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新A(H1N1)病毒疫情和病原学
新A(H1N1)病毒疫情和病原学
临床表现
潜伏期一般1至7天左右,较流感、禽流感潜伏期长。
甲型H1N1流感的早期症状与普通人流感相似,
包括发热、咳嗽、喉痛、身体疼痛、头痛、发冷和疲
劳等,有些还会出现腹泻或呕吐、肌肉痛或疲倦、眼
睛发红等。
部分患者病情可迅速进展,来势凶猛、突然高热、
体温超过39℃,甚至继发严重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
合征、肺出血、胸腔积液、全血细胞减少、肾功能衰
•美国、法国、日本、英国、世界其他国家均先 后出现并流行这种H1N2亚型SIV。
SIV 的病原学——SIV在猪群中 的重排情况
1957年和1968 年,在亚洲两次分离到重排病毒。 • 1970 年前后,在美国的猪群中分离到了同时含有古典猪流感病毒和人流感病
毒基因的H3N2 亚型重排猪流感病毒。在欧洲和亚洲的猪群中也分离到了HA 和NA 基因来源于人流感病毒,内部基因来源于禽流感病毒的H3N2 亚型病毒, 并在欧洲和亚洲持续存在。
对乙醚、丙酮等敏感,干燥、低温抵抗力强,60℃10min可灭活。
图1-1 A 型流感病毒电镜下两种形态
引自
Lindar M Stannard,1995
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A型流感病毒, 携带有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毒株,包含 有禽流感、猪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 毒的核糖核酸基因片断,同时拥有亚洲 猪流感和非洲猪流感病毒特征。医学测 试显示,目前主流抗病毒药物对这种毒 株有效。
竭、败血症、休克及Reye综合征、呼吸衰竭及多器官
损伤,导致死亡。
SIV 病原学—— 宿主特异性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宿主细胞上的特异性受体:禽流感病毒和马流感病毒 的受体为唾液酸α2,3半乳糖苷,人流感病毒的受体为唾 液酸α2,6半乳糖苷,而猪流感病毒对这两种受体都具有 亲和性,猪的呼吸道黏膜上也同时具有这两种受体
•1998年美国4个猪群、23个州的猪血清样本,均 有二源和三源H3N2重排SIV。
SIV的流行病学——国内外流行 历史和现状
H1N1流行情况
•1994 年,在英国猪体内又分离到一种H1N2 亚 型流感病毒。进化树分析表明,这种H1N2 亚 型形成于一个明显的人流感分支中,推测是在 1980 年后不久传播给猪的。
国1 例死亡,其余国家均未出现死亡病例,且 病情稳定。
• 流感病人在发病前一天已可排毒,有些人感染 后不发病,但仍然具有传染性,隐性传染比例 相当高,因此不能排除疫情传入我国的可能。
流感病毒的传播
SIV 病原学— SIV的形态及理化特性
正粘病毒科,流感病毒属,线状单股负链RNA病毒。
电镜下球形、或细丝状。囊膜,双层类脂膜,糖蛋白突起,基质蛋 白,髓芯(核酸)。
者
死亡人数
确诊患
疑似病例
墨西哥 25(26)590(776)(13
0
3
)
美国
1(1) 286(279)(0)
加拿大
0
140(140) (0)
英国
0
18(27) (8)
西班牙
0
54(57) (63)
德国
0
8(8)
(10)
新西兰
0
6(6)
(107)
以色列
0
4(4)
(4)
法国
0
4(4)
(37)
萨尔瓦多
0
SIV 的流行病学——国内外流行历史 和现状
H1N1的流行情况: SI于1918年在美国首次发生,如今遍及 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几十个国家和地区。
SIV于1930年由Shope首次分离并鉴定, 命名为古典型病毒株H1N1。
20世纪70年代末,欧洲SI 流行,命名为 类禽型H1N1;
至今,北美、南美、欧洲、亚洲,均有
1984 年,在欧洲和亚洲同时发生了大规模的猪流感,并认为此次流行可能是
人源H3N2 与禽源H1N1 病毒的内部基因片段在猪体内发生重排的结果。
从1998 年起,三源重排的H3N2 病毒在美国广泛流行。该病毒同时含有人流感 病毒的HA、NA 和PB1 基因,北美禽病毒的PB2 和PA 基因,古典猪H1N1 病毒 的NP、M 和NS 基因。 • 1978—1980、1989—1992、1999—2001 年在日本,1994 年在英国,1997 年在 法国和意大利,1999 年在美国和比利时,2002 年在德国和中国台湾又一种重 排病毒——H1N2 亚型病毒感染了猪并产生了流感症状。这种病毒是三源重排 的H3N2 病毒和古典猪H1N1 病毒再经过重排产生的。 2009年墨西哥、美国等地人感染猪流感疫情的SIV ——一种新型的四源重排病毒。
猪流感病毒 HA 序列受体结合位点具有与两种类型受 体相似的结合潜能,决定了猪流感病毒不仅可以感染 猪,同时也具有感染鸟类和其他哺乳动物的可能性。
猪充当了“混合器”的作用,国际学术界已普遍认为, 通过猪可以产生引起流感大流行的病毒株。
SIV 的病原学 ——基因的起源和进化
H1N1 H3N2 H1N2
这两种H1N1 SIV的广泛流行。
SIV 的流行病学—— 国内外流行历史和现状
H3N2的流行情况: •1969年H3N2亚型毒株的SIV 首次在台湾分离到,
并证实这种亚型的重排病毒还具有由猪向人传 播的能力。
1970年在香港也分离到SIV的H3N2亚型毒株。
•我国东北、华北、华南等多个省市均存在H3N2 亚型猪流感病毒抗体阳性的猪群。2(0)Fra bibliotek(0)
韩国
0
1
(2)
(30)
意大利
0
2
(2)
(0)
奥地利
0
1
(1)
(0)
荷兰
0
1
(1)
(0)
瑞士
0
1
(1)
(23)
丹麦
0
1
(1)
(0)
哥斯达黎加 0
1
(1)
(4)
全球疫情形势
疫情特点
• 此次疫情由新的猪流感病毒变异株引起,人群 普遍易感,已引起跨国、跨洲传播。
• 多数首发病例曾有墨西哥或美国的旅行史 。 • 多个国家报告聚集性病例。 • 多数病例没有猪接触史(除墨西哥)。 • 出现了人传人病例。 • 目前墨西哥出现了较多的重症和死亡病例,美
甲型(H1N1)病毒病原学概况
陈栋 温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09-5-6
新A(H1N1)病毒最新疫情
病原学概况 甲型H1N1流感相关病例标本采集和运
输操作规程
世卫组织将猪流感警戒等级提 升至第五级
全球甲型H1N1流感疫情最新数 字(截至5月5日17时)
新华社北京5月5日电 以下是截至北 京时间5月5日17时,世界卫生组织 发布的有关国家和地区甲型H1N1流 感疫情最新数字,括号内为有关国家和 地区自己公布的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