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图概括

地图概括


1、图解计算法 ——以地图符号的面积载负量确定符号选取数量 指标的方法。
一般公式为: s=n(q+p)
S——居民点的面积载负量 n——每平方厘米的居民点个数 q ——居民点符号的面积 p——居民点注记的面积
n = s /(q+p)
广州市
r
2. 等比数列法
——以制图物体的大小和密度作为取舍依据
同一要素的等级差别常遵循等比数列的规则
等 以河流选取为例
比 长度>15cm全取;长度<4cm,间距<1.5cm全舍
数 选取间隔 距离分级

长短分级

… 1.5 ~ 2.3 2.3 ~ 3.4 3.4 ~ 5.1 5.1 ~ 7.6

> 14.8
1.9

11.4 ~ 14.8
2.3
2.9
6.8 ~ 8.8

4 ~ 5.2
3.8
4.3
5.1
Bn-2 ~ Bn-1
C11
C21
C22
… ……
Bn-1 ~ Bn
A2 ~ A3 A1 ~ A2
Cn-1,1
Cn-1,2

Cn-1,n-1
Cn1
Cn2 …
Cn,n-1
Cnn
Ci1
C11
C 1212 1
C2121 p
1 ri1 1 p
Ci ri2 1 p
Cii = ( Bi+ Bi+1 ) / 2 为河流应保持的最小间隔
2、地图比例尺
地图比例尺是决定地图概括数量特征
的主要因素。比例尺限定了制图区域的 幅面,限制了图上能表示要素的总量, 因而也决定了要素数量指标的选取。
3、制图区域的地理特征
不同区域具有景物各异的地理特征,景物的 差异影响地图制图时对地物的选取 。
4、数据质量
地图概括的过程都是以空间数据为基础的。 数据的种类、特点及质量都直接影响地图概括的 质量。
… ……
6.3
7.2
7.5
8.1
……
可令 r = 1.3, p = 1.5
3、区域指标法——主要应用于小比例 尺地图的制作
资格法:按照确定的定性或定量指标进行对 象的选取或删除。 定额法:规定图上单位面积内应选取的要素 数量。
4、回归分析法 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地理数量的选取
指标。图上居民点的选取程度,同实地居 民点密度之间存在着相关关系。
一、选取 二、简化 三、夸张
一、选取
1、资格法 最小尺寸 等比数列法
1、分类选取 ——空间数据的排序、分类或分级。
分类:地物的属性 分级:根据数量划分同类地物的级别
2、简化
——显示空间数据的重要特征,删弃不重要的细 部。
地理信息的取舍
图形化简
3、夸张
——为提高或强调符号的重要特征。它与编图的目的 和用途密切相关,并充分体现在地图设计过程中。地 图从设计图例开始便采用了夸张的方法。
4、符号化
——空间数据通过分类、简化、夸张等方法所 获得的信息,根据其基本特征、相对重要性和 相关位置指定成各种图形。
三、制约地图概括的因素
对地图概括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有:地图的用 途和主题、比例尺、地图区域特征、数据质量 和图解限制。
1、地图的用途和主题
编制地图的目的与任务不同,需要在图面上 反映在空间数据的广度和深度也不同,因此地图 的用途是地图概括的主导因素。
建立回归方程:
y = a+bx(线性) y = axb(非线性) a,b 为待定系数
5、开方根定律
—用于解决原始地图与新编地图由于比例尺的 变换而产生的地物数量递减问题。
NB NNAB•CN•AD• CM• AD MA MB MB
NB ——新N编B 地图N地B 物数; NA ——原N始A 地图N地A 物数 MB ——新M编A地图M比A 例尺分母 MA ——原M始B 地图M比B 例尺分母
空间数据:包括图表、影像、统计数据和文 字资料。
5、图解(地图符号)限制
地图的内容受符号的形状、尺寸、颜色和结 构的影响,制约地图的概括程度和概括方法。
6、制图者
第二节 地图概括的数量分析方法
常用数量分析方法:
(1)图解计算法 用于居民点选取 (2)等比数列法 用于河流等线状地物要素的选取 (3)区域指标法 适用于各类要素的选取 (4)回归分析法 适用于某一类要素的选取 (5)开方根规律 用于从大比例尺编制小比例尺图
篇幅结构
第一节 地图概括概述 第二节地图概括的数量分析方法 第三节地图概括的基本方法 第四节 地图概括的现代发展
第一节 地图概括概述
一、地图概括的概念和任务 二、实施地图概括的步骤 三、制约地图概括的因素
一、地图概括的概念和任务
1、地图概括概念
也称制图综合,就是依据地图比例尺、用途和制图区域地理特 征,对地图上的各要素和内在联系加以分析研究,采取简单扼 要的手段,把空间信息中主要的、本质的数据提取后联系在一 起,形成新的概念。
2、地图概括任务 研究从原始图稿或数据到编制成各种新
地图时所采用的概括原则和方法,以实现 原始图稿到新编地图内容的转换。
3、地图概括的原则
(1)符合地图用途的需要 (2)保持地图清晰易读且内容完备 (3)保证一定的地图精度 (4)反映出制图区域地理特征
二、实施地图概括的步骤
第一步:分类选取; 第二步:简化; 第三步:夸张; 第四步:符号化。
扩展公式:
NB NA • C • D MA MB
C——符号N尺B 寸改正系数 D——地物N重A 要性改正系数
MA MB
符号尺寸改正系数C的三种情况
⑴ 符合方根规律,尺寸缩小: C1 = 1 ⑵ 不符方根规律,尺寸相同 :
√ 线状 C2 = MA / MB
√ 面状 C3 = (MA / MB )2
⑶ 不符方根规律,尺寸不同 :
线状 C2 = ( SA / SB ) ·√MA / MB
√· 面状 C3 = ( fA / fB ) (MA / MB )2
地物重要性改正系数D的三种情况:
⑴ 很重要:D1 =√MB / MA
⑵ 一 般 : D2 = 1
⑶ 次 要 : D3 =√MA / MB
第三节 地图概括的基本方法
以河流在支流选取上的应用为例: 设 r, p 为辨认系数(公比)
河流长度分级 A1, A2,…An Ai = A1 ·ri-1
河流间距分级 B1, B2,… Bn Bi = B1 ·pi -1
等 选取间隔 间距分级 比 数 长短分级

> An

An-2 ~ An-1


… B1 ~ B2 B2 ~ B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