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一单元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一单元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一单元试卷(附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纠葛(gě) 绮丽(qǐ)赫(hè)然随声附和(hè)B.静谧(mì) 饶恕(shù) 蹉(cuō)跎良莠(xiù)不齐C.炽(zhì)热栖(qi)息摩挲(suō) 拈(zhān)轻怕重D.匀称(chèn) 造诣(yì) 湮(yān)没危言耸(sǒng)听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漫游风骚锐不可挡红装素裹B.黎明嘶哑为富不仁盎然生机C.愚顿娉婷眼花缭乱诚惶诚恐D.飘逸流盼白首起家重岩叠障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

B.秋风中叶子簌簌而落,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了。

C.山区扶贫工作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程,涉及多个方面,解决交通问题首当其...冲.。

D.铜仁梵净山以“贵州第一名山”而闻名遐迩....,引来无数宾客登高览胜。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企业能否长远发展,关键是要把好产品质量关。

B.美国之所以能轻易给中国新兴技术的发展使绊子,是因为他手握大量核心技术的原因。

C.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团委积极开展了“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的活动。

D.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给人民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5、下列判断各句所用修辞方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1)上野的樱花烂漫的时节,望去确也象绯红的轻云。

(2)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谢谢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3)在没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海里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非常临近。

(4)大自然有时也会向他的儿女开战,在她温柔美丽的外表下面还隐藏着利爪哩!A.比喻引用排比拟人 B.拟人反语排比比喻C.比喻反语比喻拟人 D.比喻反语排比反语6、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语文的学习,就是一段精彩的旅行。

①在这些美味的大餐中,我们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体味人生的千姿百态。

②你将与孔乙己对话,体味生命的本质,引发对人生的思考。

③你将与安东尼奥交流,领悟喜剧中的人生,人生中的戏剧。

④所以,爱语文,就是爱生活,爱人生!⑤一篇篇文质优美的课文,是一道道视觉美味,也是一道道精神大餐。

⑥在旅途中,你将走进小说天地,登上戏剧舞台。

A.⑤①④⑥②③B.⑥②③⑤①④C.⑥③②⑤①④D.⑤①⑥③②④7、诗文默写与课外积累①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无题》)②曲径通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③采菊东离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饮酒》④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⑤此生谁料,心在天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陆游《诉衷情》)⑥日暮乡关何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崔颢《黄鹤楼》)⑦上合组织峰会9日举行,面对八方来客,我们可以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六则)⑧凡事预则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

(15分)(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斯人一作:是人)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乙)任末①年十四,负笈②从师,不惧险阻。

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③,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而读,暗则缚麻蒿④以自照。

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及其事。

门徒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⑤之。

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注)①任末:人名。

②笈:书箱。

③庵:茅草小屋。

④麻蒿:植物名,点燃后可照明。

⑤易:交换。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衡______(2)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

或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人若不学,则何以成?3.(乙)文表现了任末的什么精神?这与(甲)文中哪个观点相吻合?三、现代文阅读。

(30分)1、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问题。

你要学着自己强大①小时候学古诗,杜甫的这几句背得熟。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问过大人,“挽强”是什么意思。

大人说,强就是指弓很硬,拉这种弓要用大力气,好处是射得远。

②渐渐年长,才知这个“强”字的根源,和弓箭并没有丝毫相关,那答案真是匪夷所思,它原本的模样是在“弘扬”的“弘”字右下角嵌进了个“虫”字。

它原本是什么意思呢?“虫”指代的是单一的卑微生命。

不过若这小虫把体内的精神弘扬出来,就构成了坚强雄厚的力量。

③再来说说这个“大”字。

“大”是什么意思呢??估计大多数人都会认为就是范围广高度高体积阔吧。

其实“大”的本意和范围高度什么的毫无关系,就是非常单纯地指一个人。

④汉字是象形字,在甲骨文里,这个“大”字伸胳膊撂腿,就是一个人的体态临摹。

西周战国之后大行其道的金文中,“大”也是笔触鲜明四肢俱全的人形。

与甲骨文笔道细弱的“大”字相比,金文粗肥猛壮,把人的形象镌刻得更雄硕伟岸。

⑤“强大”是把“强”和“大”组成的一个铿锵有力的词。

看到它,不由得会挺起胸膛浑身充满能量。

⑥但倘若问某人,你觉得自己强大吗?大多数人都会说,我还不够强大,我希望自己有一天会强大起来。

然而,错了。

我们每个人,本身就是强大的。

⑦我们孜孜以求的强大,以为远在天边的强大,以为要靠什么人赐予或是襄助才能达到的境界,其实原驻自己身上。

所以,强大并不难,难的是我们不自知自己的强大。

这真是天下第一大悲剧。

我们四处寻找的东西,我们以为自己一生也不可能具备的东西,其实从未须臾离开过我们。

⑧我们要让自己原本就具有的强大,拂去尘埃,手里,墨汁瓶盖已经打开。

只等我们用自己的心和手,书写人生的美丽篇章。

⑨我们有很多瑕疵,但只要内心坚定,我们就依然强大。

我们可以修补自己的瑕疵,也可以携带着瑕疵前进。

这个世界上没有瑕疵的人根本没有出生。

⑩我们有很多不完善,但只要宽容待人待己,我们就依然强大。

完善可以不懈追求,但不必形成坚硬桎梏。

世上的事情就像吃饭,八分饱即是完美。

处处尽善尽美,就是一种无言的慢性自杀。

⑪我们常常受伤,伤痕累累。

要和命运厮杀,哪里能不受伤。

受伤不是羞辱,而是勋章。

强大也会受伤,但不要怕受伤,因为,我们修复的能力比较强,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重上战场。

