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第一部分:大单元14课时教学设计流程表
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七彩生活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七彩生活
第二部分:14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七彩生活(单元导读)
读背:读背《主题读写》中的单元导语,感受生活的快乐。
(1)学生个别读,读准字音。
(2)师生承接读,引导背诵。
(3)自由背诵后汇报。
读悟:个别诵读课本的单元导语(从中感受生活的快乐。
)
读划:读《1.我们的民族小学》一遍,划出描写校园美丽的句子。
读背:诵读关于七彩生活的5条名言,《主题读写》1—10页。
读思:浏览《金色的草地》《爬天都峰》和《槐乡的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美读一遍。
读·分享:把自己认为美得一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跟大家分享。
读悟:集体读课文中的精彩片段,感受生活带给我们的快乐。
读悟:个别读课本中的单元导语,延伸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设计意图:
1. 浏览读“一主”中的四篇文章,了解课文大概容,并试着抓住重点语句去感悟校园的美丽。
2. 读背本单元5条名言,初步积累,为本单元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二部分:14课时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1.我们的民族小学》(以文带文)
读认:观察各民族服饰图片,并根据图片识字。
读认:认读19个词语,写好难写的生字。
(绚丽多彩好奇热闹)
读思:这是一所怎样的民族小学?(美丽、团结)
读批:自读第一自然段,用“——”划出学校美丽的学校,用“~~~~”划出学生团结的句子。
读说:默读课文并找排比句,并仿写——向——,向——,向——。
拓展延伸:《主题读写》中的《孔雀舞》,标注新词并联系上下文理解,用“~~~~”画出喜欢的句子,
谈谈喊凤的生活带给你的感受,批注在文章中。
设计意图: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拓展阅读《主题读写》中的《孔雀舞》,拓展感悟喊凤带给我们的生活。
第二部分:14课时教学设计
第三课时《1我们的民族小学》(以文带文)
读认:认读词语“坪坝、穿戴、打扮等”。
读思:自读课文,思考:上课时和下课时的民族小学是不同的,找出来,对比发现了什么?
读说:师生承接读:师:上课了,_____;生:大家————。
师:下课了,——:生:招引来————
拓展:1.阅读《主题读写》中的《2、五十六个民族诗》体验大自然带给我的快乐。
2.读背《主题读写》中的3句名言。
设计意图: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
.
2.拓展阅读《主题读写》中的《2、五十六个民族诗》,拓展激发学生热爱民族的感情。
第二部分:14课时教学设计
第四课时《2、金色的草地》(以文带文)
读诵:《经典诵读》中的《割草归来》《草香》自由读。
读认:开火车认读14个词语,理解:一本正经、引人注目
读思: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容?了解草地的美丽。
读说:初读课文,感悟大自然的有趣,思考课文围绕哪句话写的?
用“~~~~”划出来
金色的草地
读议:交流并背诵划出来的句子。
感知快乐
拓展:1.阅读《大自然的口哨》体验大自然带给我的快乐。
2.读背《主题读写》中的3句名言。
设计意图: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拓展阅读《经典诵读》中的《割草归来》《草香》;《主题读写》中的《大自然的口哨》体验大自然带给我的快乐。
第二部分:14课时教学设计
第五课时《2、金色的草地》(以文带文)
诵读:《经典诵读》中的《花影》。
读思:文中的这片草地在哪里?为什么称它为金色的草地?
读说:指名说草地在早晨、中午、傍晚各是什么颜色。
(早上:绿色;中午:金色;傍晚:绿色)。
金色的草地读悟:自读第3、4自然段,用“——”划出草地变色的原因
读悟:齐读第4自然段,“我”对蒲公英的感情又有什么变化?
读批:自由诵读《主题读写》中的《快乐的球赛》,画住美词,感受快乐。
拓展: 1.阅读《风筝》体验风筝带给我的快乐。
2.读背《主题读写》中的3句名言。
设计意图:
1. 诵读:《经典诵读》中的《花影》,感受花影的有趣。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第二部分:14课时教学设计
第六课时《3.爬天都峰》(以文带文)
诵读:师生承接读《经典诵读》中的《蟋蟀》。
初读:检查字音(峰顶、似乎、白发苍苍等)说说课文大意(用“主人公+做什么事”)。
自由读课文,理清作者的叙述顺序:爬天都峰之前——爬上天都峰——爬上天
都峰后
爬峰之前
重点议: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告诉我们(爬天都峰的时间、人物)
引导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读,体会爬天都峰的艰难。
读悟:分角色朗读人物对话,体会人物语气。
爬上峰顶:
读划:自由读对话,找出描写爬山动作的词(奋力爬、攀着、手脚并用)
爬上峰顶后:读悟:我和老爷爷为什么要互相道?
设计意图: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我”爬天都峰的过程。
2.阅读《经典诵读》中的《蟋蟀》,感受孩子和蟋蟀的感情。
第二部分:14课时教学设计
第七课时《3.爬天都峰》(读写联动)
读诵:指生复述“我”和老爷爷的两次对话,体会他们复杂的心情。
爬峰之后读悟:自由读,弄清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爬天都峰读诵:指名读第8自然段,说说知道了什么。
精神可嘉读思:讨论:“我”和老爷爷对方了什么?(给自己鼓励、勇气、决心)
读写:想想“我”和老爷爷对方了什么?你从这一老一少身上学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爸爸的话。
2.通过理解人物对话,写写“我”和老爷爷相互鼓励的话。
第二部分:14课时教学设计
第八课时《槐乡的孩子》(以文带文)
读背:《经典诵读》中的《漂水花》,感受生活的快乐。
领读:教师领读,学生划出节奏线。
资料介绍:槐树、槐花的特点。
交流: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读思: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用“——”划出槐米用途的句子。
读说:指生交流。
读悟: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用“~~~”划出孩子们采摘槐米的动作的词。
交流:交流自己的批注。
读悟:自由读第二自然段,体会作者对槐乡孩子的赞美。
设计意图: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容,感受劳动的快乐。
2.阅读《主题读写》中的《漂水花》,感悟孩子的快乐。
第二部分:14课时教学设计
第九课时《丰富的课余生活》(习作训练)
读说:读本单元的习作容,学会提炼习作要求。
在口语交际中,同学们都了解了课余生活。
这次习作就来写一写自己的课余生活。
可以写课余参加的活动,可以写课余生活的有趣的事,高兴的事,或者你愿意写的
其他事。
读说:有哪些丰富的课余生活?先同桌互相交流,再说说。
放风筝丢沙包爱看书
思说:怎么把事情写具体?(思路要开阔,不要被现实生活所约束,应该围绕所要表达的
中心展开,切记要抓住重点,详略得当)
思写:生自由练写
评价:读读自己的文章,在班交流。
设计意图:
在写的时候,抓有趣的事写一写,不要完全被现实生活所约束。
第二部分:14课时教学设计
第十、十一课时《月下故事》(基础训练)
读记:听写本单元积累到的词语。
读说:认读本单元的多音字(假好发晃朝)
读说:《小儿垂钓》。
读背:《小儿垂钓》。
读说:认读生词。
读写:读写生词。
设计意图
回顾本单元基础知识,在积累背诵诗。
第二部分:14课时教学设计
第十二课时《七彩生活》(分享展示)
读诵:《小儿垂钓》
读记:师生古今对照读
读背:全班背诵。
读诵:《稚子弄冰》
读背:全班背诵。
读诵:《稚子弄冰》
读背:全班背诵。
设计意图:
1. 展示本单元所积累的好词佳句。
2. 激发孩子们读一读、背一背、写一写的兴趣,让自信心在展示中得到良好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