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院前急救之现场心肺复苏CPR

院前急救之现场心肺复苏CPR

现场心肺复苏(CPR)确保环境安全:首先评估现场是否安全,该案例中的场地安全,可以疏散人群后马上实一煤气中毒的病人先脱离危险环境然后进行急救施抢救,但如果是触电的病人,则须先断电,(见图1-3-1)。

判断意识二先在伤病员耳边大声呼唤“喂!您怎么啦?”再轻轻拍伤病员的肩部,如伤病员对呼唤、轻拍无反应,可判断其无意识。

婴儿则拍击足跟,婴儿不能哭泣,判断为意识丧失(见)。

图1-3-2图1-3-1 图1-3-2三立即呼救当判断伤病员意识丧失,应该求助他人帮助,在原地高声呼救:“快来人!救命啊!我是救护人员,请这位先生(女士)快帮忙拨打急救电话!有会救护的请和我一起来救护。

”(见图1-3-3)四救护体位(心肺复苏对于呼吸心跳骤停的伤病员应将其翻转为仰卧位1-3-3图体位),放在坚硬的平面上,救护人员需要在检查后,进行心肺复苏。

若伤病员没有意识但有呼吸和循环,为了防止呼吸道被舌后坠或粘液及呕吐物阻塞引起窒息,对伤病员应采用侧卧体位(复原卧位),分泌物容易从口中引流。

体位应稳定,并易于伤病员翻转其他体位,保持通畅气道,超过30分钟,翻转伤病员到另一侧。

注意不要随意移动伤病员,以免造成伤害。

如不要用力拖动、拉起伤病员,不要搬动和摇动已确定有头或颈部外伤者等。

有颈部外伤者需翻身时,为防止颈髓损伤,另一个应保持伤病员头颈部与身体在同一轴线翻转,做好头颈部的固定。

(一)心肺复苏体位(仰卧位)操作方法word编辑版.1.救护人员位于伤病员一侧。

2.将伤病员的双上肢向头部方向伸直(见图1-3-4)1-3-4图3.将伤病员远离救护人员一侧的小腿放在另一侧腿上,两腿交叉。

另一只手插入远离救护人员一侧伤病员的腋救护人员一只手托住伤病员的后头颈部,4.下或胯部。

将伤病员整体地翻转向救护人员侧(见图1-3-5)。

5.1-3-5图6.伤病员翻为仰卧位,再将伤病员上肢置于身体两侧(见图1-3-6)。

图1-3-6 (二)救护人员体位救护人员在实施心肺复苏技术时,根据现场具体情况,选择位于伤病员一侧,将两腿)自然分开与肩同宽跪于(或立于)伤病员的肩、胸部、有利于实施操作(见图1-3-7。

word编辑版.(三)其他体位头部外伤者,则是水平仰卧,头部稍稍抬高;如面色发红,则取头高脚低位;面色青紫,取头低脚高位。

图1-3-7五打开气道,清除气道内异物伤病员呼吸心跳骤停后,全身肌肉松驰,口腔内使呼采用开放气道的方法,可使阻塞呼吸道的舌根上提,的舌肌也松驰后坠而阻塞呼吸道。

吸道畅通。

用最短的时间,先将伤病员的衣领、领带、围巾等解开,带上手套迅速清除伤病)。

(见图痰、员口鼻内的污泥、土块、呕吐物等异物,以利于呼吸道畅通。

再将气道打开1-3-81-3-8图(一)仰头举颏法1.救护人员用一手的小鱼际(手掌外侧缘)部位置于伤病员的前额,另一手指、中指置于下颏将下颌骨上提,使下颌角与耳垂的连线和地面垂直(见图1-3-9)。

