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免疫学问答题整理

免疫学问答题整理

部分一一、试述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

免疫球蛋白分子由四条肽链组成,2条长链为重链,2条短链为轻链,4条肽链通过链间二硫键连在一起。

免疫球蛋白分子肽链的N端,在L链1/2和H链1/4氨基酸的种类和顺序各不相同,称为可变区;肽链C端其余部分的氨基酸,在种类和顺序上差别不大,称为恒定区。

二、简述免疫球蛋白的血清型类型和生物学活性。

免疫球蛋白的血清型可分为同种型、同种异型、独特型。

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活性:V区的主要功能是特异性结合抗原,从而中和毒素、阻断病原入侵;C区在在V区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后,通过激活补体与靶细胞表面Fc受体结合,发挥调理作用,ADCC效应介导超敏反应和穿越胎盘等作用。

三、试述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特点。

免疫球蛋白(Ig)包括IgG、IgM、IgA、IgD、IgE五大类,其特点分别为:1、IgG为标准的单体分子,电泳速度最慢,是再次免疫应答的主要抗体,具有吞噬调理、中和毒素、中和病毒、介导ADCC、激活补体经典途径等作用,,可通过胎盘。

IgG合成速度快、分解慢、半衰期长,在血中含量最高。

2、IgM为五聚体,是Ig中分子量最大的,分子结构呈环形,含一个J链。

IgM凝集抗原能力比IgG大得多,激活补体的能力为IgG1000倍以上,与补体结合有吞噬调理作用。

其血中含量低、半衰期短、出现早、消失快、组织穿透力弱。

3、IgA分为血清型和分泌型。

血清型IgA以无炎症形式清除大量的抗原。

分泌型IgA(SIgA)为双聚体,每一SIgA分子含一个J链和一个分泌片。

SIgA性能稳定,在局部浓度大,能抑制病原体和有害抗原粘附在粘膜上,具有调理吞噬和溶解作用,构成了粘膜第一线防御机制;母乳中的分泌型IgA提供了婴儿出生后4-6月内的局部免疫屏障。

4、IgD分子结构与IgG非常相似,其性能不稳定,血清中含量很低,可作为B细胞表面的抗原受体。

5、IgE为单体结构,正常人血清含量最低,与个体遗传性和抗原质量相关,在特应性过敏症和寄生虫感染者血清中IgE水平升高,其Fc段能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介导I型变态反应的发生,又称亲细胞抗体。

四、简述Ig生成的类别转换。

是指一个B细胞克隆在分化过程中V-D-J功能性基因片段保持不变,而C区基因发生重排的过程。

通过类别转换,一个B细胞克隆可产生两种不同类别的Ig,但其抗原结合特异性完全相同。

五、何谓T细胞在胸腺成熟过程中的阳性选择和阴性选择?1、阳性选择过程:前胸腺细胞最初为CD4、CD8双阴性细胞,此后CD4和CD8开始表达,同时出现在细胞膜上,称为CD4+、CD8+的双阳性细胞。

后者表面的T细胞受体(TCR)α、β若能与胸腺皮质上皮细胞表达的MHC I类或Ⅱ类分子结合(获得MHC限制性),即可分别分化成CD8+细胞或CD4+细胞(两者只能活化其中一种),不能有效亲和或亲和力过高的细胞将会死亡。

2、阴性选择过程:是指经阳性选择后存活的单阳性(SP)胸腺细胞,在皮髓质交界处及髓质区,与胸腺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表面MHC -Ⅰ或MHC-Ⅱ类分子/自身肽发生高亲和力结合的被删除,以保证进入外周淋巴器官的T细胞库中不含有针对自身的T细胞。

