌赛马》的故事讲给家人听听。

(3)续写《田忌赛马》的故事。

八、板书设计:田忌赛马掉换顺序初赛失败———————→再赛胜利孙膑献计(善于观察、善于思考胸有成竹、足智多谋)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才能想出好主意。

3、学习按一定顺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3——12自然段,从中领会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才能想出好主意的道理。

2、学习按一定顺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学生从孙膑献计中,领会到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才能想出好主意的道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引入、揭示目标★同学们,在我国古代战国时期,有一个国家叫齐国,当时齐国的贵族很喜欢赛马,有一名大将叫田忌,他特别喜欢赛马。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历史故事。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1、谁能根据课前预习填一填这些空呢?(1).这篇课文的主要人物有_____、______和 ______。

(2)._____和_______之间进行了 ____次比赛,第一次比赛田忌__________,第二次比赛由于__________,所以田忌 ___________。

2、揭示学习目标(出示,指名读):①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介绍田忌赛马的经过。

②从田忌赛马这件事中得到一些启发。

③有感情朗读课文。

能积累一些词语。

二、学习“两次赛马”部分(一)找出两次赛马的段落。

1、有谁知道本文写了田忌几次赛马?每次赛了几场?2、同学们打开书,快速浏览一下全文,看看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第一次赛马?从哪儿到哪儿写的是第二次赛马?(二)自学这两部分1、出示学习要求:①各人大声朗读1—2自然段、13—17自然段。

②各人按下面的句式,说一说田忌两次赛马的经过。

第_次赛马的时候,田忌先用__________对齐威王的__________,接着用__________对齐威王的__________,最后用__________对齐威王的__________。

由于__________,所以田忌__________。

③四人小组中,选一人说,另选一人用简单的图演示两次比赛过程。

2、学生自学。

3、检查自学:①老师要检查大家自学的情况了。

先请人来读1—2自然段。

认真听,读完了,我要请人到台上来讲一讲第一次是怎么赛的。

指名读。

读一读1: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

②一生上台讲说第一次赛马过程,教师演示课件。

③指名读13—17自然段。

④另一生上台讲说第二次赛马过程,教师演示课件。

三、质疑,推理1、启发质疑:看了两次赛马,你觉得有什么奇怪的地方吗?板书:初赛失败——————→再赛胜利2、顺势设问:(出示问题1)同样的马,两次比赛的结果为什么不一样?3、默读课文,划出有关的句子。

(出示):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

齐读这一句。

板书:调换顺序这个计策谁想出来的?板书:孙膑献计四、学习“孙膑献计”部分。

1、这么好的主意,为什么田忌想不出来,齐威王也想不到,孙膑却想出来了?(出示问题2:孙膑为什么能想出这个好主意?你从中能体会到什么呢?)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按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3—12自然段。

可以互相提醒,揣摩人物的语气。

2、四人小组练读——指名四人读(先说说你给同学出了什么主意)——评价——全班齐读。

3、为什么孙膑能想出这个好主意呢?在文中找一找有关句子,用笔划出来,想一想。

(出示)①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

(善于观察)②“齐威王的马比你的快不了多少呀……” (善于思考)③齐威王正在得意洋洋地夸耀自己的马。

(知己知彼)4、小结:谁连起来说一说“为什么孙膑能想出这个好主意呢”?(①善于观察②善于思考③知己知彼)五、总结、积累1、总结全文: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田忌赛马》,这篇课文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的大将田忌与齐威王赛马,初赛失败,孙膑献计(板书),再赛转败为胜的故事。

2、(出示学习目标2)田忌赛马这件事使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呢?板书:善于观察、善于思考3、(出示学习目标3)学了这篇文章,我们认识了三个历史人物。

现在请你来评价一下这三个历史人物,你觉得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孙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田忌:——————————————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齐威王:——————————————(课件出示)词语卡片:神机妙算、胸有成竹、知己知彼、智勇双全有勇无谋、垂头丧气、屡败屡战、胜不骄、败不馁、得意洋洋、目瞪口呆、夜郎自大、盲目乐观、骄兵必败、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4、课外作业:发挥想象,续写《田忌赛马》板书设计:15、田忌赛马调换顺序初赛失败———————→再赛胜利孙膑献计(善于观察、善于思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