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教育
特点:不是人云亦云有自己的思想
一、我们对教育的疑问点:
1、审题错误:难道只是仔细的错误?
2、知识的理解深度不一样?--只是考做题来的吗,智商不一样吗?
3、会的题目在考场上就是做不对?
4、课本的读法?上课的方法?学习的效率?
5、有的人知道考试怎么考,可以预测考题,有的人却不知道?
6、自己看老师讲题很简单,但是自己做的时候就是做不对?
7、学习的兴趣问题?怎么对每一科目有兴趣呢?
8、马虎问题多年没解决?比如书写错误,计算错误,回忆错误?
9、莫非定律的应用:一个人对于考试结果在意程度的高低与他获得这个结果的可能性成反比---心态问题,不能正常发挥?
10、为什么选择题这块有的人就可以找到它的漏洞,如何提高选择题目的技巧,提高解题速度?
11、冲刺时间的不同心态用何种调整方法呢?
12、死记硬背的方法?英语语感的形成?真实的语言体系是什么?语法多的很?
13、做题速度的快慢只是熟练度的问题吗?还有其他的因素影响吗?
14、学生的逆反心理对成绩的影响?对家长的、对老师的反感问题影响成绩?
15、学生的好成绩真是老师的教育出来的吗?是选拔造成的比例问题,没有体现老师质量的本质区别。
16、不能通过老师的教教出好学生吗?
17、教育的本质是什么?不是教只是,教会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让它在面临新问题的时候可以游刃有余。
、
二、教育与高考的关系
1、知识体系知识的定义是什么?变形的方式很多如何办?
2、思维体系各个学科有共性思维存在
3、情商体系情商比智商更重要
结论: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是可以结合起来的,不是冲突,而是现在没做到位。
三、以什么态度面对现在的这些培训以及其他的课程
1、认可其中合理的存在
2、缺点:不全面各个方面的针对性不够
四、管式高考的全套体系
1.高考题目中的语言定义体系
1)将不同科目中不同的定义讲清楚
2)目的:身体再也不会出现错误,或者减少到最小
2、知识体系
1)知识本身的描述与定义
2)对全部真正对知识点的理解(用思维)而不是记忆例子:不是有顺序才是排列有区分才是排列
3)如何运用这个知识点
4)如何搞清楚知识点的内在联系以及什么是中间知识点
5)目的:灵活运用知识点而不是记忆(死记硬背)
3.习惯体系:如何把所有做题的最简单的过程成为学生的习惯(即使在自己思维不清醒的状态下也能把题目做出来)
1)以学生本身的水平为主,而不是以老师的水平
4、学习体系:授之以渔,让学生学会自学,可以脱离老师
1)看课本的方法比如变形的方式
2)上课的有效方法如何听课更有效
3)总结的方法错题本太虚,没有好效果
4)分析试卷的方法
5)目的:提高学习效率,学生有自己的时间来思考问题,自主提高
5、考试体系
1)博弈论:站在对方角度考虑问题
2)出题者本身:知识的选择思维的选择题型的选择学生心理的选择
6、思维体系
1)做题起点的判断—必要性思维(抛开经验的条条框框,自己想,自己分析,不要光靠以往的做题经验往新题目上套用)
2)式子变形的方法
3)收尾要完结
4)所有知识点的理解
5)一共是9对18种
6)目的:解决只会知识点,但是不会做题的问题
7、兴趣体系
1)与人聊天
2)休息听音乐看杂书打游戏上网等
3)通过这些帮助自己的学习,将学习变成学生生活中的必需
8、马虎体系这是一个知识点,而不是简单的仔细可以解决的
1)本质原因:思维客观度、精确度的问题
2)计算错误
3)审题错误
4)表达书写错误
5)陷阱的问题
6)目的:会做题目的全都拿下来
9、情商体系
1)本源:对内心的控制
2)容易接受更加先进的思想
3)对考场状态可以控制
4)心理状态学会取舍
5)看不进去
6)目的:超水平发挥
10、标准化考试技巧(选择题目)
1)比例占的比较大
2)做题速度快慢很重要
3)会做的题目做对,不会的尽可能多的做对
4)原则:语言类选择题是比较出来的,不是一一对应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