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2)班下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
一、命题分析:
此次月考共九题,其中每一、二、三题,是关于卷面书写,看拼音写词语及形近字组词,共占29分。
二年级的书写、识字、词语教学仍是重点。
第四、五题是关于词语的积累与使用的,包括词语搭配,以及积累关于春天的词语,共占22分。
词语是语言的基本材料,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
著名的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曾指出:“无论是阅读还是作文,首要的是字词。
”第六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所选的内容除了古诗,语文园地中“日积月累”的内容,还有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课文是带领学生走进语言,走进文学的有效途径,从小协助学生积累背诵相关的美文篇章,能丰厚孩子的文化底蕴。
第七题是给句子排序,二下是由词走向段的过度阶段,如何协助孩子建立起段的概念,排序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八是阅读短文,共有三道题,第一、二题都是属于检查学生寻找信息的水平,第三题是协助学生初步形成学会鉴赏好词佳句的水平。
第九题是真情习作。
关于“春天的校园”这样一个话题。
现在正是春天,而且第一组课文都是相关春天的文章,让学生写这样的文章,合时合适合文。
二、答题情况分析:
本次从各个流水阅卷的老师处反馈回来,情况如下:
1.卷面分几乎没失分。
虽然,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做到卷面整洁,书写工整,虽然有个别学生字不够美观,但都有认真书写。
2.看拼音写词语,各班这道题目几乎没有失分。
偶尔有个别孩子将“微笑”的“微”字写成“亻”。
由此可见,我们段在识字写字这个块抓得扎实到位。
3.组词这道题目也完成得相当好,全段只有个别同学会给“浇、烧”右边的“尧”加上点。
有小部分学生,给“哭”字组词时,组“哭泣”,因为“泣”字没要求写,用“气”字代替。
8组形近字,都能准确地实行组词。
4.“我会填写”这道题目,“()的春光”有小部分学生会出错。
我们猜测是学生对“春光”这个词的理解有偏颇,与“春天”产生了混淆。
我查阅了字典,春光有这样四个义项,第1项是指春天的风光﹑景致,第2项是指岁月,青春,第3项是指消息(多指男女私情),第4项是形容和悦的面容。
而我们这个单元学习的“春光”是指第一项,春天的风光、景致。
所以,迷人、美丽、宜人的春光都是能够的,但有个别学生写成了“温暖的春光”这就不对了。
5.第五题含有两部分的内容,一部分是今仿写词语,如:遮掩——遮遮掩掩,体会叠词的特殊效果。
但是,后半部分的要求是与这个没有多大的关系,是“课外我积累了很多关于春天的词语”。
有个别学生受到前半部分的影响,写成了AABB式的词语。
而理解准确的呢,有部分学生会写错别字,比如:“暖”字右边写成了“爱”字,“阳春三月”的“阳”写成了“羊”。
可见,如何避免学生写错别字也是我们要注重的问题。
6.按课文内容填空,完成得也是不错的。
仅仅“摇”字仍有出错,主要是右下方的“缶”字,中间一竖写出头。
二是有个别学生会写“杨柳绿千里,春风暖万家”的后一句写成了“春风吹又生。
”牛头不对马嘴。
7.排序题,正常顺序应该是“清晨,太阳刚刚露出笑脸。
阳光照射着太阳花。
太阳花就兴冲冲地开放了。
她仰着脸蛋,好像在跟太阳说话:‘太阳,谢谢你把我照得这样漂亮。
’”学生主要问题出在,太阳花先开放,再写阳光照射着太阳花。
一是不符合太阳花这种植物的生长规律,太阳花是迎着阳光开放的,二是不符合语序,应该由太阳引出阳光,由阳光引出太阳花,再写太阳花的样子。
这题,每个班都有出错,有多有少。
总来说之,语序是考量学生语感的一种有效手段,我们仍然应增强。
8.阅读题中,学生错误最多的是“文章围绕()这句话写的。
”这道题,少的像3班的,有13人错,多的则有24人错,失分率非常高。
当然,这道题有点超纲,一来学生不明白“围绕”是什么意思,二来我们接触的关于总分段式的文章不是特别多。
这种题目,实行一段时间的训练是能够改观的,不是特别大的问题。
二是画比喻句,学生都能找到比喻句,但是划不完整,没有划出一个完整的句子,文中的比喻句是“夏天,朵朵太阳花像小蝴蝶似的开放在枝头。
”很多学生只划出了“朵朵太阳花像小蝴蝶似的开放在枝头。
”还更有甚者是只划了“朵朵太阳花像小蝴蝶”,说明学生对句的理解还不够到位。
同样的,摘抄短文中你喜欢的好词好句,也是摘抄不完整。
9.“真情习作”中,学生的答题存有这样几个问题,一是不会审题。
要求“以‘春天的校园’为题,写一、二段话,别忘了加上题目”。
每个班自已写不同题目的,或者是不写题目的情况比较严重。
少则一个班几人,多则十几人。
这与我们向来只要求学生写一两段话,没有组合成篇章的学段目标相关系。
二是,选材出问题。
春天到,校园里的每个地方都发生了变化。
