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朱庆阳】人力资源服务业的机遇与挑战
【朱庆阳】人力资源服务业的机遇与挑战
2017
2017年9月29日发布《人力 资源服务业发展行动计划》, 提出“三计划”、“三行动”。
➢ “三计划”
“ 骨干企业培育计划” 重点培育一批综合性人力资源服务骨干企业,加快发展专业化人力资源服 务骨干企业; “领军人才培养计划” 着力提高从业人员专业化、职业化水平,打造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 人力资源服务业人才队伍; “产业园区建设计划” 培育建设一批有规模、有辐射力、有影响力的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 和一批有特色、有活力、有效益的地方产业园;
2011
人力资源服务业首次被写 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 十二个五年规划
2012
《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对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发展模式 和路径做了详细的设计
2014
《关于加快发展人力资源服 务业的意见》首次对发展人 力资源服务业作出全面部署。
2016
《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 制改革的意见》突出了人力 资源服务业在人才市场化配 置中的地位和作用。
1 2 3
战略咨询
人力资源战略咨询
高级人才搜寻 服务外包 人才派遣 人才测评
人才培训 网络招聘 招聘会
招聘选拔制度
➢ 人力资源外包框架图
➢ 人力资源外包发展趋势
多元化 规范化
人力资 源外包
跨界化 综合化
资源整合,跨界融合
朱庆阳(个人微信:zhuqy1202) 上海人才服务行业协会秘书长
全国人力资源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 国家民政部社会组织人力资源管理专家
【集约变革】
【重视就出最大民生定位
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
【聚焦价值】 突出新动能与战略作用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5
➢ 2007年至2017年 政策对人力资源服务业的支持
2007
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 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 首次提出人才服务业作为 服务业的一个重要门类。
➢ “三行动”
“‘互联网+’人力资源服务行动” 推动人力资源服务各业态和互联网的深度融合,支持人力资源服务企 业运用互联网技术探索开展跨界服务模式; “诚信主题创建行动” 持续推动人力资源服务行业诚信体系建设,打造一批“全国人力资源 诚信服务示范机构”; “‘一带一路’人力资源服务行动” 稳步推进人力资源市场对外开放,鼓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我国企业 走出去提供人力资源服务,支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一带一路”沿 线国家来我国投资办企业提供服务。 通过实施一系列具体行动计划, 进一步改善发展环境、培育市场主体,推进业态创新,加快开放合作。
201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 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 布,提出我国人才发展的指导方针:
服务发展,人才优先 以用为本,创新机制 高端引领,整体开发
➢ 服务产业需要产业人才
指维持产业稳定、推动产业发展、提供产业服务的人才,既包括通过着眼于产业宏观整体发展的产 业指导者,也包括致力于产业微观主体的产业从业者以及为产业具体项目提供生产要素的第三方人 才。
➢ 十九大报告对人力资源服务行业提出的新要求
人才是资源 强调服务人 突出新要求
协同发展产业体系 全国统一社保平台 完善协商协调机制
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 收入就是最大的民生 开展职业培训创业带动就业 破除体制机制弊端促进就业
培育增长点 形成新动能 定位于战略资源
【关注人本】 突出人力资本服务要求 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
中国人才交流协会副秘书长 全国省级人力资源(人才)服务行业协会联席会秘书长
现代服务业联合会副秘书长、交大高级研究员等 获评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等
感谢聆听!
上海人才服务行业协会
人力资源服务业作为现代服务业中的一个朝阳产业,正在以飞快 的速度发展,在人力资源配置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为各行各业的配套性服务产业,已经初具规模,形成了“五个 商圈”的服务体系,为市场提供高端、中端、低端各种不同的综合性人 力资源服务产品。
➢ 全国2016年11850亿营业额 上海2016年3381.47亿
投资人才
策划人才
招商人才
管理运营 人才
外资 资金、资产 中国 产品 区域 技术
资源
产业园区 商圈 ……
政府招商 市场招商
粗放招商 精益招商
C级人物 中层技术人员 白领、灰领、蓝领
➢ 产业服务对象
事业单 位
非营利 组织
政府
企业
就业 群体
非就业 群体
➢ 9大胜任力模型
2003——2015年上海人力资源服务业营业总收入一览表
➢ 2016年度上海人力资源服务业总营业额3381.47
劳务派遣 人力资源外包 网络招聘及招聘会 高级人才寻访 人力资源管理咨询
人才培训 人才测评 人力资源软件 其他相关业务
1719.86亿元 1457.03亿元
67.36亿元 53.84亿元 35.12亿元 14.86亿元 6.23亿元 13.6亿元 13.14亿元
资产
品牌
产品
资源
商圈
管理 团队
IT 中国特色
➢ 企业的需求和痛点
回归人力资源本质 ——产品
➢ 已有产品服务体系,未来服务产品思考
服务 体系
公共服务体系
•人才市场 (锦上添花) • 就业服务(雪中送炭)
服务对象
政府、事业单位、NGO、企 业、就业群体、其他
市场服务体系
服务内容包括:
公共服务产品
市场服务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