2.救护人员手指不要压颏下软组织,以免阻塞气道。

(二)托颌法1.救护人员将手放置在伤病员头部两侧。

2.握紧伤病员下颌角,用力向上托下颌。

3.如伤病员紧闭双唇,可用拇指把口唇分开。

4.如果需要行口对口呼吸,则将下颌持续上托。

1-3-9图。

)此法适用于怀疑有头、颈部创伤的伤病员(见图1-3-10婴儿头部后仰的程度为下颌成人头部后仰的程度为下颌角与耳垂连线垂直地面,儿童、1-3-113060角与耳垂连线与地面成度角、度角(见图)。

word编辑版.1-3-10图1-3-11图判断呼吸六检查呼吸,救护人员将伤病员气道打开,利用视、10秒钟时间内,判断伤病员有无呼吸。

听、感觉在,用眼看侧头用耳听伤病员口鼻的呼吸声(一听),用面颊感觉胸部或上腹部随呼吸而上下起伏(二看)。

如果胸廓没有起伏,并且没有气呼吸气流(三感觉)(见图1-3-12)体呼出,伤病员即不存在呼吸。

1-3-12图七人工呼吸救护人员经检查后,判断伤病员呼吸停止,应在现场立即给予口对口(口对鼻、口对,口对呼吸面罩等人工呼吸救护措施。

口鼻)(一)口对口吹气救护人员用放在伤病员前额手1.保持气道开放,的拇指和示指捏紧伤病员的鼻翼,以防气体从鼻孔逸出。

用双唇包严伤病员口唇四救护人员吸一口气,2.秒钟,吹气时间持续1周,再缓慢持续将气体吹入,1-3-13图。

)同时,观察伤病员胸部隆起(见图1-3-13吹气完毕,救护人员松开捏鼻翼的手,侧头吸入新鲜空气并观察胸部有无下降,听、3.感觉伤病员呼吸情况,准备进行下次吹气。

word编辑版.连续进行两次吹气,确认气道通畅,再进行有效的人工呼吸。

4.,每次吹气均~12次(儿童每分钟12~20次)105.成人每5~6秒钟吹气一次,每分钟要保证有足够量的气体进入并使胸廓隆起,每次吹气时间超过1秒钟。

(二)口对鼻吹气 1.口不能张开、口部严重受伤或难以使口密封时而采用。

2.保持气道开放,救护人员用举颏的手将伤病员的双唇紧闭。

3.救护人员吸气,双唇包严伤病员鼻孔并吹气,观察伤病员胸部隆起。

完成吹气,救护人员唇移开伤病员鼻孔,松开封闭口唇的手。

4.再进行有确认气道通畅,5.连续进行两次吹气,效的人工呼吸。

次,每次吹气均要保证有~126.成人每分钟10足够量的气体进入并使胸廓隆起。

基本方法与口对口吹气法相同。

7.(三)口对口鼻吹气1.婴儿可行口对口鼻人工呼吸法。

1-3-14)(见图1-3-14图~20次,约3~保持气道开放,救护人员双唇包严婴儿口鼻,每分钟吹气2.125秒钟吹气一次。

3.均匀缓缓吹气入肺,观察胸部有隆起即可。

(四)口对呼吸面罩吹气1.透明的有或无单向活瓣的面罩用于口对面罩呼吸,活瓣可直接将救护人员吹出的气体送入伤病员肺内,同时将伤病员呼出的气体排出;有些型号的呼吸面罩备有供氧插头,可以供氧。

2.救护人员位于伤病员头部一侧。

1-3-15图 3.将面罩置于伤病员面部,以鼻梁为导向放好面罩。

4.用手固定面罩边缘,并加压于边缘以使其密封,其余手指放在下颌角处。

5.将头部后仰,推举下颌。

6.救护人员口对面罩通气孔缓慢吹气(见图1-3-15)。

7.每分钟吹气次数、量、时间与口对口吹气相同。

word编辑版.八、检查循环体征判断心跳(脉搏)应选大动脉测定脉搏有无搏动。

成人及儿童触摸颈动脉,婴儿触摸肱动脉,在5~10秒钟内判断伤员有无心跳。

颈动脉:用一手示指和中指置于颈前正中部(甲状,手指从颈前正中滑向甲状软骨和胸锁乳突肌之软骨)1-3-16图)。

(见图间的凹陷,稍加力度触摸到颈动脉的搏动1-3-16肱动脉:肱动脉位于上臂中点内侧,稍加力度检查)。

是否有搏动(见图1-3-17避免刺激颈动脉窦使迷检查颈动脉不可用力压迫,走神经兴奋,反射性地引起心跳停止,并且不可同时触1-3-17 图摸双侧颈动脉,以防阻断脑部血液供应。

