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七章第一讲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第七章第一讲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第一讲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课堂笔记汇总 考点一 考点二 课时跟踪检测 上页 下页
一、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1.城市土地利用类型 一般分为 商业 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 住宅 用地、休憩及绿化用 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等不同类型。 2.城市功能分区 (1)形成:因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相同,导致同一类活 动在城市空间上 集聚 。
第一讲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课堂笔记汇总 考点一 考点二 课时跟踪检测 上页 下页
(2)主要类型及其分布
类型
分布
住宅区 商业区
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多位于 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 或街角路口
工业区 靠近河流、铁路、公路等交通比较便捷的地带
第一讲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课堂笔记汇总 考点一 考点二 课时跟踪检测 上页 下页
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及影响因素 1.含义 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 分布和组合 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也叫 作城市地域结构。 2.城市地域结构模式 同心圆模式、 扇形 模式、多核心模式。
第一讲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课堂笔记汇总 考点一 考点二 课时跟踪检测 上页 下页
3.影响因素
1.城市功能区的判定方法 运用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成原理和各功能区特征,可指导各种功能区的布局。具 体可从以下三方面来确定功能区类型。 (1)根据功能区形态来确定。住宅区占地面积大,是城市最基本的功能区;商业 区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状;工业区往往集聚成片。 (2)从功能区的位置来确定。高级住宅区多位于城市的外缘,与高坡、文化区联 系;低级住宅区多位于内城、工业区附近,与低地、工业区联系。商业区多位 于市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工业区位于市区边缘,交通干线两侧。
(1)经济因素地租的高低距交离通市便中捷心程远度近 不同功能活动的付租能力
(2)社会因素: 收入 、知名度、种族或宗教。 (3)历史因素:早期的 土地利用 方式对日后的功能分区有着深远的影响。 4.变化 随着 城市的发展 而逐渐形成和变化。
第一讲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课堂笔记汇总 考点一 考点二 课时跟踪检测 上页 下页
第一讲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课堂笔记汇总 考点一 考点二 课时跟踪检测 上页 下页
2.城市规划要注意“风”“水”“宝”“地” (1)“风”——注意图中风向条件,有大气污染的企业应布局在最小 风频的上风地带或盛行风的下风地带,或与季风风向垂直的郊外。 (2)“水”——应保证污水不流向居住地。 (3)“宝”——有较好的经济效益。依据产品生产过程中对要素的特 殊要求,综合考虑接近原料地、燃料地,接近市场,接近廉价劳动力 丰富的地区,接近交通运输线或点,接近科研中心等。 (4)“地”——从地域空间联系和地形的角度分析。
第一讲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课堂笔记汇总 考点一 考点二 课时跟踪检测 上页 下页
(3)根据功能区的特征来确定。住宅区特征:建筑质量上高级住宅区 与低级住宅区分化,位置上背向发展。商业区特征:经济活动最繁忙; 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建筑物高大密集;内部有明显分区。工业区特 征: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并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第一讲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课堂笔记汇总 考点一 考点二 课时跟踪检测 上页 下页
考点一
城市功能区的特点及形成
考向 1 城市功能区的特点
考向一 考向二 试题
1 考题印证
(2015·高考四川卷) 下图反映我国某城市某工作日
0:00 时和 10:00 时的人口集聚状况,该图由手机定位功能
2 方法规律
获取的人口移动数据制作而成。读图,回答(1)~(2)题。
3 对点训练
第一讲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考点一
城市功能区的特点及形成
课堂笔记汇总 考点一 考点二 课时跟踪检测 上页 下页
考向一 考向二 试题 解析
1 考题印证 2 方法规律 3 对点训练
(1)按城市功能分区,甲地带应为( C ) 第(1)题,甲地带0:00时
可判断为平原地区的城市,
故选B项。
第一讲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课堂笔记汇总 考点一 考点二 课时跟踪检测 上页 下页
考点一
城市功能区的特点及形成
考向一 考利用的集聚效应形成不同功能区
2 方法规律
3 对点训练
第一讲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课堂笔记汇总 考点一 考点二 课时跟踪检测 上页 下页
人口密度较大,10:00时
A.行政区
B.商务区
人口密度较小,符合住宅
C.住宅区
D.工业区
区的人口变化特点,故选
(2)根据城市地域结构特点推断,该城市 C项。第(2)题,该城市的
位于( B )
地域形态属于团块状,道 路呈网格状分布,城市地
A.丘陵地区
B.平原地区
域呈同心圆状向外延展,
C.山地地区
D.沟谷地区
第一讲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课堂笔记汇总 考点一 考点二 课时跟踪检测 上页 下页
第七章 | 城市与城市化
第一讲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第一讲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课堂笔记汇总 考点一 考点二 课时跟踪检测 上页 下页
[考纲展示] 1.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2.不同规模城市服务 功能的差异。 [名师解读] 1.识记:城市主要功能区及其特点,不同规模城市服务 功能的差异。2.理解:城市空间结构形成的原因。3.应用:在区域示 意图上,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区别不同城市等级和体系。
考点一
城市功能区的特点及形成
三、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1.城市等级与城市服务功能之间的关系
2.城市等级体系特征 (1)不同等级的城市数目和相互距离是不同的。
等级较高的城市 数目较少 相距较远 等级较低的城市 数目较多 相距较近 (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 层层嵌套 的。
第一讲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课堂笔记汇总 考点一 考点二 课时跟踪检测 上页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