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五章教育心理学同步训练模拟试题及答案

第五章教育心理学同步训练模拟试题及答案

第五章教育心理学同步训练模拟试题及答案典型真题评析:1.学习原有知识对新学习的影响属于( )。

(2007年)A.逆向迁移B.负迁移C.顺向迁移D.正迁移【评析】答案为C。

正迁移指一种学习中学得的经验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

负迁移也称干扰。

指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阻碍。

顺向迁移:先前的学习对后来学习的影响。

逆向迁移:后来的学习对先前学习的迁移。

2.闻一知十、触类旁通指的是学习中的( )。

(2008年4月)A.定势现象B.迁移现象C.记忆现象D.创造性【评析】答案为B。

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迁移是一种普遍的现象。

“闻一知十”、“触类旁通”就是典型的迁移形式。

同步训练题:一、单项选择题1.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或抑制作用。

被称为( )。

A.正迁移B.负迁移C.顺向迁移D.逆向迁移2.桑代克提出的学习迁移理论是( )。

A.形式训练说B.经验泛化说C.相同要素说D.关系转换说3.按照学习迁移容的不同抽象与概括化水平进行的划分,可以分为( )。

A.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B.正迁移与横向迁移C.普通迁移与特殊迁移D.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4.从迁移的观点来看。

“温故而知新”属于( )。

A.顺向负迁移B.逆向负迁移C.逆向正迁移D.顺向正迁移5.会讲英语的人学习德语,学得比其他人快,这是属于( )。

A.正迁移B.负迁移C.纵向迁移D.逆向迁移6.由于处于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发生的迁移称为( )。

A.顺向迁移B.逆向迁移C.水平迁移D.垂直迁移7.一个学生的学习迁移往往受他的学习意图或学习心向的影响,这种现象称为( )。

A.经验泛化作用B.学习定势作用C.分析概括作用D.相同要素作用8.下面的四个成语或俗语中有一句说的就是典型的正迁移现象( )。

A.举一反三B.聪明过人C.思维敏捷D.物以类聚9.下述所列的迁移说中,被认为是缺乏科学根据的是( )。

A.形式训练迁移说B.同化学习迁移说C.经验类化迁移说D.认知结构迁移说10.心理定势对解决问题具有( )。

A.积极作用B.消极作用C.既有积极也有消极作用D.没有作用11.心理学上“水下击靶”实验所支持的迁移理论是( )。

A.形式训练说B.相同要素说C.经验类化说D.关系转换说12.最早的有关学习迁移的一种代表性理论是( )。

A.形式训练说B.共同要素说C.概括原理说D.关系转换说13.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的提出者是( )。

A.桑代克B.贾德C.奥伯尔D.布鲁纳14.由于具有较高的概括水平的上位经验与具有较低的概括水平的下位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发生的迁移称为( )。

A.顺向迁移B.逆向迁移C.水平迁移D.垂直迁移15.将原有认知经验应用于新情境中时,需调整原有的经验.形成一种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这种迁移方式称( )。

A.顺应性迁移B.同化性迁移C.重组性迁移D.水平迁移二、多项选择题1.数学学习中由数字运算到字母运算的转化,属于( )。

A.自上而下的迁移B.自下而上的迁移C.正迁移D.负迁移E.水平迁移2.下列属于正迁移的是( )。

A.数学审题技能的掌握对物理、化学审题的影响B.在学校爱护公物的言行影响在校外规自己的行为C.外语学习中,词汇的掌握对阅读的影响D.学习汉语字母发音对英语字母发音的影响E.举一反三3.以下属于影响迁移的客观因素的是( )。

A.教师指导B.学习材料特性C.媒体D.认知结构E.智力4.下列关于传统与现代的迁移理论,说确的是( )。

A.传统的迁移理论是完全没有科学依据的,现代理论有科学理论做支撑B.传统的迁移研究是比较宏观的、粗线条的;现代的则是比较微观、细致的C.现代迁移研究较重视认知特性的探讨D.传统的迁移理论对迁移研究无实质性进展,现代迁移理论促进了迁移研究的深化E.关系转换理论和认知结构迁移理论属于现代的迁移理论5.两任务的共同成分可能是( )。

A.刺激B.反应C.环境线索D.学习目标E.态度三、填空题1.奥伯尔的认知结构迁移理论代表了从_____观点解释迁移的一种主流倾向。

2.学完单词coat后,再学习raincoat时,可以产生_____迁移。

3.陆钦斯的_____实验是定势影响迁移的一个典型例证。

4.学生学习了m(a+b)=ma+mb后,错误地得出lg(a+b)=lga+lgb,这在迁移心理学中称_____。

5.学习化学中锂、钠、钾等金属元素概念时,它们相互之间的影响是_____迁移。

6.从迁移的影响方向来分类,学习迁移可以分为_____和_____。

7.关系转换说的代表人物是_____,他强调_____是学习迁移的一个决定因素。

8.根据迁移的容不同.将学习划分为_____迁移和_____迁移。

9._____迁移是指不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直接将原有的认知经验应用到本质特征相同的一类事物中去。

