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籍调查报告

地籍调查报告

地籍调查报告一概述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通知》(国发〔2006〕38号)精神,全面查清第一次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以来土地利用的分类、分布、面积和权属的现状,以及自然的变化和人为的变更状况,建立和完善土地调查、统计和登记制度,实现土地资源信息的社会化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

经兴化市人民政府批准,兴化市国土资源局决定利用近一年的时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第二次土地调查项目,按《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要求,逐地块实地调查土地的地类、面积和权属,掌握各类用地的分布和利用状况,以及国有土地使用权和集体土地所有权状况;依据基本农田划定和调整资料,将基本农田地块落实至土地利用现状图上,掌握全区基本农田的数量、分布和保护状况;根据需要进行耕地后备资源调查;建设土地调查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对第二次调查成果中的影像、图形、地类和权属进行一体化的信息管理。

为规范作业方法,统一技术要求,根据国家、地方有关政策和规定,特编制本技术设计书,作为主要技术要求,供现状调查中遵照执行。

二准备工作2.1 技术准备根据兴化市国土资源局等单位编制《设计书》实施。

2.2人员培训为统一调查要求,统一技术标准,监理单位、定州市国土资源局和调查单位统一组织培训,调查单位负责组织本作业人员培训。

培训以《设计书》为主,采用讲、做结合的方法,明确有关政策、规定和技术标准,示范具体的操作方法、要领。

通过培训,达到统一操作程序、统一技术标准、统一工作方法的目的。

2.3 资料准备单位将1:10000的航空摄影图(纸图),根据外业实地调查,将各种界线、地类、权属等数据进行清理、核对,确保提供一套完整的土地利用现状纸图和数据文件。

原影像图部分图像如图2-1所示图 2-1 航空摄影图三数据采集3.1 行政界线与权属界线的采编各级行政界线和权属界线按工作底图采集,数据采集后,以外业调绘的图形和签定的协议书为依据进行检查,核对界址点、线与地形地物关系的正确性。

当权属界线与其它地物或各类界线重合时,权属界线和其它地物或各类界线均以实际位置采编,作业中可拷贝生成后切换线型。

每个权属单元(即宗地)均是一个严格封闭的面状图形,采编时应进行分级检查。

土地权属界应以镇为单位,由村界线构成的第一级闭合的(如图3-1)、无缝隙的行政界线关系。

再以村为单位,由村民小组、村、镇集体土地和国有土地各宗地构成第二级闭合的(如图3-2)、无缝隙的土地权属界线关系。

图3-1 第一级闭合图图3-3 第二级闭合图3.2 线状地物采编3.2.1 线状地物的判定线状地物是指宽度大于等于1m的铁路、公路、河流、林带、固定的农村道路、沟渠、田坎、管道用地等。

1公路(铁路)以公路(铁路)两侧坡脚线划定地类界线,有护路林或护路沟的,以护路林外侧或护路沟外侧坡脚线划定地类界线;河流(湖泊)本调查区统一以洪水位线划定地类线,有防洪堤的河流(包括湖泊、塘、水库)堤坝和常水面应分别调绘地类;一般情况下公路、河流(湖泊)、铁路线路以确定的权属界作为地类界。

河流无堤坝的洪水位外侧线一般以河流背水坡底边线与其他地类的分界线;有堤坝的堤坝用水工建筑表示。

2耕地内常年固定的平均宽度≥1m(包括护坡在内)的道路、田坎、沟、渠等,应作为相应地类划定。

但耕地内随农作物生产分类不同而随时改变的田坎、沟等,即使其宽度≥1m,也仍应视为耕地。

篇二:村庄地籍调查工作报告肇东市地籍调查工作报告目录1 区位、自然条件 ..........................................2 2 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 2 2.1主要任务.............................................3 3 作业单位情况............................................4 4地籍调查的组织实施情况...................................5 4.1 机构、人员组成和设备情况.............................. 5 4.2 工作依据、工作程序和工作过程.......................... 7 4.3 外业调查工作原则和工作方法........................... 11 4.4地籍调查实施情况...................................... 12 6地籍调查使用的分类系统.................................. 17 7质量控制措施........................................... 17 8工作收获和体会......................................... 19 8.1收获................................................. 19 8.2体会................................................. 20 9附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县地籍调查工作总结报告1 区位、自然条件肇东市位于黑龙江省西南部,松嫩平原中部。

地理坐标为东经125°22′至126°22′,北纬45°10′至46°20′。

南距冰城哈尔滨53公里,北距油城大庆74公里。

是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经济带上的一个重要节点城市,处于哈大齐工业走廊的中轴位置,扩展延伸可覆盖东北三省、俄罗斯及东北亚地区。

