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建瓯市芝华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某同学近来身体抵抗力下降,牙龈常出血,他可能缺乏()A.维生素A B.维生素B1C.维生素C D.维生素D2.正在生长发育的青少年每天需要补充一定量的蛋白质,他们应该多吃的食物是()A.米饭、馒头B.鱼、瘦肉C.蔬菜、水果D.花生、芝麻3.肉粽主要原料是糯米、猪肉等。
关于肉粽在消化系统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猪肉中的脂肪从①处开始消化B.糯米中的淀粉从③处开始消化C.猪肉中的蛋白质在④处被消化为氨基酸D.肉粽消化后的营养物质主要在②处吸收4.蛋白质在消化道最终被分解为氨基酸的是()A.食道B.小肠C.大肠D.胃5.“舌尖上的安全,味蕾上的健康”,越来越被人们关注。
以下生活中常见的做法,合理的是A.土豆发芽后,掰掉芽就可放心食用B.吃剩后异味不大的饭菜下顿直接食用C.腌黄瓜容易腐烂,可以多加些防腐剂D.购买包装食品时注意识别生产日期和保质期6.下列哪一项不符合合理膳食的原则()A.常吃奶类、豆类B.膳食清淡少盐C.用高糖饮料或碳酸饮料代替饮用水D.少吃肥肉和荤油7.关于血液在人体心脏中流动方向正确的是A.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B.肺静脉→左心室→左心房→主动脉C.主动脉→左心房→左心室→肺静脉D.上下腔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8.下图是体循环中心脏、部分血管的示意图,“→”表示血流方向,下列表达不正确...的是()A.甲流出的血液为动脉血B.血液流经乙→丁→丙后,动脉血变为静脉血C.乙和丙都是动脉血管D.血液流动的方向是甲→乙→丁→丙9.一天在回家的路上,一位老爷爷摔倒在马路边前臂流血不止且血色鲜红,你见状后立即用手按压老爷爷伤口的近心端,血流立即停止。
由此可推测老爷爷受伤的血管是A.动脉B.静脉C.毛细血管D.心脏10.下列哪一组营养物质都不是人体内的能源物质,但对维持正常生命活动却很重要的()A.糖类、蛋白质B.维生素、无机盐C.蛋白质、脂肪D.无机盐、糖类11.消化系统中不与食物接触的器官是 ( )A.胃B.小肠C.肝脏D.食道12.组成消化道的消化器官依次是A.口腔、咽、胃、食道、小肠、大肠、肛门B.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C.口腔、咽、胃、食道、大肠、小肠、肛门D.口腔、咽、食道、胃、大肠、小肠、肛门13.血浆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A.水B.氨基酸C.蛋白质D.无机盐14.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多少不会影响健康()A.1200-1500mL B.200-300mL C.800-1000mL D.超过400mL 15.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下列对其结构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有()A.小肠是消化道最长的一段,长约5—6米B.小肠黏膜的表面有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C.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是由单层上皮细胞构成D.所有的营养物质都在小肠内被吸收16.嗓子“发炎”的病人,血常规化验单中,数目明显增多的血细胞是()A.血小板B.红细胞C.白细胞D.血红蛋白17.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后,发生的变化是()A.动脉血变成静脉血B.静脉血变成动脉血C.仍为动脉血D.仍为静脉血18.下肢骨骼肌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被运送到肺部时,不需要经过的部位是A.肺动脉B.肺静脉C.下腔静脉D.右心房19.最近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在中央电视台热播,片中记录的是中国各地的美食、美味等内容。
那么下列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被称为“三大产热营养素”的是:A.水、无机盐、维生素 B.水、无机盐、脂肪C.维生素、糖类、蛋白质 D.糖类、脂肪、蛋白质20.某同学安静状态下测得血压为21.3/13.3kPa,你认为是()A.高血压B.低血压C.血压正常D.不一定21.肝炎病人害怕吃油腻食物的原因是A.唾液分泌过少B.胃液分泌过少C.胆汁分泌过少D.肠液分泌过少22.铁是合成下列哪种物质时不可缺少的原料()A.胆汁B.血浆蛋白C.血红蛋白D.组成人体细胞的蛋白质23.下列叙述中,属于人体毛细血管特点的是()A.内径小,血流速度快,便于物质交换B.管壁厚,破损时血液喷射而出C.内表面通常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D.内径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慢,便于进行物质交换24.如下图,将新鲜的血液分别放入A.B.C.D四支试管中,其中A.B试管中加入抗凝剂,C.D试管中不加任何物质,静置24小时后,其中正确的图示是()A.B.C.D.25.下列各选项的关系符合如图关系的是()A.A B.B C.C D.D二、判断题26.判断题⑴动脉里流的都是动脉血,静脉里流的都是静脉血。
(______)⑵水是细胞的基本物质。
(______)⑶打点滴时针刺入的是静脉。
(______)⑷蛋白质可先在胃内被初步消化成氨基酸。
(______)⑸心脏是血液运输的动力器官。
(______)三、综合题27.填空题(1)人体红细胞男女数量不相同,男性红细胞数量______________,女性红细胞数量为__________,但都有一种含铁的蛋白质,叫作________________。
(2)人体消化和吸收的最主要的器官是_________,人体最大腺体是_________,消化管中最长的结构是_________。
(3)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都属于营养失调,造成的原因主要是不良的________和不合理的_____________。