⑫据说每个人每天都会和自己进行5000次对话,其中极大多数话语都是在否定自己。

比如说:我很差,我无力,我不行,我要等等看,哦,算了……“你生而有翼,为何竟愿一生匍匐前进,形如虫蚁?”这是贾拉尔﹒阿德丁﹒鲁米的诗,每当读起,我都心生痛楚的觉醒。

⑬希望从今天开始,我们对自己说的第5001次话是——我已学会了自己强大。

1.第(7)段中“这真是天下第一大悲剧”中的“这”指的是什么?2.请说一说第(1)段在文中的作用。

3.本文语言富有感染力,请结合加点字赏析下面句子。

要和命运厮杀,哪里能不受伤。

受伤不是羞辱..。

..,而是勋章4.第(5)段中,作者为什么说“看到它,不由得会挺起胸膛浑身充满能量”?5.请结合文章第(9)-(12)段内容,说说我们怎样才能学会自己强大。

2、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父亲的长笛①小时候,每天晚饭后,父亲总喜欢拿出心爱的长笛吹奏一曲。

那时,她特别爱听,笛声一响,她就用跑调的声音跟着哼歌。

母亲也停下手边的活,侧耳倾听,发丝垂在脸上,格外柔美。

②夏天的傍晚,父亲有时会拿着长笛去巷口儿。

邻居们说:“来来,吹一段儿!”“吹一段?”父亲似问似答,将笛长横放嘴边。

清脆悠扬的笛声从父亲的嘴边漫延开来,如哗啦啦的小河流水。

大人们摇头晃脑陶醉着,孩子们停止嬉闹,围在父亲身边,眼里充满了好奇与崇拜。

那样的时光里,她是红人儿,孩子们羡慕极了她有一个这样将笛子吹得声声悦耳的父亲,哄着她,把好吃的分给她一份,只为了听她父亲吹笛子时可以靠近一点儿。

她亦是非常的骄傲的,那时,父亲是天,是地,是她心目中的大英雄。

③她开始讨厌父亲吹长笛,是小学五年级的时候。

那天晚上,她写完作业后,父亲又拿出长笛来吹。

笛声刚响,她就大吼一声:“唉呀!别吹了好不好!烦死人了!”笛声戛然而止。

她看也没看父亲一眼,转身跑回自己屋。

④她三年级时,父亲的工厂倒闭,两年后,左腿残疾又没技术的父亲被安排当了环卫工,负责她学校周边街区的卫生。

那天,一个捣蛋鬼在班里嚷嚷:“门口那扫地的老大爷是小敏她爸!”顿时,嘘声,哄笑声连成一片。

她感到无地自容,趴在桌子哭了。

那一刻,她只恨父亲没出息!⑤她毕竟还是个懂事的孩子,没有把这件事告诉父母。

只是不再喜欢父亲吹长笛了,每次父亲一吹就被她狠狠地制止。

渐渐的,家里就听不到笛声了。

⑥上了初中,离家远,她从不跟别人提家里的事。

可事情就是这么巧,父亲工作间隙坐在环卫车旁的马路牙子上吹长笛,竟被电视台记者录进了镜头。

节目播出后,恰巧被她老师看到,把这事当作励志故事讲给同学们听,班里爽直的同学对她说:“小敏,你爸好酷哇,扫大街还不忘吹笛子!”⑦她万万没想到自己极力隐藏的父亲,就这样被曝光在全班同学面前。

她忍无可忍,到家就跟父亲吵:“你说你扫个垃圾,还吹什么长笛,丢人都丢到电视上去了,我都快没脸活着了!”“啪”地一声,母亲的巴掌落在她脸上:“你个没良心的,你怎么这样说你爸!要不是你,你爸……”“别跟孩子瞎说八道!”父亲喝住了母亲。

“你可是听着你爸的笛声长大的呀!你小时候那么爱听,你爸干一天活儿回来,多累都吹给你听……”妈妈依旧大着嗓门。

⑧父亲的沉默和母亲的训斥并没有打动她,她还是悄悄地拿走了长笛,扔在了城边的小河里。

虽然那一刻她心里也有丝丝的不舍。

她等着父亲爆发,然而,没有。

自此,父亲再没提过长笛的事儿。

⑨多年以后,她有了孩子,懂得了做父母的艰辛。

她对父母很好,常常给他们买吃的穿的。

儿子初一那年,学校要开感恩主题晚会,儿子在家练唱《父亲》这首歌:想想您的背影,我感受了坚韧;抚摸您的双手,我摸到了艰辛我的老父亲,我最疼爱的人,人间的甘甜有十分,您只尝了三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