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籍调查工作方案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特区地籍调查工作方案**特区第二次土地调查办公室二○一○年十一月目录附录1地籍调查法人代表身分说明书附录2指界授权委托书附录3违约缺席定界通知书附录4地籍调查出席指界通知书附录5**特县城镇地籍调查动员会签到表附录6地籍调查表附录7街道宗地面积汇总表附录8城镇土地分类面积统计表1调查区的地理位置和概况及调查内容城镇调查的内容城镇土地调查目的是全面查清城镇内部建设用地的使用权状况,确定城镇内部每宗土地的界址、范围、界线、数量、用途(地类)等。
对已有城镇地籍调查成果的,首先将原1954年北京坐标系下的权属界线统一转换到1980年西安坐标系下,将原土地分类转换到二次土地调查要求的全国土地分类下,调查小组利用以上转换后的权属界线、地类以及基础测绘、已有的调查登记属性信息,按照城镇土地调查的要求,对已有城镇地籍调查成果的进行补充、完善,并做好与农村土地调查范围衔接;对未开展城镇地籍调查的,按初始地籍调查要求进行。
对已有地籍调查成果的,如界址点、线发生变化或界址点、线虽未发生变化但与基础测绘成果叠加后与原登记结果矛盾或与实际情况不一致的,要进行界址点补充测量,将界址点、线的位置调整到正确的位置。
无地籍调查成果的,直接测量全部界址点,并保持界址点、线位置与调查结果一致。
基础地理数据利用基础测绘成果,基础测绘成果精度不能满足地籍精度要求的,需要补测作为界址线的地物(如围墙、房屋、栅栏等)以及与界址线相邻的地物,有条件的可以测绘全部房屋、围墙、栅栏等地物要素;现状已发生变化的,要按不低于原基础测绘成果精度要求对原基础测绘成果进行修测补测;进行内外业检查,满足要求后,按照建库标准更新城镇数据库成果。
本次**特县城镇地籍调查调查范围为**特县城关镇(平寨镇)以及郎岱镇、大用镇、木岗镇、岩脚镇建成区,面积约10平方公里。
2地籍调查工作程序及组织实施方案人员村委处应有的权利和义务,沟通各部门联系方式,会议签到并记录会议纪要,会议后根据会议纪要以区政府名义发文。
(2)配合**特区国土资源局的宣传工作本次城镇地籍调查主要是入户调查,因此宣传工作非常关键,承担单位应该积极配合**特区国土资源局地籍部门做好地籍调查工作的宣传工作,主要是提供地籍公告内容(广电部门宣传)、地籍公告张贴单、地籍宣传标语内容等工作。
收集调查资料,准备调查底图收集现有五百分之一地籍图(如没有,可收集最新较小比例尺的城镇地图)和图纸对应的地籍簿册。
现场调查必须携带工作底图,工作底图宜选择千分之一精度以上的地形图,将界址点、线及编号、预编宗地号、用地类别等标绘于底图上。
上述内容必须及时着墨,调查底图界址点、线用红色表示。
地籍底图的内容:主要是宗地权属的界址线、界址点及编号、预编宗地号、用地类别及使用者名称等。
在宗地关系结合图上检查每一宗地的界址点个数和位置,做到不重不漏。
每宗地的界址点顺序号从西北角第一个界址点起,顺时针方向编号。
最后填写街坊统一编号。
编号工作在11月20日之前完成,可循序渐进,从调查起步点开始编号,以满足地籍调查工作需要为宜。
工作分组本次城镇地籍初始外也调查工作,初期(试点)拟投入6个小组,每组1人。
另从各街道办事处或社区为每组聘请1人进行工作衔接。
每组三人分工协作,一人负责沟通衔接(街道协助),一人负责设定界址点,一人进行宗地草图绘制和局部堪丈,最终由负责沟通的人员来安排户主签字。
本次工作进场首批投入6组人员。