(4)血液循环系统由_________和_________组成。
28.如图是血液循环意图,请据图回答:(1)血液由4射出流经7、8至1的途径叫______,血流路径是:4→7→组织细胞→8→1.该路线较远,与其功能相适应,心壁最厚的是______.(2)肺循环的路线是:血液由[____ ]出发经5流经肺泡到6最后流回3,血液成分发生了变化,______血变成了______血.(3)同侧心房与心室之间有______________,心室与动脉之间有______________,使血液只能按一定方向流动,而不能倒流。
29.下面表示食物通过人体消化道时,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化学性消化的程度,字母代表组成消化道的各器官及排列顺序。
请根据该图回答问题:(1)图中丙曲线表示_______的消化过程(2)乙曲线表示的营养成分最终被分解为_______。
(3)甲曲线表示的营养成分需要经肝脏分泌的_______乳化后才能被消化,最终产物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4)食物在图中的[____](填字母)处,最终都分解成能被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30.图是人血涂片在显微镜下的一个视野图,请回答(1)当人体患急性炎症时,图中[____]的数目会显著增加。
(2)当______在血管中凝集,易引起血栓。
(3)血液之所以呈红色,是因为血液中[②]的_____呈红色。
(4)图中[____]是血浆,它的主要作用除了运输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及体内产生的代谢废物外,还能运载______。
31.根据“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及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图像(箭头表示血流方向),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保证小鱼的正常呼吸,观察前用(填“干”或“湿”)棉絮将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包裹起来,尽量使小鱼少受伤害.(2)图中标号(填序号)所示的血管是毛细血管,你判断的依据是.(3)做此实验时使用(填“低”或“高”)倍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情况.四、实验探究题32.小悦在“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活动中,进行如下操作①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少许等量的馒头碎屑,编号为A、B;②A试管中加入2毫升清水,B试管中加入2毫升唾液;③将两支试管充分振荡后,放入盛有温水的烧杯中;④10分钟后取出,各加入2滴碘液.请分析回答(1)小悦在该探究活动中作出的假设是__.(2)该探究活动的变量是__,除变量外,其它条件都应该__.(3)温水应控制在__℃左右,是为了模拟人体温度.(4)小悦使用馒头碎屑,是为了模拟__的咀嚼.(5)滴加碘液后,不变蓝的是[__]试管,这是因为唾液中的__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分解了.33.以下是某兴趣小组探究“植物对粉尘的吸附作用”的实验,请分析并回答问题:①选择4组(每组20片)生长相似的冬青叶片,置于相同的人工设置的环境中(每天粉尘量一致,20天内无降雨),用水洗净叶片并擦干,记下当时的日期与时间(勿剪下叶片)。
②每隔5天,用剪刀剪下一组叶片,测量并计算出单位面积叶片上的粉尘质量,如下表(保留4位有效数字)。
③计算出前后两组单位面积叶片上的粉尘量差如下图。
(1)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每组选择20片叶片而不是1片,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且选择生长相似的冬青叶片,置于相同的人工设置的环境中,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以上数据,随着日期的推移,单位面积叶片上的粉尘量变化规律是________(4)为提高植物的滞尘作用,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C【解析】某同学近来身体抵抗力下降,牙龈常出血,这是坏血病的表现,是体内缺乏维生素C造成的,新鲜蔬菜和水果中富含维生素C,吃了蔬菜和水果可以补充维生素C。
2.B【解析】【分析】考点: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详解】儿童、青少年时期正是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人体的生长发育和受损细胞的修复都离不开蛋白质,因此饮食中应含有足够的蛋白质。
米饭和馒头中以含有能源物质---糖类为主,蔬菜、水果主要为人体提供维生素和无机盐。
花生、芝麻主要为人体提供脂肪;鱼、瘦肉中蛋白质含量丰富。
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
3.C【分析】由图可知:①是肝脏,②是胃,③是胰,④是小肠。
【详解】肝脏分泌的胆汁,不含有消化酶,不能消化脂肪,但能乳化脂肪,使脂肪转化为脂肪微粒,A错误;口腔内有唾液,唾液含有唾液淀粉酶,能把淀粉转化成麦芽糖.淀粉在口腔内就开始消化了,B错误;蛋白质开始消化的部位是胃。
在胃中胃蛋白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初步消化成多肽;然后再在小肠中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分解成氨基酸,C正确;小肠内有肠液、胰液.胆汁三种消化液,肠液和胰液含有淀粉酶,脂肪酶,蛋白质酶,是消化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吸收的主要场所,D错误。
4.B【解析】【分析】食物中含有的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