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如期完成,学生及家长的负面反响很大。
学校对其进行了多次批评教育,仍然不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可给予王老师什么样的处理A.批评教育 B.严重警告处分C.经济处罚 D.行政处分或者解聘7.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及其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根据宪法,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下列描述与《未成年人保护法》不一致的是A.保护未成年人,主要是学校老师和家长共同的责任B.教育与保护相结合是保护未成年人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C.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关心、爱护学生,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不得违反法律和国家规定开除未成年学生D.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国家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给予特殊、优先保护,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8.小芳的父母均为大学毕业,从小受家庭的影响,很重视学习,初中期间,当她自己在看书学习时,旁边如果有人讲话,就特别反感。
进入高中后,小芳成绩优秀,担任了班长,但同学们都认为她自以为是,什么工作都必须顺着她的思路和想法,一些同学很讨厌她,为此她感到十分的苦恼。
如果小芳同学找你诉说心中的烦恼时,你认为应该从什么角度来进行辅导A.学习心理 B.个性心理C.情绪心理 D.交往心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明确规定: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从事科学研究,是每个教师的A.权利B.义务C.责任 D.使命10.教育部先后于1999年和2002年分别颁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两个重要文件,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任务、方法、形式和具体内容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根据文件精神和当前中小学实际,你认为下列论述正确的是A.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应坚持辅导与治疗相结合,重点对象是心理有问题的学生B.提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效的关键是加强学校的硬件投入,每所学校都要建立一个标准的心理咨询室C.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将该项工作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在学科教学、各项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中,都应注意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D.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以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为主二、学科专业知识(20分,每小题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11.为了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初中学段的教学应结合具体的数学内容,采用以下教学模式展开:A.建立模型-问题情境-解释、应用与拓展B.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问题情境C.问题情境-解释、应用与拓展-建立模型D.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12.在初中学段“数与代数”领域中,应注重和加强多个方面的教学。
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A.注重大量复杂的运算B.加强方程、不等式、函数等内容的联系C.注重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D.注重让学生在实际背景中理解基本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13.习题“化简式子:”的教学中最适宜渗透何种数学思想:A.函数思想B.一般与特殊思想C.分类讨论思想D.数形结合思想14.若一道习题中有一条件为“函数y=a+bx+c的图象与x轴有两个交点”,此条件信息可以等价转换为其他呈现形式。
下列四种呈现形式中,错误的是:A.方程a+bx+c=0有两个不等实根B.若f(x)=a+bx+c,存在实数m,使得af(m)<0C.已知D.已知 g(x)=a(x-m)(x-n),(a≠0,m≠n)15.不等式组的解集为(A)2<x<8 (B)2≤x<8(C) x>8(D) x≥216.顺次连接等腰梯形四边中点所得四边形是()A.菱形B.正方形C.矩形D.等腰梯形17.抛物线经过以下变换,可以得到抛物线:A.先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上平移4个单位。
B.先向左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4个单位。
C.先向左平移3个单位,再向上平移4个单位。
D.先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4个单位。
18.“中国加油”、“奥运加油”是每个中国人的良好祝愿.晶晶、欢欢和迎迎三个同学都有一套外形完全相同,背面写着“中国”、“奥运”、“加油”字样的三张卡片.他们分别从自己的一套卡片中随机抽取一张,则抽得的三张卡片分别为“中国”“奥运”“加油”的概率是().A. B.C.D..19.如图,水以恒速(即单位时间内注入水的体积相同)注入下图的四种底面积相同的容器中,下面那种方案能准确体现各容器所对应的水高度和时间的函数关系图象:A .(1)~甲,(2)~乙,(3)~丁,(4)~丙B .(1)~乙,(2)~甲,(3)~丁,(4)~丙C .(1)~乙,(2)~甲,(3)~丙,(4)~丁D .(1)~丁,(2)~甲,(3)~乙,(4)~丙20.观察表一,寻找规律.表二、表三分别是从表一中选取的一部分,则a +b 的值为表一 表二 表三A .68B .72C .75D .71第Ⅱ卷:非选择题(60分)三、公共知识(10分)21.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第(1)、(2)题。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每个人都在不同程度上拥有着9种基本智能,只不过,不同个体的优势智能是存在差别的。
