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培养孩子创造力的心得体会

关于培养孩子创造力的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2013年年末,参加女儿期末家长会时,对班主任老师在会上播放的关于开饭和培养孩子创造力的课件看完后,感触良多。

结合课件的内容及中国现有教育体制,在中国家庭中夫妻对孩子的教育一直都有诸多问题和不足。

中国教育体制是应试教育,现在看来比较“呆板”,对学生来说:考试分数就是学生学习好坏的代名词,高分学生学校抢着要,开出各种优越的条件。

而成绩不太好的学生想上好一点的学校就得付出较高的费用。

了解西方的教育模式后,西方教育强调的是“平等”,即老师和学生、大人和小孩等都是平等的。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去选择喜欢学科和知识,可以积极主动地去了解、学习、掌握、研究等,比较自由。

但前提是,要培养和开放孩子的创造力,在日常的生活中,有意无意的去关注和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和创造力。

好奇好问是孩子的天性。

好奇是人的探索精神的体现,是人类一切发现、发明和创造活动的精神动力。

生活中当好奇好问在孩子身上出现时,标志着孩子的高级神经活动已经有了较高的发展,孩子的分析综合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开始发展。

生活中,家长或多或少的都遇到过孩子提出的许多“富有童趣”的问题,有些事是家长可以解释的,有些事不好解释或者解释不了的,这个时候多数家长就会选择避开或者不解释,我就有这样的体验。

现在想想,这样对孩子教育不好。

好奇好问能促使孩子像海绵吸水一样去寻求知识;能引导孩子细心观察世界,进行新的创造。

鼓励孩子好
奇好问,积极培养孩子的好奇心,是开发孩子智力,发展孩子创造力的基础工程。

我女儿今年7岁,上小学一年级,平时在家或者出去玩的时候,她就会提许多问题,能回答的就回答,回答不了的就打马虎,这样做不对。

应该针对问题查找资料,深入理解后,选择孩子可以接受和能理解的方法,浅显易懂的解释给孩子,使其解除心中的疑惑。

以后再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我要多学习新的教育方式和方法,鼓励和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和创造力。

让孩子多接触,培养孩子探索的兴趣,多给孩子提供知识性的读物,指导孩子观察事物的发展变化。

孩子的好奇所指向的不只是事物的表面现象,而是事物现象后面的规律和原理。

而规律和原理一般不能用感觉直接感知,但可以由观察事物的发展变化而间接感知。

例如,让孩子观察水怎么变成冰、冰怎么化为水、水怎么化作水蒸汽;观察种子发芽;观察小草慢慢地长大等等,可以调动孩子的记忆信息,促使大脑思考,产生问题,引起好奇,促进孩子独立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