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 化学反应速率与活化能
一、教学要求:
1、掌握浓度、温度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学习测定过二硫酸铵与碘化钾反应的反应速率的方法;
3、利用实验数据会计算反应级数、反应速率常数和反应的活化能。
二、预习内容:
1、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
2、浓度、温度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理论基础;
3、反应速率常数的意义;
4、化学反应活化能的意义
5、速率常数与活化能的关系;
6、如何使用作图法求反应的速率常数、反应级数和反应的活化能;
7、计时秒表的使用;
8、恒温水浴槽的使用;
三、基本操作: 四、实验原理:
在水溶液中过二硫酸铵与碘化钾反应为:
(NH 4)2S 2O 8 + 3KI === (NH 4)2SO 4 + K 2SO 4 + KI 3
其离子反应为: S 2O 82- + 3I - === SO 42- + I 3- (1) 反应速率方程为: n
I m O S c kc r --⋅=28
2
式中r 是瞬时速率。
若-28
2O S c 、-I c 是起始浓度,则r 表示初速率(v 0)。
在实验中只能测定出在一段
时间内反应的平均速率。
t
c r O S ∆∆-=
-
28
2
在此实验中近似地用平均速率代替初速率:
t
c c
kc
r O S n I m
O S ∆∆-=
=-
-
-28
2
28
20
为了能测出反应在△t 时间内S 2O 82-浓度的改变量,需要在混合(NH 4)2S 2O 8 和KI 溶液的同时,加入一定体积已知浓度的Na 2S 2O 3溶液和淀粉溶液,这样在(1)进行的同时还进行着另一反应:
2S 2O 32- + I 3- === S 4O 62- + 3I - (2)
此反应几乎是瞬间完成,(1)反应比(2)反应慢得多。
因此,反应(1)生成的I 3-立即与S 2O 32-反应,生成无色S 4O 62-和I -,而观察不到碘与淀粉呈现的特征蓝色。
当S 2O 32-消耗尽,(2)反应不进行,(1)反应还在进行,则生成的I 3-遇淀粉呈蓝色。
从反应开始到溶液出现蓝色这一段时间△t 里,S 2O 32-浓度的改变值为:
)O S )O S )O S O S c c c c 始始终(((23
223
223
223
2][----=--=∆
再从(1)和(2)反应对比,则得:
2
(23
2
28
2
)
O S O S c c 始--=
∆
通过改变S 2O 82- 和I -的初始浓度,测定消耗等量的S 2O 82- 的物质的量浓度-∆28
2O S c 所需的不同时间
间隔,即计算出反应物不同初始浓度的初速率,确定出速率方程和反应速率常数。
五、实验步骤
1.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按下表各溶液用量进行实验。
2.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按上表实验Ⅳ的药品用量,在高于室温10℃,15℃,20℃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实验。
其它操作步骤3.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按实验Ⅳ药品用量进行实验,在(NH 4)2S 2O 8溶液加入KI 混合液之前,先在KI 混合液中加入2滴Cu(NO 3)2(0.02mol/L)溶液,搅匀,其它操作同实验1。
4.思考题及答案
思考题1:反应液中为什么加入KNO 3、(NH 4)2SO 4?
思考题2:取(NH 4)2S 2O 8试剂量筒没有专用,对实验有何影响?
思考题3:(NH 4)2S 2O 8缓慢加入KI 等混合溶液中,对实验有何影响? 思考题4:催化剂Cu(NO 3)2为何能够加快该化学反应的速率?
思考题1:答:实验中(NH 4)2S 2O 8、KI 溶液不足量,分别用(NH 4)2SO 4、KNO 3补足,目的是使反应液中
的离子强度不变。
思考题2:答:(NH 4)2S 2O 8会与KI 提前反应,会与Na 2S 2O 3发生副反应,无法保证各自的初始浓度。
思考题3:答:不能保证(NH 4)2S 2O 8的初始浓度,测得的反应速率减慢。
思考题4:答:Cu(NO 3)2此时为正催化剂,可减小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从而使化学反应的速率加快。
六、存在的问题和注意事项:
1、量筒取药品不得混用,做好标记,KI 、Na 2S 2O 3、淀粉、KNO 3、(NH 4)2SO 4可使用同一个量筒量取,(NH 4)2S 2O 8必须单独使用一个量筒。
2、KI 、Na 2S 2O
3、淀粉、KNO 3、(NH 4)2SO 4混合均匀后,最后将(NH 4)2S 2O 8溶液迅速倒入上述混合液中(防止过二硫酸铵与硫代硫酸钠相互作用),同时启动秒表,并且搅拌,溶液刚出现蓝色立即按停秒表: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时,先将各试剂混合,KI 、Na 2S 2O 3、淀粉、KNO 3、(NH 4)2SO 4混合液和(NH 4)2S 2O 8溶液要分别浴加热至一定温度后再合并。
3、恒温箱温度与反应溶液温度略有差别,从室温依次升高至预定温度再进行实验。
温度大致依次升高10℃、15℃、20℃,不一定很准确,只需准确记录实际反应的温度,代入计算即可。
七、深入讨论
1、如何根据所得实验数据计算反应级数和反应速率常数?
n
I
m O S c kc r --⋅=28
2 两边取对数: k c n c m r I O S lg lg lg lg 28
2++=--
当-I c 不变(实验Ⅰ、Ⅱ、Ⅲ)时,以v lg 对-28
2lg O S c 作图,得直线,斜率为m 。
同理,当-28
2O S c 不
变(实验Ⅰ、Ⅳ、Ⅴ)时,以r lg 对-I c lg 作图,得n ,此反应级数为m+n 。
利用实验1一组实验数据即可求出反应速率常数k 。
2、如何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反应活化能?
RT
E A k a
30.2lg -
=
测出不同温度下的k 值,以k lg 对T
1
作图,得直线,斜率为R E a 30.2-,可求出反应的活化能E a 。
八、测试题
测试题1:改变反应温度,能显著影响反应速率()A. 正确;B. 错误;
测试题2:本实验操作中记时是否准确,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A. 正确;B. 错误;
测试题3:实验中加入KNO3、(NH4)2SO4以保持实验溶液中离子强度不变()A. 正确;B. 错误;测试题4:实验中待反应溶液出现蓝色时,说明过二硫酸铵与碘化钾反应终止()A. 正确;B. 错误;测试题5:本实验除了可以用过二硫酸铵的浓度变化表示反应速率之外,也可用I-,SO42-,及I3-的浓度变化来表示反应速率()A. 正确;B. 错误;
测试题6:如果实验中先加(NH4)2S2O8溶液,最后加KI溶液,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A. 正确;B. 错误;
答案: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