赵元任是解放前清华大学国学大师之一,他精通多种国内方言和8、9种外语。
在巴黎和柏林的街头,他能够分别用地道的法语和德语与当地老百姓拉家常,使别人误以为他是本地的常住居民。
在国内,每到一个地方,赵元任甚至可以用当地方言与人们随意交谈。
周舟是湖北武汉的一个弱智少年,在大多数人面前,他都显得说话木讷,反应迟钝,表情呆滞。
在父母、老师的倾心教育、培养和影响下,周舟在乐团指挥方面显示了自己的才能,多次在盛大的场合指挥着交响乐团完成了表演,其指挥才能得到了观众的一致认可。
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科技大学就在全国招收少年大学生,这些少年大学生都是数理化生等理科学生,甲. 乙. 丙. 丁.(第13题)(4大多获得过全国奥赛的最高奖励,或者在理科的学习中拥有着他人难以企及的天赋。
湖南省的谢彦波同学,在80年代就以优异成绩考入了中国科大的少年班。
鲁冠(化名)目前已经成为了拥有数亿人民币产业的著名商人。
小时候的他并不聪明,学习成绩较差,小学毕业就走入了社会。
除了勤劳和精明之外,鲁冠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善于组织和管理,善于观察和了解周围人的性格、爱好、行为方式等,善于调动企业每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使他的团队发挥着最大的力量。
他所管理的企业和公司很快取得了成功,他本人也成为了拥有足够影响的浙商。
21.填空(每空1分,共5分。
)依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来分析上述材料可以看出,国学大师赵元任的优势智能是(语言智能),鲁冠的成功主要源于他的优势智能是(人际交往智能),周舟的优势智能是(音乐智能),谢彦波之所以能够考上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主要取决于他的优势智能,即(数理逻辑(或:逻辑数理)智能),此外,姚明、刘翔等体育明星的优势智能多表现为(身体运动智能)。
22.结合自己的本职工作,谈谈多元智能理论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借鉴作用。
(5分)(答题要点,供参考,每个要点1分)⑴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关注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和个性发展,承认学生智能的差异性。
⑵正确评价学生,不能因为学生在某方面的智能稍差或很差,就认为学生是差生,很愚蠢。
⑶发现、引导、培养学生的优势智能。
⑷针对不同的学生,教师可以灵活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⑸教师要发展自己的优势智能(个性、特长),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风格和教学艺术。
四、学科专业知识(50分)22.(本题满分8分)教材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
下面是湘教版《数学》八年级和九年级教材中关于“统计与概率”的教学内容及安排:八年级上册:4.1:频数与频率(频数的实例、频数与频率、频数的意义、频数的应用)4.2:数据的分布(数据组的频数分布和频率分布、统计数据的整理、编制频数分布表、频数分布直方图)课题学习:电池的利与弊八年级下册:5.1:概率的概念5.2:概率的含义数学与文化:小概率事件:万无一失九年级上册:5.1:用频率估计概率5.2:用列举法计算概率课题学习:掷硬币试验九年级下册:4.1:总体与样本4.2:用样本估计总体数学与文化:民意测验请问:该教材内容及其编排有哪些优点或特色?请简述之。
答案要点:1、选取了社会生活中的素材;2、重要的数学概念与数学思想螺旋上升、不断深化,体现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3、重视知识之间的联系,重视渗透统计与概率之间的联系;4、体现数学活动的探索性和研究性,把数学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学习研究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4×2=8分)23.(本题满分6分)在《数学课程标准》的“课程实施建议”中,有这样一段叙述:在初中学段中,……评价时应将书面考试与其他评价方式有机结合。
在采用书面考试时,要按照《标准》要求,避免偏题、怪题和死记硬背的题目;要设计结合现实情景的问题,……要控制客观题型的比例,设置一些探索题与开放题。
请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以下问题:1、“其他评价方式”指的是哪些方式?(至少写出四个)2、“设计结合现实情景的问题”是用来考查学生的何种能力?3、“设置一些探索题与开放题”有何意义?答案要点:1、口试、作业分析、课堂观察、课后访谈、大型作业、建立成长记录、分析小论文和活动报告等。
2分2、考查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分3、暴露学生思维过程,了解学生思维特点,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探究能力。
6分24.(本题满分8分)张老师在典型的例题教学中,都比较注重从以下选取几方面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合作讨论”式的反思:(1)题中的条件信息是以何种形式呈现的?还可以用那些形式呈现?(2)这个数学题考查了那些知识点?(3)这个知识点可以用来解决那些问题?(4)用到了何种数学思想方法?考查了哪些数学能力?(5)是否还有其他解法或更佳解法?(6)能否把此题作一般性推广和引申,从而构建“数学模型”?(7)改变原题的结构或适当改变题给条件,解题又如何变化?(8)我是如何根据题给“信息”联想“知识点”,从而找到解题思路的?(9)解题过程中出现错误的原因在哪里?该吸取怎样的教训?今后应该注意什么?……张老师的例题教学模式,有哪些可取之处?请从《数学课程标准》课程目标中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角度,予以点评。
答案要点: 1、注重引导学生“多角度认识问题,多种形式表现问题,多种策略思考问题”,注重“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2分;2、通过组织学生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充分暴露思维过程,更多地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分;3、注重对数学思想的提炼与不断深化,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