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
情 景 交 融
写作背景: 东汉桓帝、灵帝时,宦官外戚勾结擅权,官僚集团垄 断仕路,上层士流结党标榜,文人士子备受压抑。在这样 的形势和风气下,中下层文人士子或为避祸,或为寻求出 路,只得奔走交游。他们离乡背井,辞别父母,亲戚隔绝、
闺门分离,因而也就有了“游子”的乡愁和“思妇”的闺
怨。
思想感情
牛郎织女 隔河相望 不能团聚
庭中有奇树
相关介绍
《古诗十九首》大致是东汉时期的作品,作者无从查考, 后人因这些诗的风格和内容比较接近,就把它们编在一起, 统称《古诗十九首》。 这19首诗,在内容上,多写夫妇朋友间的离别相思和文
人士大夫的失意郁闷心情。
《古诗十九首》中的诗歌叙事委婉曲折,抒情真挚深入, 语言朴素自然,形成曲终情显、含蓄动人的艺术风格。
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曹操的乐府诗《步出夏门行》的最后一
章,写在他平定乌桓叛乱、消灭袁绍残余势力之后,
南下征讨荆、吴之前。
曹操以统一天下为己任。他一生南征北战,历尽
艰辛,既有过胜利的喜悦,也尝过失败的痛苦。但他
从不消极,总是主动进取,虽届暮年,还是老当益壮,
不失雄心壮志。这是他写这首诗的思想基础。
全诗的核心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 士暮年,壮心不已。 表现了老当益壮的雄心,积极奋发的精神
赠 从 弟(其二) (东汉)刘 桢
刘桢(公元186—217),字公干,东汉著名文
学家。他同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禹、
应扬并称“建安七子”。当时甚有诗名,曹丕
即称其“五言诗之善者,妙绝时人”。常与曹 操、曹植吟诗作赋,对酒欢歌,深得曹氏父子喜 爱,19岁时任丞相掾(yuàn)属。 他以诗歌见长,其五言诗颇负盛名,后人 将他与曹植并称“曹刘”。钟仲伟称他“五言 之冠冕”“文章之圣”,为“建安七子”中的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思路结构
两星的现状 ↓ 织女的相思 ↓ 分离的痛苦
隔河相望
赏析要点
•前两句描写两星相对的清冷环境,于景中寄寓离愁;
•中间四句描写织女,以动作神态写哀怨;
•最后四句直接抒发诗人的慨叹,暗示离别的根源:
•诗中充满着浓厚的浪漫气息,将神话和现实和谐地
然环境不一样,所遭受的风雨灾害也不一样。言外之
意是说,海边气候潮湿,风雨狂暴,海啸龙两句突出边海人
民生存环境的恶劣。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痛苦啊,海边的人 民,他们生活在荒野草丛林木中,多么荒凉,多么凄 惨。这本是野兽出入的地方,可他们却长期的与野兽
同居 。
是为了后扬“但感别经时”这一相思怀念的主题。主
人公折花,原是为了解脱相思的痛苦,从中得到一点
慰藉;而偏偏所思在天涯,花儿无法寄达,平白又添
了一层苦恼;相思怀念更加无法解脱。
此诗写一个妇女对远行的丈夫所产生的 深切怀念之情,以及长期盼归又寄情无望而 产生的忧愁。
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鲜明的图画,使人如身临其境。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作者只是利用白 描手法对景物进行了 排列,就勾勒出一幅 “天涯游子图”,成 就一首千古绝唱。
迢 迢 牵 牛 星
迢迢牵牛星
《古诗十九首》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在海风中摇荡,狐狸兔子好象从天上飞来一样从屋
檐下飞来窜去。这里通过狐狸、兔子的侧面描写, 反衬出边海人们生活环境的荒蛮以及边海人们的恐 惧与凄楚。
曹植自曹丕篡汉后,在自己生存的艰难 不幸中,逐渐体会到下层人民的痛苦。这首 诗以白描的手法,反映了边海农村的残破荒 凉景象,表现了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里的雄心。
有志于建功立业的人虽到晚年,但他的雄心壮志 永远不会停止。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人的寿命的长短,不完全决定于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保养身心健康的益处,就在于能延年益寿。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小
结
神龟、腾蛇 老骥、暮年 性命在天
为喻
寿命有限 继续奋斗 延年益寿
自况
呼 应
“妻子象禽兽 ,行止依林阻。”这是对妻子以 及孩子的整体形象描写,从中我们不但看到海民衣 不蔽体蓬头垢面的野人一样的粗俗艰苦的生活方式,
也可以想见他们与世隔绝的愚钝颓废形象。他们依
靠自然环境的险阻,和野兽争夺相间生存,他们不 但经受生活的艰难困苦,而且还有随时被野兽吃掉 的生存忧惧。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柴门简陋凄清,
坚贞自守,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希望人们处
于乱世的时候要有一种坚定的人格追求。
情感品味
《赠从弟》是一首咏物诗。 诗人不是孤立地咏物写松,而是把松柏放在恶
劣的环境中来刻画,可谓是通过典型环境来刻画典
型性格,使松柏的形象以胜利者的姿态傲然挺立在
高山之巅,显示出一种激励人心和斗志的崇高美、
悲壮美。诗人告诉我们,必须像松柏那样永远保持 坚贞自强的个性,才不愧为一个顶天立地的人。
比 喻
人间男女 相爱受压制 不能欢聚
主题: 诗篇借写织女隔着银何遥望牵牛星的愁苦心情,实 际上是比喻思妇与游子的相思,抒发了人间别离之 感。抒发人间别离之感的同时,深深流露的是对美
好人生与理想的憧憬,是对这种人生与理想不能实
现的叹喟,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悲凉。
写作特点和表达技巧
(1)叠字的运用。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难道是松树没有遭遇凝重的寒意? 不,是松柏天生有着耐寒的本性!
