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心/函授站_姓名学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2019学年上学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期末考试试题(综合大作业)考试说明:1、大作业试题于2019年4月25日公布,2019年4月26日至2019年5月12日在线上传大作业答卷(最多上传10张图片);2、考试必须独立完成,如发现抄袭、雷同均按零分计;3、答案须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综合大作业答题纸》手写完成,要求字迹工整、卷面干净。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AA. 共性和个性的关系B. 本质和现象的关系C. 绝对和相对的关系D. 内容和形式的关系2. 下列观点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DA. 吾心便是宇宙B. 存在就是被感知C. 心外无物D. 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3. 哲学上二元论的根本错误在于AA. 否认世界的统一性B. 否认世界的可知性C. 否认世界是普遍联系的D. 否认世界是运动发展的4. “意识是人脑分泌的特殊物质”这是DA.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B. 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C. 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D. 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5.我国古代有人提出“白马非马”说法错误在于割裂了B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B. 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的关系C.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D.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6. 割裂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会导致两种错误,其中一种是循环论,另一种是CA. 激变论B. 庸俗进化论C. 直线论D. 庸俗唯物论7. 下列选项中属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的是CA. 认识是人脑主观自生的B. 认识来源于绝对精神C.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D.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8. 既承认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又承认人的能动作用的观点属于AA. 历史唯物主义观点B. 相对主义观点C. 诡辩论观点D. 折衷主义观点9. 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对立在于是否承认DA. 杰出的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B. 思想动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C. 剥削阶级代表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D. 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10.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BA. 运动变化性B. 客观实在性C. 可知性D. 广延性11.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CA. 本质和现象的关系B. 内容和形式的关系C. 绝对和相对的关系D. 原因和结果的关系12. 自然科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它BA. 属于上层建筑B. 不属于上层建筑C. 属于特定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D. 其中一部分属于上层建筑13.社会意识的本质特点在于AA.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具有相对独立性B. 社会意识是全社会人的共同意识C. 社会意识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D. 社会意识是独立于社会存在之外的精神实体14.相对真理是指DA. 不包含绝对性的真理B. 相对谬论C. 基本上正确,包含有谬论的成分D. 正确的认识,在广度和深度上有待于进一步扩展和深化15.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为DA.它是人类有用的活动B. 它是多数人参加的活动C. 它是具有主观性的活动D. 它是直接现实性的活动16.“肯定中包含肯定,否定中包含否定”,这是BA. 折衷主义的观点B. 辩证法的观点C. 诡辩论的观点D. 形而上学的观点17.人的本质AA. 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B. 是人的自我保存C. 在于人有思想有意识D. 是自私自利18.作为辩证否定的联系环节是指AA. 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B. 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C. 新事物区别于旧事物D. 新旧事物融合为一体19.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看AA. 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B. 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C. 事物是否发生数量的增减D. 事物是否发生非本质属性的变化20.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是BA. 客观唯心论的观点B. 形而上学的观点C. 庸俗唯物论的观点D. 主观唯心论的观点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特点在于ABEA. 实践性B. 科学性C. 有用性D. 系统性E. 革命性2.下列哪些现象属于因果关系ACEA.月晕而风B. 电闪雷鸣C.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D. 白天黑夜E. 水涨船高3.社会心理是社会意识的低级层次,下列各项属于社会心理的有ABCA. 人们的情感、情绪B. 人们的愿望、信念C. 人们的风俗、习惯D. 人们的道德观点E. 人们的艺术观点4.下列各项属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是ABDA. 人口因素B. 地理环境C. 科学技术D. 生产方式E. 国家政权5.割裂量变和质变的辩证统一会导致ABDEA. 庸俗进化论B. 激变论C. 唯理论D. 政治上的改良主义E. 政治上的冒险主义6.“有用的即真理”其错误在于BCDEA. 夸大了真理的绝对性B. 把真理性和有用性混同C. 是实用主义真理观D. 否定了真理的客观性E. 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真理观7.下列哪些说法正确地概括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ACEA. 只有在认识必然的基础上,人们才有自由的活动B. 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C.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D.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上E. 情况明、决心大、方法对8.列宁说:“本质决定现象,现象是本质的”。
其含义是CDA. 本质就是现象B. 现象就是本质C. 本质是现象的根据,本质决定现象并通过一定的现象表现出来D. 现象总是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事物的本质E. 现象中的真象表现本质,假象不表现本质9.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ABDEA. 共性和个性的关系B. 绝对和相对的关系C.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D. 相互联结的关系E. 相互转化的关系10.社会历史条件对历史人物的制约作用表现在ABCEDA. 时势造就英雄B. 时势召唤英雄C. 时势锻炼英雄D. 时势筛选英雄E. 英雄造时势三、简述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 简述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及其理论意义。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是实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物质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哲学的物质范畴是通过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来界定的.物质定义的内涵是客观实在,那么具有客观实在属性的自然界、社会存在以及各种事物和现象都属于物质的范畴、具有物质的属性,如运动、时间、空间、规律、生产方式、实践活动及其结果等,体现了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贯彻到一切领域、一切过程,这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观点.物质是可以为人们的意识所反映、所认识的,体现了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意识的能动性和世界的可知论观点.意义: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批判了唯心主义的物质观和二元论的物质观;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先验论和不可知论;坚持了物质与物质形态、哲学的物质范畴与具体科学的物质概念的共性和个性的辩证法,克服以往唯物主义的物质观用个别、个性代替一般、共性的形而上学的缺陷.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辩证唯物主义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统一,是彻底唯物主义一元论的物质观.2. 简述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意义。
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哲学的基本规律之一。
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表明了事物的发展不是直线式前进而是螺旋式上升的。
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原理对于人们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和前进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3.简述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本身不是绝对独立的,而是最终由社会存在所决定,在社会存在庙宇的限制范围之内,社会意识又具有相对独立的发展历史,有自身特殊的发展规律。
首先表现为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的继承性。
其次,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为社会意识和社会经济在发展水平上具有不平衡性。
再次,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还表现在各种社会意识形式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上。
最后,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也表现在它的变化往往滞后于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先进的社会意识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见社会存在的变化的某种趋势。
4.为什么说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1、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构成了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是社会这一特殊机体的物质承担者;2、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和性质,社会领域中的各种关系都是在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有什么样的生产广度工,就有什么样的社会结构及其政治制度;3、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制度的更替,即一个社会形态向另一个社会形态的转化;4、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构成了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并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四、论述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
)1. 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说明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道理,既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这一原则的哲学基础,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理论的哲学基础。
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既要坚持社会主义的共生,又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体现出中国特色这一个性。
在所有制方面,我们坚持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共存;在分配形式方面,我们坚持以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共存;在政治上,我们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在指寻思想上,我们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所有这些,都是共性和个性相统(2)矛盾具有普遍性,只要求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
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现阶段,我国及世界普遍存在这一矛盾,我国面对金融危机的政策体现了我国政府承认矛盾的普遍性,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金融危机这一矛盾。
(3)矛盾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个侧面都各有其特点,这要求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现阶段我国的金融危机与过去的金融危机不同,与其他国国家面对的金融危机不同,所以我国政府根据我国金融危机的特点以及我国的国情具本问题具体分析,制定出适合我国解决金融危机的政策。
(4)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辨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做到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
我国政府作出这一政策既看到了金融危机的普遍性又看到了金融危机的特殊性,作出的政策及适合我国国情。
又可疑缓解现阶段我国的金融危机,作到了具体的历史的统2. 试述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依据、内容及其意义。
(1)无产阶级政党群众观点的内容是: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2)无产阶级政党群众路线的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3)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是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