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动画效果》教学设计
江阴市城中实验小学方惠珍
【教材分析】:
《设置动画效果》是江苏省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的第40课,教学对象为高年级。
本课是学生在初步认识powerpoint,能利用powerpoint制作出图文并茂的幻灯片并能对制作好的幻灯片进行播放和浏览的基础上进行的学习,是powerpoint一教学单元的重点学习内容。
同时《设置动画效果》这一课趣味性较强,学生也较感兴趣。
这节课可以说,是原有基础上的一个再提高,使静态的演示作品变为动态的演示作品,既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还可以对他们进行艺术熏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PowerPoint两种设置动画效果的方法。
能制作动画效果的幻灯片,了解插入声音等多媒体的动画。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信息的处理能力。
3.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创新、团结协作的能力,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进一步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教学重点】:两种设置动画效果的方法;动画幻灯片对象顺序的调整。
【教学难点】:自定义动画效果设置的方法。
【教法】: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把所要学习的内容巧妙地隐含在一个个任务主题中,使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达到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
本节课采取充分发挥他们的想像能力和动手能力,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办法,实现学会学习、提高能力和陶冶情操的完美结合。
针对学生学习基础的差异,在设计任务时要注意任务的层次性。
不同基础的学生能针对自己的学习及
时解决问题,自主选择需进一步学习的内容,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而自主的学习是有效学习最有力的保障。
教学媒体:网络广播教学系统,网页课件。
【教学过程】:
首先进入课件主页是以小兔过生日的flash动画,给学生提供一种愉悦的气氛,创设出过生日的欢快情景,使学生也都溶入到给小兔过生日的欢快氛围中去。
(课题是用flash做的一个flash文件,给画面有一种动画的感觉。
下面是四个小栏目,分别链接着本节课的各部分内容。
这部分是网页课件的主体内容,有较强的交互性,这部分可以让学生自已操作,提供一定的自学功能。
)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师与学生谈话引入:小明家的小兔盼盼今天过生日,小明想送给盼盼一张生日贺卡,大家帮他看一看,这两张幻灯片之间有什么不同?(大屏幕展示老师精心制作的两张幻灯片)选一选,如果是你,你会选择哪张幻灯片,为什么?
学生选择出喜欢的幻灯片(学生会选择有动画效果的幻灯片,因为它比较新颖、生动、各吸引人。
)
在第二张幻灯片中我运用了预设动画和自定义动画中的效果设置,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共同研究的问题。
(揭题:板书“设置动画效果”)师:请大家帮我将第一张幻灯片也设置成的第二张幻灯片的效果吗?使它变得和第二张幻灯片一样吸引人。
这些动画和声音是怎么做的呢?(从"问题"出发,强调让学生亲历真实任务的解决过程)
二、任务驱动,分层探究
我这里的设计理念是教学过程中,把总任务细化成一个个的小目标,并把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细化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任务”,通过这些小的“任务”来体现总的学习目标。
任务一:布置探索学习任务,寻找有关“动画”命令
师:要想设置动画效果,那首先要找到有关“动画”的命令,这些命令在哪里呢?请同学们自己动手找一找。
(这里渗透自主学习的思想,不将直接的操作方法告诉学生,而是将如何尝试的方法告诉学生)
任务二:学习使用“预设动画”命令
找到命令后,先让学生自主尝试一下“预设动画”这个命令。
(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操作方法。
)
