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5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外文言文复习

2015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外文言文复习

2015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外文言文复习一、(2012·衢州)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白侯之贤三衢沈君持正,盛称其守白侯①之贤。

予问之曰:“侯定科繇②如何?”曰:“豪者善.避役,役多在贫人。

侯察其奸,以田定赋③,一州服其平。

”“侯律己何如?”曰:“侯清约甚,饮衢水外,一物不烦衢民。

每旦徒行入府署,野夫不识,与争道,不问④。

”“侯驭吏何如?”曰:“吏抱案立左右,唯侯言是裁,不敢以意出入之。

去年春,天子嘉之,衢人成为侯荣。

”予问已,顾.谓二三子曰:“昔予闻兰溪吴德基言若此,今持正又盛称其贤。

白侯之贤信.已。

”(选自明代宋濂《书白衢州》,有删减)【注释】①白侯:指白景亮,字明甫,时任衢州路总管。

②繇(y o):徭役。

③赋:税。

④问:问罪,责难。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豪者善.避役:擅长,善于(2)顾.谓二三子曰:回头(3)白侯之贤信.已:确实,真实【解析】(1)“善”的义项主要有“善良”“表示赞许”“长处”“善于,擅长”“亲善,友好”“熟悉”等,这里应选“善于,擅长”。

(2)“顾”的本义是“回头,回头看”,后引申为“视,看”“看望,拜访”“顾念,关心”等意,这里是它的本义“回头,回头看”。

(3)“信”的义项有“言语真实”“相信,信任”“信用”“信物”“信件”“随意”等,这里选“确实,的确”。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侯察其奸,以田定赋,一州服其平。

白侯明察富豪的奸诈,根据田地的多少来定赋税,全州百姓都佩服他做事公平。

【解析】翻译时,要抓住重点词语。

落实“察”“奸”“以”“平”的意思,将大意翻译正确即可。

3. 请在下面横线处各填上一个恰当的字,概括白侯之贤。

察奸明,定赋平,衢人赞之;律己清,驭吏严,天子嘉之。

【解析】我们应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抓住文中关键语句归纳。

文中写白侯律己的语句是“侯清约甚”;文中写其驭吏的句子是“吏抱案立左右,唯侯言是裁,不敢以意出入之”。

据此分析即可。

二、(2012·湖州)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龙井题名记秦观①元丰二年,中秋后一日,余自吴兴来杭,东还会稽②。

龙井③有辨才大师,以书邀余入山。

比出郭,日已夕,航湖至普宁④,遇道人参寥,问龙井所遣篮舆⑤,则曰:“以不时至,去矣。

”是夕,天宇开霁⑥,林间月明,可数毫发。

遂弃舟,从参寥策杖并湖而行。

出雷峰⑦,度南屏,濯足于惠因涧⑧,入灵石坞,得支径上风篁岭,憩于龙井亭,酌泉据石而饮之。

自普宁凡经佛寺十五,皆寂不闻人声。

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殆非人间之境。

行二鼓,始至寿圣院,谒辨才于朝音堂,明日乃还。

【注释】①秦观:宋代著名词人。

文中“辨才”“参寥”两位僧人都是他的朋友。

②会稽:今浙江绍兴。

③龙井:地名。

在今杭州市西风篁岭上,附近产茶。

④普宁:与下文“寿圣院”都是寺名。

⑤篮舆:竹轿。

⑥霁:雨后放晴。

⑦雷峰:与下文“南屏”“灵石坞”“风篁岭”都是山名。

⑧惠因涧:山涧名。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以书.邀余入山:信(2)比.出郭,日已夕:等到(3)濯.足于惠因涧:洗、洗不掉(4)谒.辨才于朝音堂:拜访【解析】翻译时要注意结合语境。

联系课内学过的内容。

“书”如“与朱元思书”,“比”如“比至陈”,“濯”如“濯清涟而不妖”,“谒”如“谒见”。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

这天晚上,天空晴朗,树林间月光很明亮,(连)头发都能数清。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翻译课外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翻译课外文言语句,要抓住重点词语,注意落实“是”“霁”“毫发”等词语的意思,译出大意即可。

3. 作者为什么有“殆非人间之境”的感叹?请结合第二段画线处内容简要分析。

隐显的灯火、蓊郁的草木和悲鸣的急流所组成的夜景出奇优美、幽寂,让作者悦目悦耳,内心沉静、澄明,故而情不自禁地发出“殆非人间之境”的感叹。

【解析】“庐舍”“灯火”“草木”“流水”描绘了一幅优美、寂静的夜景图,使诗人觉得仿佛进入仙境一般。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画线句子表现夜晚山景优美、幽寂,使人心情沉静、愉悦。

回答时要把画线句中描写的景色和作者的心情表达出来。

三、(2011·沈阳)阅读选文,完成题目。

【甲】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选自《出师表》)【乙】贞观二年,太宗谓房玄龄等曰:“汉、魏以来,诸葛亮为丞相,甚平直。

