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光通信原理

光通信原理

• 1970年贝尔实验室制作出可以在常温下连续 工作的铝镓砷(AlGaAs)半导体激光器。
Copyright 2003, ZTE CORPORATION
光纤通信简史
• 直到60年代中期,优质光学玻璃的损耗仍高 达1000dB/km,2x1081J,1047年太阳光能;
• 英国标准电信研究所的华裔科学家高锟博士 于1966年发表了一篇论文,提出利用带有包 层材料的石英玻璃光纤作为光通信媒介;
(ITU-T G.652)常规单模光纤,在1.31um的零色散为零 (ITU-T G.653)色散位移单模光纤,低损耗和零色散均在1.55um,工作波长为
1.55um (ITU-T G.655)非零色散位移单模光纤,在1.55um损耗小,色散小,非线性效应

Copyright 2003, ZTE CORPORATION
一级交换中心C1
二级交换中心C2
三级交换中心C3 四级交换中心C4 端 局 C5 汇接局 T
Copyright 2003, ZTE CORPORATION
传输链路
•实线传输链路 •频分载波传输链路 •电缆时分数字传输链路 •光缆时分数字传输链路 •数字微波传输链路
Copyright 2003, ZTE CORPORATION
光纤通信
• 以光波为载频,以光导纤维为传输介质的通 信方式
• 波长范围是近红外区,即0.8-1.6微米 • 目前所采用的三个实用通信窗口
短波波长段--波长为0.85微米 长波波长段--1.31微米和1.55微米
Copyright 2003, ZTE CORPORATION
光纤通讯的优点
• 具有传输频带宽、通信容量大 • 传输衰减小,距离远 • 信号串扰小,传输质量高 • 抗电磁干扰,保密性好 • 光纤尺寸小,质量轻便于运输和敷设 • 耐化学腐蚀,适用于特殊环境 • 原料资源丰富 • 节约有色金属
通信网及传输链路
Copyright 2003, ZTE CORPORATION
通信网的基本构成
• 终端设备 • 传输链路
PCM传输系统 光纤传输系统 卫星传输系统 数字微波传输系统
• 转接交换设备
Copyright 2003, ZTE CORPORATION
电话通信网的等级结构
国际
长途网
本地网
国际局
光纤传输链路
Copyright 2003, ZTE CORPORATION
光纤通信简史
古代光通信
• 3000年前的烽火台; • 17世纪中叶,发明了望远镜; • 1791年,法国人发明了信号灯。
Copyright 2003, ZTE CORPORATION
光纤通信简史
现代光通信--光话
• 1880年贝尔发明‘光话’,他以日光为光源,大气 为传输媒介,传输距离是200米;
光纤心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纤芯
包层 一次涂覆 二次涂覆 (套塑) 2a 2b
Copyright 2003, ZTE CORPORATION
光纤
光纤的传播模式
高次模 基模 低次模
• 在光纤的数值 孔径角内,以某一角度射入光纤端 面,并能在光纤的纤芯到包层界面上形成全反射的 传播光线就可称为一个光的传输模式。
PCM30/32幀与复幀
16帧,2ms 复帧 F0 F1 F2 F3 F4 F5 F6 F7 F8 F9 F10 F11 F12 F13 F14 F15
1帧,32时隙,256bit,125us

TS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Copyright 2003, ZTE CORPORATION
光纤的传输特性
衰减 色散 偏振模色散 光纤的非线性效应
Copyright 2003, ZTE CORPORATION
• 1881年贝尔发表了论文《关于利用光线进行声音的 复制与产生》;
• 贝尔的光话始终没有实用化:
• 1、没有可靠的、高强度的光源; • 2、没有稳定的、低损耗的传输媒介。
Copyright 2003, ZTE CORPORATION
光纤通信简史
1970年光纤通信元年
• 1960年,第一台相干振荡光源--红宝石激光 器问世;1962年,半导体激光器问世;
脉冲编码调制PCM
(Pulse Code Modulation---PCM)
Copyright 2003, ZTE CORPORATION
PCM电话通信系统示意图
模拟信号
低通滤波器
抽样
量化
编码
PCM 信号
再生中继
PCM 信号
发送端 (模数转换)
信道
再生
解码
低通滤波器
模拟信号Leabharlann 接收端(数模转换)
Copyright 2003, ZTE CORPORATION
29
30
TS 31
CH1-CH15
CH16-CH30
帧同步时隙
信令时隙
偶帧 × 0 0 1 1 0 1 1 帧同步信号
F0 0 0 0 0 1 A2 1 1 复帧同步码
1 2 34 5 6 7 8
极性码
段落码 段内码
奇帧 × 1 A1 1 1 1 1 1
F1 a b c d a b c d
CH1
CH16
Copyright 2003, ZTE CORPORATION
光纤
Copyright 2003, ZTE CORPORATION
光纤传输基本原理
光纤通信所用的光波长范围在800-1600nm的近红外区 光的传播是通过电场、磁场的状态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表现出来的。
Copyright 2003, ZTE CORPORATION
• 1970年美国康宁(Corning)公司制成损耗为 20dB/km的低损耗石英光纤。
Copyright 2003, ZTE CORPORATION
光纤通信简史
• 1976年,发现光纤的衰减在长波长区有:1.31um和1.55um 两个窗口
• 1980年,产生了低衰减光纤,在1.55um的衰减系数为 0.20dB/km已接近理论值
F2 a b c d a b c d
CH2
CH17
F15 a b c d a b c d CH15 CH30
注:1、A1、A2分别位帧、复帧失步时 对局告警码,正常为0,告警为1 2、当b、c、d码不用时,固定为 b=1,c=0,d=1 3、×为保留给国际通信用,暂固 定为1
Copyright 2003, ZTE CORPORATION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