1、教师演示操作并讲解:将“盼盼的生日晚会”这几个字设置成“预设动画”中的“空投”效果。
并单击“幻灯片放映”按钮,观看动画效果。
教师指出注意点:设置动画之前,必须先选定对象,然后才能设置动画效果。
2、学生操作练习,分别将“小兔”的图片和“蛋糕”和“生日快乐”设置成“飞入”、“溶解”、“照相机”等效果。
教师循回指导,不会的同学可以单击“操作演示”的视频演示再次学习,最后都能独立做出来。
(注重分层教学,承认学生之间存在差异,体现不同层次目标、难易度和个性化,力求实现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3、学生上台演示,表扬奖励。
任务三:使用“自定义动画”命令
盼盼过生日,还请来了许多好朋友,看,大象康康拿着一串风铃走来了。
既然你们现在会做动画了,那老师请你们做一件事,用“预设动画”命令把“大象康康拿着风铃”图片设置成“从右侧缓慢移入”效果,并且还带有“风铃声”,试试吧。
(学生试做)
发现问题(用“预设动画”不能完成),请做出来的同学交流一下。
引出使用“自定义动画”命令。
学生操作(以同桌两人为一小组合作),也可以单击“操作演示”来自学。
(体现小组合作精神,在学生练习、学生思考中,体现出引导学生创新、鼓励学生创新的、充分发展学生个性的意图。
)汇报:请同学上台做小老师演示,教师奖励小礼品。
这时小猫乐乐“喵喵”地走来了,小羊奇奇也“咩咩”地走来了。
1.练习:利用“自定义动画”将小猫和小羊的图片和文字都设置动画效果,并伴有他们的叫声。
做好后进行广播交流,看看有什么不同?老师这里也做了一张,看看有什么不同?(是先出来声音,再出来图片和文字的)你们猜,老师是怎样来设置的呢?是怎么来改变它们的顺序呢?
2.讨论:怎样改变动画播放的顺序,把第二张幻灯片的小猫文字先出来,图片后出来。
汇报:请同学上台做小老师演示,教师奖励小礼品。
练习:改变播放顺序,小猫先出来,然后小羊再出来,最后大象出来。
3、老师通过演示提示注意点:如果对象没有动画效果,就用不到“顺序和时间”命令,只有对象被设置了动画效果,“顺序和时间”才有用。
师小结:好,刚才我们已经学习了设置效果的两个命令,一个是预设动画,还有一个是自定义动画,下面就请同学们用我们今天学的知识来创作一个作品吧。
三、自主实践,巩固练习
师:(结合时事)在刚刚结束的第39届体操世锦赛上中国队夺得了全部14枚金牌中的8枚,在奖牌榜上傲视群雄。
作为一个中国人,你们高兴吗?(老师这里提供了一些我们中国体操运动员的图片和资料)那就用你们的作品表现出来吧,主题就是关于体操世锦赛方面的,要求有两张幻灯片,有动画和声音。
给学生留有创新的开放空间,体现出引导学生创新、鼓励学生创新的、充分发展学生个性的意图。
(这个环节我希望能把学生课堂上学习热情延续到课外,并把所学知识在实践中得到应用,学习致用是我们学习的目的)
四、效果评价,指导激励。
教师利用广播教学,展示几幅学生作品。
先请同学互评,并请制作比较优秀的同学介绍学习方法。
然后教师集中给予肯定,指出其中还需要提高的地方,并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学习。
五、教学反思
1、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索。
这样更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上课一开始,就出示一个flash动画,给学生一个悬念,激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己去电脑中寻找相应的命令,自己去探索。
2、配合教学课件,教学环环相扣,“任务驱动”循序渐进。
“任务”是循序渐进的,以小“任务”的形式有层次地给出。
3、注重分层教学,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这也是我这堂课设计较好的地方。
学生完成任务的时间长短不一,他们的这种差异是由主客观原因造成的,光靠教师一人的力量,难以面面俱到。
所以我配合了学生课件,,对于很快完成任务的学生,他们可以对作品进行完善,也可以让他们依着自己的兴趣或疑惑,继续进行与任务相关的深入的探究,对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利用课件中的“操作步骤”、“操作演示”等进一步学习。
4、其次,任务设计的可操作性要强,任务设计要体现增强学生的能力
学生亲自上机动手实践远比听老师讲、看老师示范要有效得多。
关键就是让学生动手实践。
所以本节课让学生自己操作、探索和自我开拓的余地还较大。
5、本堂课的不足之处:因为学生自主创作时基础不一,对材料的有效加工却不容易,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
还有最后给学生自由创作的时间估计不足,这个环节给予学生交流展示的时间不是很充分,很多学生有竟犹未尽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