尝表①废廖立、李严②于南中。

立闻亮卒,泣曰:‘吾其左衽③矣!’严闻.亮卒,发病而死。

故陈寿④称:‘亮之为政开诚心布公道。

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

’卿⑤等岂可不企慕及之?”(选自《贞观政要》,有改动)【注释】①表:指上表建议。

②廖立、李严:蜀汉之臣。

③左衽(rèn):古代少数民族衣襟左开,借指异族入侵而亡国。

④陈寿:西晋人,著有《三国志》。

⑤卿:古代君对臣的称谓。

1.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志虑忠.纯:忠诚(2)悉以咨.之:商议,询问(3)严闻.亮卒:听到,听说【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解释。

平时要注意积累,要注意把课内的知识迁移到课外的读本上来。

2.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B)A. 太宗谓.房玄龄等曰太守谓.谁(《醉翁亭记》)B. 尝.表废廖立、李严于南中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C. 立闻亮卒.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D. 发.病而死舜发.于畎亩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解析】一词多义是文言文中常见的现象,要结合具体语境分析。

A 项“谓”前者为“对……说”,后者为“为,是”。

C项“卒”前者为“死了,逝世”,后者为“终于,最终”。

D项“发”前者为“生”,后者为“兴起,被任用”。

B项“尝”皆为“曾经”。

3.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因此,先帝把他们选拔出来给陛下(使用)。

(2)诸葛亮为丞相,甚平直。

诸葛亮做丞相,非常公平正直。

【解析】首先要理解关键词语,如“是以”译为“因此”;“简拔”译为“选拔”;“遗”译为“给予”;“为”译为“做”;“平直”译为“公平正直”。

其次,注意语句要通顺。

4. 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

(断两处)亮之为政开诚心布公道亮之为政/开诚心/布公道【解析】根据句意断句,理解句意是关键。

只能断两处,多断或少断,都易造成失分。

5. 乙文中哪句话最能诠释诸葛亮提出的“陟罚臧否,不宜异同”的主张?(请用原文回答)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

【解析】文题实际是要求我们找出乙文中能体现赏罚严明的句子。

只要准确翻译出乙文的意思,这个问题就很容易解答。

经分析比较可以得出这个句子应当是:“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

”四、(2010〃黄冈)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甲】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自范仲范《岳阳楼记》)【乙】滕子京①负大才,为众忌疾,自庆阳帅谪巴陵,愤郁颇见辞色。

文正与之同年,友善,爱其才,恐后贻②祸。

然滕豪迈自负,罕受人言,正(文正)患无隙以规③之。

子京忽以书抵文正,求《岳阳楼记》。

故《记》中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意盖有在矣。

(选自范公偁《过庭录》)【注释】①负:依仗。

②贻:遗留。

③规:劝诫。

1. 《岳阳楼记》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成语,其中,形容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是春和景明;形容心境开阔、精神愉快的是心旷神怡。

【解析】只要能对“春和景明”和“心旷神怡”两个成语的意思正确理解,尤其是能解释出其中的重点词语,就能准确回答此题,如“春”这里指“春风”,“景”指“阳光”,“旷”的意思是“开阔”,“怡”的意思是“高兴”。

2. 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B)A. 或异二者之为.为.众忌疾B. 不以.物喜扶苏以.数谏故(选自《陈涉世家》)C. 先.天下之忧而忧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选自《出师表》)D. 子京忽以书.抵文正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选自《伤仲永》)【解析】A项中前句“为”,名词,“两种心情”;后句“为”,介词,“被”。

B项中两句中的“以”都是介词,“因为”。

C项中前句“先”译为“在……之前”;后句“先”译为“前”,“先汉”就是“前汉”,也就是西汉。

D项中前句“书”,名词,“书信”;后句“书”,动词,“写”。

3. 翻译下面各句,并将你翻译句子的方法用简洁的语言归纳出来。

句子翻译:(1)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啊!(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2)自庆阳帅谪巴陵,愤郁颇见辞色。

从开始的庆阳帅被贬到巴陵,他的悲愤郁闷之情常常表现在文章中和脸上。

翻译方法归纳: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时要忠于原文,译句要做到句子通畅,还应该有点文采。

【解析】抓住重点词语“微”“谪”等的意思和特殊文言句式“吾谁与归”等,做到字字落实,一一对应,不要落漏重点词语的意思。

4. 理解填空。

从甲文可以看出,范仲淹具有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品质。

从乙文可以看出范仲淹对滕子京的态度是友善,爱其才,滕子京是一个德才兼备并又豪迈自负,很少接受他人意见的人。

【解析】由关键语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及“愤郁颇见辞色”“豪迈自负,罕受人言”等可以看出。

5. 九百多年前,范仲淹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被无数仁人志士奉为座右铭。

联系社会生活,谈谈这种思想在今天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示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一种为人民,也就是为大多数人的幸福观,在新时代又赋予它新的含义,就是为人民着想,把自己的幸福同人民的幸福联结在一起,为实现人类美好的理想而奋斗,这是一种高尚的幸福观。

【解析】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吃苦在前,享乐在后。

这两句话到现在依然闪耀着理想的光辉,跳动着民族的脉搏,在新形势之下更有着全新的含义,可结合理想、责任等去谈,围绕“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奋发有为,奉献社会”等回答即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