未与其发生结合的SP细胞,才能继续发育分化为成熟的具有免疫功能的CD4+/CD8+T细胞。

这种现象称为阴性选择,也是T细胞获得中枢免疫耐受的主要机制。

最后仅有1%的T细胞存活。

六、试述T细胞的主要表面分子及其特征。

T细胞的主要表面分子有:①T细胞抗原受体(TCR),是T细胞识别蛋白质抗原的特异性受体;②CD3分子,可与TCR分子以非共价结合形成一个TCR-CD3复合受体分子,是T细胞识别抗原的主要识别单位,具有稳定TCR结构和传递活化信号的作用;③CD4和CD8分子,是细胞与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粘附分子,可辅助TCR识别抗原,参与T 细胞活化信号的传导(HIV病毒的主要受体);④CD28分子,最重要的协同刺激受体分子,在T细胞活化中发挥重要作用(CD152与之相反);⑤CD2分子,是T细胞与APC或靶细胞间的粘附分子,也是信号传导分子,可使T细胞活化且不依赖于TCR途径,是T细胞活化的第二途径(是绵羊的红细胞受体);⑥极迟活化分子(VLA),可与细胞外基质配体分子相结合,为T细胞活化提供协同刺激信号;⑦丝裂原受体;⑧CD40配体(CD40L,CD154),其与CD40结合可促进APC活化,并进一步促进T细胞活化(在TD-Ag诱导的免疫应答中,可与B细胞表面的CD40结合,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并诱导记忆性B细胞产生)。

七、NK细胞的功能有哪些?NK细胞即自然杀伤细胞,其功能主要包括:(1)直接杀伤靶细胞:NK细胞的主要作用是杀伤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的细胞,与Tc细胞不同,这种杀伤不需要TCR识别靶细胞上的抗原,也不需要识别靶细胞上的MHC分子,因此可以在靶细胞最暴露的早期行使杀伤功能,不需要事先的抗原致敏,所以称为自然杀伤。

(2)细胞因子活化的杀伤作用:NK细胞的杀伤活性可通过某些细胞因子(例如IL-2)的诱导而显著增强,这样的细胞称为淋巴因子活化的杀伤细胞(LAK)。

用LAK细胞治疗肿瘤是颇有潜力的一种生物疗法。

(3)抗原依赖的杀伤作用:NK细胞表面有IgG的Fc受体(CD16),因此可通过抗体的媒介活化NK细胞,杀伤抗体包被的靶细胞,这种特殊的活性称为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

八、B细胞的主要表面分子有哪些?B细胞的主要表面分子有:①B细胞抗原受体(BCR)复合物(mIg和Igα/Igβ,后者即CD79a/CD79b),能识别可溶性蛋白质抗原分子,它识别的表位是构像决定簇;②B细胞共受体,(CD19,CD21,CD81);③协同刺激分子CD40:它与CD40L的结合是B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对于B细胞分化成熟和抗体产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CD80/CD86:主要表达与活化B细胞(其相应受体是表达T细胞的CD28、CD152,提供T 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

④其他CD20:表达于发育分化各阶段的B细胞(浆细胞除外),是B细胞特异性标志;CD22:特异性表达于B细胞,是B细胞的抑制性受体。

九、补体的生物学功能有哪些?补体具有多种生物作用,不仅参与非特异性防御反应,也积极参与特异性免疫反应,其功能有:①溶解细菌、病毒和细胞的细胞毒作用:补体激活产生MAC,MAC的生物学效应为:溶解红细胞、血小板和有核细胞;参与宿主抗细菌/病毒的防御机制;②调理作用,补体的调节吞噬作用是机体抵御全身性细菌感染和真菌感染的主要机制;。

③炎症介质作用,在免疫和炎症反应中介导各种生物效应;④免疫粘附:补体激活过程中产生不同的蛋白水解片段,如调理素(C3b、C4b及iC3b),趋化因子(C5a),免疫粘附(C3b/C4b与CR1和CR3的结合),借此清除免疫系统复合物(一重要机制),辅助抗原呈递细胞(APC)对抗原的处理与呈递。

