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章 地图概括讲解

第四章 地图概括讲解

概 象的基本的、典型的面貌和主要特点。 述 概括的目的:是在保证地图清晰的前提下,使图面保持恰
当的载负量。
第 一 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地图概括的主要手段:分类和选取。 在外业测图中对地形、地物点的测量是有所选择的。 在内业成图时,对地理数据要进行分类、简化、夸张处理。
概 述
地图概括要解决的问题:
地图内容的详细性与清晰易读性的统一。 地图的地理适应性与几何精确性的统一。

因此,在不同用途的地图上,表示地物是要经过选择的 。(实测、航片、资料)
一 地表的地理内容表示到地图上时,要有主次之分,所以

地图上的地物应经过分类和分级处理,不符合制图目的 的地物类别,都要舍弃。
地图比例尺的缩小,原地
概 图上的地物的形状和数量

势必化简,才能在有限的 图纸上清晰地表示。
地图概括(generalization):也称制图综合,就是采取简
第 单扼要的手法,把空间信息中主要的、本质的数据提取后 联系在一起,形成新的概念。
一 在不同用途和比例尺的地图变换过程中势必删繁就简、舍 节 末逐本,以求客观的反映地理实体,这时应保持地图内容
详细性与清晰性的对立统一,几何精确性与地理适应性的对

地图
概括
的模

型化 和算

法研 究
传统地图的主要特征 地图编制理论的核心技术
图论、模糊集合论、分形描述、 人工神经元网络、小波理论等
自动概括
数字制图生产的核心技术
地图数据库
第 一 节 概 述
分类和选取是地图概括的主要手段,以数学方法及计算机为 基础的自动综合概括已逐步发展起来。
地图的智能化综合是一个公认的国际难题,该问题的解决对于 地图学和GIS学科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地图概括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避免两种极端倾向:一是
第 片面强调机械地依比例概括;一是片面强调地理适应性的 一 典型塑造。前者简称为比例概括,容易实施,但不能保证 节 地图内容的详细性与图面清晰易读性的统一;后者简称为
目的概括,易受人为主观的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难以保
概 证地图的地理适应性与几何精确性的统一。 述
同一地区不同比例尺 地图上,其地物表示的详 细程度存在明显差异。
第 一 节
概 述
在不同比例尺地图上,同一事物的重要程度不一样。




比例尺影响地 图概的数量和 质量特征

(三)制图区域的地理特征对地图概括的影响


地图需要反映
节 制图区域的自然景
观或人文景观的结
概 构和区域分异规律, 要根据区域的特点
影响,必须详细表示。
概 述
城市林立的人口稠密地区,乡镇一级的居民点显得微不足道。
人迹罕至的地区,乡镇一级的居民点则成为举足轻重的居民点。
(四)制图数据质量对地图概括的影响
第 一 节
地图概括过程,都是以空间数据为基础的。数据的种类 、特点及质量都直接影响地图概括的方向和质量。 空间数据:包括图表、影像、统计数据和文字资料。
精度高的空间数据,对地理实体的内容反映比较丰富,对 细部反映的比较详细。
(五)制图图解限制对地图概括的影响
第 一 节 概 述
在地图上对图形表示精细程 度的制图限制。
人们受生理和心理因素作用 对地图图形识别的限制。
构成地图图形的基本要素: 形状、尺寸、颜色、结构。
三、手工概括与自动概括

一 手工概括
述 确定要素的选取指
标。
第 一 节 概 述
在进行地图制图时,面对制图区域的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 ,首先应该了解这些景观的结构和区域分异规律。在制图 概括时,尽管随比例尺的缩小内容简化,但仍然要正确地 反映该区域的景观结构特征及空间分异规律。同时也应该 看到同一地理要素在不同区域中其地位和意义有不同。 区域的地理特征不同,同一要素的取舍标准有很大的差别 。地图概括必须保证制图区域的基本特征和典型特点不会 消失,即要体现出地理适应性。(水系、地形、居民点)
第 一 节
(三)制图区域的地理特征对地图概括的影响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应表示 全部河流和泉水出露的地点。
江南水乡,河网稠密,影响 其他要素显示,需限定河网密度。
概 述
山区地势起伏大,用等
高线表示地形时,等高距适
第 当增大。

平原地区,几十米的高
节 度可能成为重要的地形特征, 对农田水利建设将产生重要
二、影响地图概括的因素
第 (一)地图的用途与主题对地图概括的影响


地图的用途不同,在图上表示空间数据的种类、
数量、质量以及简化程度不同。用途与主题是影响

地图概括的主导因素。例如,下页的两幅地图上的

水系要素。
第 一 节 概 述
(二)地图比例尺对地图概括的影响
第 一 节 概 述
地图比例尺是决定地 图概括数量特征的主要因 素,限定了制图区域幅面 和要素总量。
概 立统一。

地理信息感知
地理数据
地理信息理性认识


概 括
形象-符号模型
地图概括的任务就是研究从原始图稿或数据到编织成各种
第 新地图时所采用的概括原则和方法。分类和选取是地图概 一 括的主要手段,以数学方法及计算机为基础的自动综合概 节 括已逐步发展起来。
概括的实质:是在制图过程中对地图数据和图解形式经过 科学化处理,使其能表现出制图区域的基本特征和制图现
概 天文、大地、GPS数据 —数字(平面、高程控制点) 遥感图像和地图资料(图、图像)
述 现势资料(描述变化的文字和图表)
各种专题编图资料(各种专题的图表、文字、数字资料)
第 一 节 概 述
地图概括是以空间数据为基础,数据的种类、特点及质量 直接影响地图概括的质量。
地图数据源的精度应该高于新编地图的精度。
图像的综合!
思考题:按1比1万比例尺将照片所示地形绘制成旅游地图图 ,你该如何做?
第4章 地图概括
§1 概述 §2 地图概括的内容和方法 §3 地图概括的现代发展
第 一 节 概 述
第 一 节 概 述
第 一 节 概 述
一、地图概括的性质
在地图上用符号表示地表的全部地理内容是不可能的。
在空间数据基础设施(NSDI)的地形图数据库建设中,每种比 例尺地形图分别数字化并各自建立数据库, 存在明显弊端。
国内外近20年来重视地图自动综合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并取得 众多的成果,综合起来有:
• 多尺度地图数据库自动综合框架建立 • 地图自动综合算子、算法研制开发 • 地图自动综合指标体系建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