现已成为哈尔滨都市圈经济的核心区。

肇东市属寒温带,地处中纬度亚洲大陆东部。

冬季(11月至次年3月)由于西伯利亚冷空气不断侵入,气候严寒、干燥。

夏季(6月至8月)受副热带海洋气团的影响,降水集中,气候温热、湿润。

春(4月至5月)、秋(9月至1o月)两季,因处冬夏季风交替之际,气候多变。

春季,大风次数多,雨量很少,秋季则降温急剧,常有霜冻。

2 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为了进一步加强地籍基础业务建设,提升地籍管理工作水平,实现土地资源信息的社会化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对内以图管地、对外以证管地”的要求,做到图件、数据、实地三者一致,肇东市国土资源局在对照《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总体方案》的各项任务,城镇宅基地等各行业用地的结构、权属、数量和分布;在此基础上,建立村庄土地调查信息系统及数据库,并对数据进行汇总、统计、分析,建立和完善全市土地调查、土地统计和土地登记制度。

2.1主要任务村庄土地调查包括权属调查、地类调查、测量工作和建立村庄土地调查数据库。

权属调查是对,村庄宅基地内部每宗土地的位置、权属、界址和地类等的调查。

以宗地为单位,对调查区内的所有地块进行现场调查(补充调查或变更调查),核实每一宗土地的权属性质、权利人、主要用途和土地登记状况等基本信息,设立界址点标志,确定权属界线,勘丈界址间距,填写地籍调查表,绘制宗地草图。

地类调查是对每一宗地(包括虚拟宗地)的地类按照二次调查的土地分类(国标)进行核实和确定。

对已有的地类调查成果进行相应地类转换。

测量工作包括控制测量和地籍要素测量。

村庄土地调查数据库的建设根据第二次全国地籍数据库建库标准建立数据库,并符合《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的要求。

3 作业单位情况一、概述:(一)、工作目的和任务为维护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度,保护土地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建立健全一整套地籍数字化管理体系,科学和规范的管理土地,受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厅驻佳南国土资源局的委托,对佳南实验农场场部及周边的水稻研究所及佳莲农牧试验场进行数字化地籍调查工作。

测图比例尺为1:1000。

总工作量为6.629km2,其中:佳南实验农场场部为5.662km2 ,佳莲农牧试验场为0.314km2,水稻研究所为0.653 km2。

(二)、测区的地理位臵及自然情况佳南实验农场地处佳木斯市安庆街南段,场部与佳木斯市城区相连,行政隶属佳木斯市。

归属黑龙江省农垦总局领导,属国营农垦企业。

场部地理位臵为东经130°23′20″—130°26′46″; 北纬46°44′52″—46°47′50″。

场部地处三江平原腹地,松花江下游南岸,属中温带大陆季风性气候,冬寒冷夏温热。

佳木斯是黑龙江省东北部交通枢纽,公路四通八达,交通十分便利。

水稻研究所和农牧实验场位于佳木斯东北约8km和20km处,过公路大桥至莲江口镇,北转沿简易公路可到达测区,交通较便利。

(三)、己有资料及利用情况1、图件资料由局直佳南国土资源分局提供的1:1万农田保护区规划图,作为确定调查区、划分街坊和权属调查的工作底图。

2、权源资料现场收集各宗地的房屋所有权证号码和土地使用者的身份证号码及联系电话及部分原土地使用证等相关资料,作为权属调查时确定权属的权源证明材料和依据。

难以收集到的由佳南国土资源分局提供并协调有关部门查找。

3、控制点资料驻佳南国土资源局提供的,由省测绘局1997年施测的gps-ii等点作为起算点。

经踏勘测区有三个点可为利用,经计算舍去兼容性不好的“长发村北”,最后选择gps二等点“水源山”和“长兴村北”作为起算点,成果抄自黑龙江省测绘局。

(四)、作业依据1、原国家土地管理局行业标准《td1001—93城镇地籍调查规程》,简称“规程”。

2、国家土地管理局[1995]国地[籍]字第26号《确定土地所有权使用权的若干规定》。

3、土地管理局1995年国地[法]字第184号《土地登记规则》。

4、国家技术监督局gbt7929—1995《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

5、建设部标准《城市测量规范》,1999年。

6、国土资发[2001]255号《土地分类》文件。

7、国标gb/t18314—200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及建设部cjj73—97《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

8、甲方技术要求和各种补充规定。

9、本测区技术设计书。

(五)、队伍及设备情况为保质保量地完成此次地籍调查工作,分期分批地进行技术人员和设备的投入。

首先投入四个权属调查组共16人;然后投入四个地籍测量组计14人。

其中高级工程师1人,工程师3人,助理工程师6人,技术员8名。

测工及其它人员12人。

另有佳南农场国土资源分局指派的具有一定权属调查经验并精通当地规划的四名土地系统工作人员协助工作。

投入的主要设备有:南方9600北极星gps接收机三台套,mapgis地籍建库管理软件两套,拓普康全站仪五台,微机八台,新sv300地籍测量软件四套,以及打印机、绘图仪等设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