此外补体还与体内其他一些酶系统,如凝血系统、激肽系统及纤溶系统等,互相影响、互相激活,产生一系列生理与病理效应。

十、细胞因子有何生物活性?其共同特性有哪些?细胞因子是一大类蛋白质或小分子多肽,其生物活性表现在多个方面:调节免疫应答、诱导炎症反应、影响造血功能(增强),诱导细胞调亡,直接杀伤靶细胞,促进组织修复等;其共同特性概括如下:①多源性:一种细胞因子可由多种细胞产生,诱导细胞因子产生的因素也多种多样;②多效性:一种细胞因子可做用于不同细胞产生不同效应;③高效性:细胞因子具有微量强效的特点;④通过结合细胞表面高亲和力受体发挥生物学效应;⑤以自分泌,旁分泌,内分泌的方式发挥作用,但一般只在分泌局部发挥作用,即自分泌效应和旁分泌效应;⑥网络性:各种细胞因子的生物学活性相互关联,一种细胞因子可以诱导其他细胞因子的产生(协同性),也可以抑制其他细胞因子的分泌(拮抗性),形成一个网络,共同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及生理平衡;⑦短效性:细胞因子基因的转录时间不长,而且细胞因子的半衰期很短,所以作用时间短暂;⑧难检性:细胞因子的检测极困难,不能直接进行定量检测。

十一、HLA复合体的基因可分为哪几类?各编码什么分子?根据编码分子的特性不同,可将HLA复合体的基因分成三类:I类基因,主要包括HLA-A、B、C三个位点,编码MHC Ⅰ类分子;II类基因,位于D区,主要由DR、DQ、DP三个亚区构成,编码MHC Ⅱ类分子;Ⅲ类基因,含有编码补体成分C2、C4、B因子及TNF、热休克蛋白和21羟化酶的基因。

HLA基因的遗传特点有:单倍型遗传、共显性遗传和连锁不平衡。

十二、MHC I类分子分布在哪些细胞上?有何生理功能?MHC I类分子分布于几乎所有有核细胞表面,但不同组织细胞的表达水平差异很大,淋巴细胞表面I类抗原的密度最高。

I类分子的重要生理功能是对CD8+T细胞的抗原识别功能起限制性作用,也就是参与向CD8+T细胞呈递抗原的过程。

CD8+T细胞只能识别与相同I类分子结合的抗原 (多为内源性的细胞抗原,如病毒感染的细胞和肿瘤细胞等)。

I类分子主要介导Tc细胞的细胞毒作用,是重要的移植抗原。

十三、MHC Ⅱ类分子分布在哪些细胞上?有何生理功能?MHC Ⅱ类分子主要表达于B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等抗原呈递细胞上,此外精子细胞和某些活化的T细胞上也有Ⅱ类分子。

Ⅱ类分子的功能主要是在免疫应答的初始阶段,将经过处理的抗原片段呈递给CD4+T细胞,CD4+T细胞只能识别与相同Ⅱ类分子结合的抗原片段。

Ⅱ类分子主要参与外源性抗原的呈递,在组织或器官移植过程中,Ⅱ类分子是引起移植排斥反应的重要靶抗原,在免疫应答中,Ⅱ类分子主要是协调免疫细胞间的循环作用,调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

十四、MHC在医学上有什么重要意义?①MHC与器官移植:I类和Ⅱ类分子是引起同种异体移植排斥反应的主要抗原,供-受者间的MHC相似性越高,移植成功的可能性越大;②MHC与免疫应答:免疫应答抗原实际上就是MHC Ⅱ类分子抗原,有调控免疫应答的作用;此外免疫细胞间的相互识别还有MHC限制性;③MHC与疾病:有些疾病与HLA的一种或数种抗原相关,带有某种HLA抗原的人群发生某种疾病的频率远远高于不带该抗原的人群;④MHC与法医学:HLA是体内最复杂的多态性基因系统,,且HLA终身不变,可用于亲子关系鉴定和身份鉴定;⑤MHC与人类学研究:因HLA基因连锁不平衡,某些基因或单倍型在不同种族或地区人群的频率分布有明显差异,可用来探讨人类的源流和迁移。

十五、什么是HLA表型、基因型、单倍型?某一个体的HLA表达的抗原特异性型别称为表型,表型是HLA基因表达的蛋白所显示的特异性性状;HLA基因在体细胞两条染色体上的组合称为基因型,它是来源于父亲和母亲的两条染色体上的HLA基因组合;单倍型指的是同一条染色体上紧密连锁的的HLA等位基因的组合,在遗传过程中这些等位基因很少发生同源染色体间的交换,而是作为一个完整的遗传单位由亲代传给子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