10.从迁移的角度看,合理编排教学容的标准就是使教材达到结构化、_____、网络化。

11.以_____等人为代表提出产生式理论.认为如果两种情境中有产生式的交叉或重叠,则可以产生迁移。

12._____是使有效的教材发挥功效的最直接的环节。

13.现代迁移理论的主要观点有两种,一种是强调认知结构在迁移中的作用,一种是强调外界环境与主体的_____对迁移的影响。

14.定势对迁移的影响表现为促进和_____两种。

15.迁移是习得的知识、技能与行为规向_____的关键环节。

四、名词解释1.学习迁移 2.定势 3.重组性迁移 4.一般迁移五、简答题1.简述迁移的作用。

2.简述认知结构的迁移观。

3.简述迁移与教学的辩证关系。

4.简述促进学习迁移的主要措施。

六、论述题1.阐述早期的四种迁移理论的主要因素。

2.结合实例分析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

同步训练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解析]根据迁移性质不同,可将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

题干为负迁移的含义。

2.C[解析]早期迁移理论中,桑代克提出的是共同要素说。

认为两种情境中有相同要素时能发生迁移。

3.A[解析]略。

4.D[解析]顺向迁移指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发生影响,逆向迁移指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发生影响;凡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称正迁移,起干扰或抑制作用称负迁移。

“温故而知新”属于顺向正迁移.故选D。

5.A[解析]根据迁移的分类,会讲英语的人学习德语,学得比其他人快,体现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这属于正迁移。

故选A。

6.C[解析]题干为水平迁移的定义。

根据迁移容的不同抽象与概括水平将学习迁移划分为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7.B[解析]定势即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题干即为学习定势的作用。

8.A[解析]正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9.A[解析]形式训练说是最早的迁移理论,被认为是缺乏科学的依据。

10.C[解析]定势既可以成为积极的正迁移的心理背景.也可以成为负迁移的心理背景.或者成为阻碍迁移产生的潜在心理背景,故其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

11.C[解析]贾德在“水下击靶”实验的基础上提出经验类化说。

12.A[解析]略。

13.C[解析]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伯尔提出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14.D[解析]垂直迁移又叫纵向迁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自下而上的迁移.二是自上而下的迁移。

15.A[解析]略。

二、多项选择题1.BC[解析]数字运算对字母运算的影响是积极的,因此是正迁移;数字运算是下位的较低层次的,因此是自下而上的迁移。

2.ABCE[解析]D属于负迁移,两种学习之间相互干扰。

3.ABC[解析]认知结构和智力属于个人因素即主观因素。

4.BCD[解析]A项错在“完全没有科学依据”;而E项关系转换理论应属于传统迁移理论。

5.ABCDE[解析]两任务的共同成分可以是学习材料、环境线索、学习结果、学习过程、学习目标等方面的,也可以是态度、情感方面的。

三、填空题1.认知 2.具体 3.量杯 4.负迁移 5.水平 6.正迁移;负迁移 7.苛勒;顿悟 8.一般;具体 9.同化性 10.一体化 11.安德森 12.教学程序 13.相互作用 14.阻碍 15.能力与品德转化四、名词解释1.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2.定势: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对迁移的影响表现为两种:促进和阻碍。

3.重组性迁移:指重新组合原有认知系统中某些构成要素或成分,调整各成分间的关系或建立新的联系,从而应用于新情境。

4.一般迁移: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

五、简答题1.(1)迁移对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把从学习中积累起来的方法和知识迁移到对新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上来,把从学校里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各种不同的实际情境中,解决现实中的各种问题,从而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

能否准确、有效地提取有关经验来理解新知识、解决新问题,这实际上就是一个迁移的问题。

(2)迁移是习得的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的有效途径,是能力与品德形成的关键环节。

迁移是习得的知识,技能与行为规向能力与品德转化的关键环节。

(3)迁移规律对于学习者、教育工作者以及有关的培训人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应用有效的迁移原则,学习者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学得更快、更好,并在适当的情境中主动、准确地应用原有的经验,防止原有经验的惰性化。

2.奥伯尔认为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对新知识学习发生的影响,这就是迁移。

所以,认知结构是知识迁移的重要原因。

一切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已有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不受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影响的新学习是不存在的。

认知结构就是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它是学生头脑中全部观念的容和组织。

个人认知结构在容和组织方式上的特征,称为认知结构变量,主要包括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和稳定性。

原有的认知结构就是通过这三个变量对新知识的学习产生影响的。

如果学生在某一领域的认知结构越具有可利用、可辨别性和稳定性,那么就越容易产生迁移。

3.①使学生产生最大程度的迁移是有效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

②真正有效的教学必须依据迁移规律。

4.(1)精选教材。

(2)合理编排教学容。

(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六、论述题1.(1)形式训练说。

它是以官能心理学为依据,认为人的各种活动都由相应的官能所主宰,各种官能分别从事不同的活动,迁移要经过一个“形式训练”的过程才能产生。

迁移是无条件的、自动发生的。

(2)共同要素说。

当两种情境中有相同要素或共同要素时,迁移才能产生。

相同或共同要素指相同的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刺激相似而且反应也相似时,两情境的迁移才能发生,相同联结越多,迁移越大。

迁移是非常具体的并且是有条件的,需要有共同的要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