要求是写春天校园里的变化,有的学生写春天的变化,但没有点明是校园里的,而是写大自然的。
也有的是写变化,却是不关春天的。
所以失分较大。
二是,语言组织上有一定的问题。
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有部分学生东拉西扯,虽然篇幅长,却是不知所云,离题千里。
三、改进的措施:
从上述情况分析,我们年段接下来教学中要注意如下几点:
1.继续紧抓字词听写、课文背诵,协助学生多积累,多背诵。
2.在错别字的问题上,各班还应想出有效的办法,让错别字扼杀在摇篮里。
据以往的经验,越到高段错别字越多,若现在不实行有效地跟进,以后改进会越来越难。
3.阅读训练应先协助学生找到答题、读文的方法,再实行一一强化。
4.习作上,一味追求让学生写得长是没用的,关键是让学生会审题,语言流畅,并言之有物。
二(2)班语文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一、试题分析
本次试卷从字、词、句、段、阅读、习作各个方面对学生的知识、水平、习惯实行了全面而细致的检测,知识覆盖面广,题型多样,内容丰富,既注意了基础知识的巩固,又注意了灵活使用,基本覆盖了前半段课文的重点知识。
本次试卷体现了新课标的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方面。
主要体现在基础知识上,如有拼音、字词、字音、形近字、反义词、谚语、排列成句、排列成段及课文里的语文知识等的检测。
(2)过程与方法。
本次二年级测评以阅读为专项对学生实行了测评,内容涵盖了概括、句子理解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写作一题通过观察图,写一段话。
总来说之,这张试卷是能够较为全面的检查学生学习情况及教师教学的实际情况的一份优秀试卷。
二、考试情况
本次参考70人,平均分82分,及格率81.2%,优秀率75%,低分率2.5%。
三、答题分析
(一)字词
1、读拼音,写词语,相信你能写得漂亮。
此题是出现错误较多,一部分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不够扎实。
2、选择准确的读音。
学生掌握较好,“钉着”的“钉”的读音有绝大部分学生读错。
5、写反义词。
“宽”“贵”二字有部分学生掌握不好。
3、4、6、7题形近字组词,音同字的使用,词语搭配,选词填空。
学生完成较好。
(二)句子
8题把下面谚语补充完整。
学生完成得不够好。
学生错别字较多。
9、10、11题把下列各组词语排列成句子写下来,句子排列成句,和按课文内容填空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很多学生不会上下文连起来理解,答案是五花八门;还有的学生是都课文不熟,需要反复的背诵课文;还有一部分学生的拼音不过关,用拼音代替的绝大部分都是错的。
可见在平时的学习中,老师只注重了学生字词的训练,而对课文的渗透还不到位,学生的理解和概括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段落
阅读学生完成得不够好。
主要是学生不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四)习作
学生对助人为乐的主题都比较熟悉,绝大部分学生能够根据要求写出短文。
但绝大部分学生内容平淡,语言罗嗦。
标点符号使用不当,错别字层出不穷,这都表明学生在平时的积累时,没有注意书写。
四、解决方法
在发现问题和基本分析的基础上,我对下一步语文教学初步提出以下几个建议:
1、增强字词的积累。
2、课内阅读效率要逐步提升。
阅读教学一定要紧紧抓住单元训练重点,引导学生感受、理解、欣赏、评价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水平。
要提倡整体感悟,抓住重点语句,细细地读,体会字里行间丰富的内涵。
3、课外阅读要攻克难关。
克服困难让学生做到“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以此来巩固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为学生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提供载体。
4、练笔要广开渠道。
一是要增强读写结合。
要创设各种各样的语言训练的机会,让学生实行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
的训练。
二是要增大课后练笔。
如写周记、摘抄优美语句……通过各种途径,使学生养成勤动笔的习惯,增加生活体验,丰富语言储备,提升写作水平。
通过试卷透视出我们当前语文教学的诸多问题,还存有一定的差别。
教师要持续反省自己的教学,在教学实践中,持续地研究和探索,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自身的专业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