●2005年新指南指出:非医务人员无须检查循环情况,2次人工通气后,立即实施胸外按压。

九人工循环救护人员判断伤病员已无脉搏搏动,或在危急中不能判明心跳是否停止,脉膊也摸不清,不要反复检查耽误时间,而要在现场进行胸外心脏按压等人工循环及时救护。

(一)成人1.定位与操作——(见图1-3-18)(1)胸部正中乳头连线水平(胸骨下1/2处)。

(2)救护人员右手的中指定位于此处,救护人员另一手的掌根部贴于此处并平放,使掌根部的横轴与胸骨的长轴重合,定位之手放在另一只手的手背上,双手掌根重叠,十指相扣,掌心翘起,手指离开胸壁。

(3)救护人员的上半身前倾,腕、肘、肩关节伸直,以髋关节为轴,垂直向下用力,借助上半身的体重和肩臂部肌肉的力量进行按压。

(4)按压深度4~5厘米。

(5)放松后,掌根不要离开胸壁。

(6)按压频率为每分钟100次。

(7)按压与吹气之比30:2。

word 编辑版.1-3-18图(二)儿童:年龄1~8岁定位与操作——(见图1-3-19)。

1/2处)胸部正中乳头连线水平(胸骨下1.救护人员另救护人员一手的中指定位于此处,2.一手的掌根部贴于此处并平放,使掌根部的横轴与1-3-19图胸骨的长轴重合。

3.手臂伸长,垂直向下用力。

1/3按压深度约胸廓前后径的~1/24. 5.放松时,掌根不要离开胸壁。

100次。

6.按压频率为每分钟:7.按压与吹气之比302。

8.儿童也可用双手掌根按压,但力量要减小。

岁1(三)婴儿:年龄小于 1.胸部正中,贴紧乳头连线下方水平。

救护人员用一手示中指置于婴儿两乳头连线与胸骨交界处,中指、无名指与示指并拢2.置于胸骨。

)1-3-203.将示指抬起,中指、无名指同时用力垂直向下按压(见图。

word编辑版.1-3-20图~1/2。

4.按压深度约胸廓前后径的1/35.放松时,手指不要离开胸壁,确保定位准确。

100次。

6.按压频率为每分钟。

7.按压与吹气之比30:2十心肺复苏有效表现如救护人员实施CPR救护方法正确,又有以下征兆时,表明CPR有效。

1.面色、口唇由苍白、青紫变红润。

2.恢复可以探知的脉搏搏动、自主呼吸。

3.瞳孔由大变小、对光反射恢复。

伤病员眼球能活动,手脚抽动,呻吟。

4.十一将病人安置成复原体式 1.救护人员位于伤病员一侧。

伤病员另一只手臂弯曲救护人员将靠近自身的伤病员手臂肘关节屈曲置于头部侧方,2.。

置于胸前(见图1-3-21)1-3-21图把伤病员远离救护人员一侧的膝关节弯曲。

3.救护人员用一只手扶住伤病员肩部,另一只手扶住伤病员的膝部,轻轻将伤病员侧卧4.)(见图1-3-22。

word编辑版.1-3-22图。

5.将伤病员上方的手置于面颊下方,防止面部朝下,打开气道)。

6.将伤病员弯曲的腿置于伸直腿的前方(见图1-3-231-3-23图十二心肺复苏的终止条件进行期间,需要检查呼吸、循环体征的情况下,应坚持连续进行,在CPR现场的CPR10秒钟。

如有以下各项可考虑停止——也不能停止超过患者自主呼吸及脉搏恢复。

1.有他人或专业急救人员到场接替。

2. 3.有医生到场确定伤病员死亡。

4.救护人员筋疲力尽不能继续进行心肺复苏。

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内容,(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供参考,感谢您的配合和支持)word编辑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