名句品味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这两句继承了孔子“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这种思想,勉励他的弟弟要学习松柏,越是风声 凄惨,那么越是要挺立风中。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中国古代的士大夫喜欢用松、竹、梅、菊来比
喻人格。在这里,刘桢以松柏为喻,勉励他的堂弟
山下,为死人聚葬之地。行,是一种诗歌体裁,
以表达比较曲折的事件与细腻的感情为主。《梁 甫行》,也写作《梁甫吟》,《乐府诗集》说是 “葬歌”。曹植用这个乐府旧题写作,表达他对 底层人民悲惨生活的关心与同情,其思想艺术继 承了《诗经》与《古诗十九首》的优秀传统。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是说天下的自
和统一全国的壮志。
写法上:先比喻后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 自强不息,老当益壮的进取精神和豪迈气概!
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灵异的神龟虽然能活几千年,但也有死亡的时候;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飞腾的异蛇虽能乘云驾雾,最终也会死亡后化为灰烬。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年老的千里马虽然蛰伏在马槽下,但它仍旧有驰聘千
能体现松柏坚贞挺拔的本性。这种精神和气骨造就了
刘桢诗歌俊逸而奇丽的风格。
jìn
力气;精神
坚强有力
赠从弟(其二)
刘 桢
jìnɡ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高山上挺拔耸立的松树,顶着山谷间瑟瑟呼啸的狂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风声是多么地猛烈,而松枝是多么地刚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任严冬中冰霜严酷寒冷,松树的腰杆却终年端端正正。
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期岂朝朝暮暮。
并不是此花有什么珍贵,只是别离太久,想 借着花儿表达怀念之情罢了。
诗词赏析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这四句诗写得很朴素,把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 场面和思妇怀远的特定主题相结合,前两句是环境 描写,写出了春意盎的景象。首句中的“庭中”就 暗示了这里的景色不是大自然中的,是一首表现思
代表作有《洛神赋》《七哀诗》等。后人因其文学
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南 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
八斗”的评价。清代学者王士祯论汉魏以来二千年
间诗家堪称“仙才”者,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
这首歌行体古诗另有版本称为《泰山梁甫
行》。“梁甫”,又写作“梁父”,山名,在泰
《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文人五言诗的代表作品,它是五言
诗达到成熟的标志。
庭中有奇树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庭院里一株佳美的树,满树绿叶衬托着茂密的 花朵,显得格外春意盎然。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我攀着树枝,摘下了最好看的一串花朵,想 把它赠送给日夜思念的亲人。 花香充满了我的衣服襟袖之间,可是天遥地远, 没人能送到亲人的手中。
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是一 种不加色采或很少用色彩,而只用墨线 在白底上勾勒物象的画法。写作中是一 种描写的方法,指抓住事物的特征,以 质朴的文字,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 象的描写方法。 不施浓墨重彩,不加烘托渲染。少用 形容词和修辞,只抓住描写对象与众不同 的地方,作如实的交代。
白描写景,只需几笔就可勾勒出一幅
(2)情景交融。
(3)委婉含蓄
(4)想象
天上的街市
鹊桥仙
秦观
郭沫若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
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 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象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象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飘渺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的 我想那隔河的牛郎织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那怕是他们提着灯笼走
结合起来。
•全篇十句有六句以叠词起头,叠音词的用运不但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