标绘调查范围,划分街道、街坊1、街道的划分原则:(1)一个区级行政区的街道总数不得超过99个。
(2)街道的划分应保持镇(乡)行政区的完整性;镇(乡、行政街道)范围内可根据居民点及宗地情况,以主干道路、河沟、行政界线等划分为若干街道。
街道的划分不得跨越行政界线。
(3)县城以下城镇建成区,一般划分为一个街道;城镇范围较大,宗地数量较多,必须划分为2个以上街道的,应在区级行政区统一给定的该镇(乡、行政街道)街道总数范围内。
(4)大中型城市建成区的街道应以主干道路、河沟等明显线状地物为界进行划分。
2、街坊的划分原则:(1)一个街道的街坊总数不得超过99个。
(2)一个街坊内包含的宗地总数,原则上除块地外可以有8999宗,考虑到宗地合并、分割等土地变更情况,街坊内的宗地总数在首次划分时不宜超过6000宗。
(3)城镇建成区的街坊一般应以巷道、沟渠等线状地物为界进行划分。
(4)农村的街坊划分一般应保持集体经济组织土地权属范围的完整性,一个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权属范围(或一个较大村庄)可以划分为若干个街坊。
由于社区资料仍需收集,在调查初期采用街道分区法,具体分区见图纸。
分区、分片发放调查指界通知书原则上是按工作计划提前给调查区域相关政府人员通知,由调查区域政府人员协调时间进行公告通知,同时发送调查指界通知单并签收,通知权利人按时到现场指界。
指界通知发放后,权属责任人未及时到场指界的,依据《城镇地籍调查规程TD1001—93图2《城镇地籍调查规程TD1001—93》节选实地进行调查、指界、签界界址调查具体要求如下:(1)界址调查必须查清本宗地的座落,界址点、界址线位置,界标物类型,以及与四邻宗地的相关位置。
(2)宗地的座落包括地名和门牌号码,地名应采用标准地名。
(3)界址调查必须由本宗地及相邻宗地的权利人或委托代理人到现场指界。
①单位使用的宗地,由法人代表出席指界,并出具身份证明和法人代表身份证明。
②个人使用的宗地,由户主出席指界,并出具身份证明和户籍簿。
③法人代表和户主不能亲自出席指界的,可委托代理人出席指界,并出具身份证明及指界委托书。
④两个以上土地使用者共同使用的宗地,由共有人共同指界或共同委托代理人出席指界,并出具身份证明和指界委托书。
(4)实地界址认定。
①本宗地与邻宗地界址间距小于0.5m的,必须由双方指界人指界认定,并在界址调查表上签名(盖章)认可。
②宗地界址线临街、临巷或宗地与邻宗地界线间距大于0.5m的,可只由本宗地指界人指界,并签章认可。
③共同界址线必须由双方共同指界认定,并在界址调查表上签名(盖章)认可。
本宗地与邻宗地的界标物必须查清自墙、共墙、借墙、并墙等关系情况。
④土地使用者已有合法建设用地批准文件或已发土地使用证,经双方指界用地红线图上界线与实际界线吻合的,且原地调表上双方已签章的,可只由本宗地指界人签章认可。
属少批多用的宗地界线按实际用地界线确定,在调查表中注明原发证面积和多占面积,待后处理;属批多用少的,原则上按按实际用地界线确定。
⑤历史用地、没有权源文件的宗地,一般按土地使用现状标界。
以墙壁、围墙一侧为界的,界线沿外墙基确定;建筑物外轮廓不规则的宗地,属结构性的,应保持建筑物主体结构形状,沿外墙基定界;属装饰性的凹凸(含小弧线),可沿外墙基取直线(或取小弧线切线)定界。
⑥一宗地有两个以上土地使用者的,要查清各自单独使用部分和共同使用部分界线。
⑦邻宗地在本宗地界址线上的界址点,应作为本宗地与邻宗地共有界址点处理。
⑧有争议的界址,调查现场不能处理时,应记录争议情况,待后按国家和省的规定处理;较大宗地中,没有争议部分有明显线状地物或建筑物、构筑物分开的,可将其划分为宗地进行调查,有争议部分作为块地,待后处理。
⑨宗地相邻为集体土地,无论是空地还是有构建物,必须有土地所有权的代表指界签字。
⑩块地的界线按其权属、利用类别和实际现状确定。
(5)界址调查时,界址点按要求实地指界、认界、测量坐标。
(6)相邻界址点的最大边长不能超过50m,超过时中间加设界址点。
小区以实地界线定界,比较大的单位可以按使用功能分别定界。
(7)宗地界址点应实地设置界址标志或界桩。
(8)违约缺席指界的,根据不同情况按下述方法处理:①如一方违约缺席,其宗地界线以另一方所指的界线并根据有效权源资料、历史界址、现状与地方习惯等情况由调查人员确定;如双方违约缺席,其宗地界线由调查员依据现状界址及地方习惯确定;②如确定结果以书面形式送达违约缺席者,如有异议必须在15日内提出重新划定。
(9)指界人在认界后,不在地籍调查表上签字盖章的,参照(8)违约缺席指界的办法理。
绘制宗地草图宗地草图的绘制及要求按《城镇地籍调查规程》条执行。
宗地草图是描绘宗地位置、界址点、线和相邻宗地关系的实地记录,是处理土地权属的原始资料。
宗地草图记录的内容:本宗地号和门牌号;宗地使用者的名称;本宗地界址点(包括相邻宗地落在本宗地界址线上的界址点)、界址点号及界址线、相邻宗的宗地号;在相应位置注记界址边长;确定宗地界址点位置、界址边方位所必须的或者其它需要的建筑物和构筑物;指北线、丈量者和丈量日期及概略比例尺。
(界址点的顺序始于左上角顺时针转)宗地草图的要求:一般采用B5绘图纸,较大的宗地可采用A3或自定义纸张,但在装订时按B5折叠。
宗地草图按概略比例绘制,一般为1:1000,面积小的可放大到1:200,面积大的可缩小到1:2000,特殊情况酌情处理。
宗地草图上应注记界址边长,边长注记至0.01米。
宗地草图用宗地图代替,贴到地籍调查表上,用野外勘丈界址边长记录于地籍调查表内相应栏目,如实地无法勘丈,可用坐标反算界址边长值代替。
填写地籍调查审批表(1)地籍调查表每宗地填写一份;共用宗地只填一份,有关栏目填写不下可加附页。
(2)地籍调查表必须用碳素墨水在现场记录,填写各项内容均不得任意涂改。
同一项目内容划改不得超过两次,全表不得超过两次。
划改处应加盖划改人名章;地籍调查表必须做到图表与实地相一致,各项目应填写齐全,无内容的项目用斜线划去,文字力求简洁,所用专业术语力求规范,字体须清楚工整,不得用同音字代替。
调查结果与申报表内容不一致时,应查明原因,按实际情况填写,并在说明栏加以说明。
(3)地籍调查表按《规程》规定的要求印制。
(4)部分属性填写说明:(a) 封面填写➢编号:填写宗地的正式地籍号和原地籍号。
➢土地使用者:填写该单位公章全称、个人用地填写户主姓名。
➢土地座落:土地的具体地址。
➢年月日:现场权属调查时间。
(b) 地籍调查表填写➢土地使用者:填写该单位公章全称、个人用地填写户主姓名。
➢通讯地址:土地使用者的通讯地址(与土地座落可能有区别)➢单位性质:行政事业单位填写行政、事业;企业单位填写国有、集体、私营、外资、港澳台、联营、股份制、个体或其他,个人住宅填写个人,并且后面加括号,括号内填写全称,共有宗不填。
➢主管部门:与单位有行政、资产等关系的上级主管部门,个人用地不填。
➢土地座落:土地的具体地址。
➢法人代表或户主:单位主要负责人(与法人代表身份证明书一致)或房屋产权人。
➢代理人:授权委托代理人的具体情况。
➢土地权属性质:国有土地使用权或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集体土地所有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