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2015年中考语文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含解析)

最新2015年中考语文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含解析)

文言文阅读12(2015·江苏宿迁市)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9分)3柳宗元传4元和十年,例移①为柳州刺史。

时郎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②刺史,制书下,5宗元谓所亲曰:“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6母偕行。

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

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即草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

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

78柳州土俗,以男女质③钱,过期则没④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

其以没者,9乃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

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

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

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1011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

(选自《旧唐书》柳宗元传》,有删改)1213[注释] ①例移:古代官员按惯例调任。

②怂播州:今责州遵义,当时为偏14远荒凉的地方。

③质:抵押。

④没:没收。

⑤营护:料理,护送。

5.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2分)1516(1)禹锡终易.17)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186.下列加点字与“请以柳州授禹锡”中的“以”意义相同的是()19(2分)A.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黔之驴》)2021B.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C.以啮人,无御之者。

(《捕蛇者说》)22D.策之不以其道。

(《马说》)237.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24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25268.选文体现了柳宗元为友、为官、为师三个方面什么样的特点?试用27自己的话概括。

(3分)28(1)为友:29(2)为官:30(3315.(1)交换,改授(1分)(2)妻子儿女(1分)32解析:此题考査文言词语的含义。

解答时要注意古今异义词,如“妻子”33是两个词,指“妻”和“子”。

346.A35解析:此题考查文言虚词“以”的用法。

“请以柳州授禹锡”的“以”是36“把”的意思。

A把;B因为;C如果;D按照。

377.我和禹锡是好朋友,我哪能忍心看他母子这样呢?(2分)38解析:此题考査文言文的翻译。

注意关键词和句式。

关键词“执友”“何”39“若是”。

408.(1)为友:为朋友着想,无私帮助朋友。

(1分)为官:为老百姓着想,41替老百姓办实事。

(1分)(3)为师:水平高,指导有方。

(1分)4243解析:此题考查信息的提炼。

“为友”体现在对刘禹锡的帮助上;“为官”44表现在到了柳州便改革掉用男或女作为抵押去借钱的风俗上;“为师”主要体现在经柳宗元指点过的人,一定会成为名士。

4546【附译文】47元和十年(815),(柳宗元)按旧例被移作柳州(今属广西)刺史。

那时朗48州司马刘禹锡被移作播州刺史,诏书下达时,柳宗元同自己亲近的人说:“刘禹49锡有老母,年龄已大,如今他要到蛮方远郡去做刺史,在西南绝域的地方,来50回有上万里的路程,哪能让他和老母一起去。

如果(母亲不去,)母子各在一方,这便成永别。

我和禹锡是好朋友,我哪能忍心看他母子这样呢?”于是立刻起5152草奏章,请求把柳州授给刘禹锡,自己却到播州上任。

恰巧裴度也奏请照顾刘53禹锡母子,所以刘禹锡最终改授连州(今广东连县)刺史。

柳州风俗,用男或女作为抵押去借钱;如果过期没还钱,人质便被钱主所5455没收。

柳宗元到了柳州,便改革掉这种风俗。

对那些已经被钱主没收的男女,56柳宗元自己出私钱将他们赎回,归还给他们的父母。

长江至岭南之间,凡是想57考进士的人,不远千里都来跟随柳宗元,拜他为师;凡是经柳宗元指点过的人,58一定会成为名士。

元和十四年(819)十月五日去世,终年四十七岁。

观察使裴59行立帮柳宗元办理丧事,并护送他的妻子和儿女返回京师,当时的人都赞扬他很有义气。

606162(2015·江苏常州市)(二)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7——10题。

(1663分)64【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65..,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66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67一年矣。

(诸葛亮《出师表》节选)6869【乙】信①数与萧何②语,何奇之。

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70信度何等已数言上③,上不我用,即亡。

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

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

”上大怒,如失左右手。

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7172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

”上曰:“若73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

”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74信,诈也。

”何曰:“诸将易得耳。

至如信者,国士无双。

”……王曰:“吾75为公以为将。

”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

”王曰:“以为大将。

”何曰:76“幸甚。

”于是王欲召信拜之。

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

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

”王7778许.之。

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

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79[注释]①信:韩信。

②萧何:刘邦的丞相。

③上:帝王,这里指刘邦。

80(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81节选)827.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4分)①臣本布衣83..()..()②先帝不以臣卑鄙84③何闻.信亡()④王许.之()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8586①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87译文:88②此乃信所以去也。

89译文:909.【甲】段中,诸葛亮为什么向刘禅追叙先帝的知遇之恩和自己以身许国91的经过?(4分)92答:939410.【甲】【乙】两段中,先帝刘备与萧何在对待人才方面有什么共同之处?(4分)9596答:97987.⑴平民,(2)身份低微(3)听说(4)答应解析:此题考查文言词语的99含义。

题目中的词语都为文言实词,要注意词语的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1008.(1)三次到草庐来拜访我,拿当代的大事来询问我1(2)这就是韩信离101开的原因。

解析:此题考查文言文的翻译。

要注意关键词语的落实和特殊句式102的运用。

(1)关键词“顾”“咨”和倒装句式。

(2)关键词“所以”“去”。

1039.表明自己的忠心,(1分)启发刘禅明白创业的艰难,(1分)从而发愤图104强,不负先帝遗愿,(1分)卖现出师的目标,完成先帝未完成的大业(1分)105解析:此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

回答时要联系全文明确诸葛亮写这篇“表”的目的。

10610710.爱惜人才,(2分)知人善任。

(2分)解析:此题为比较阅读。

甲段中刘108备对待人才的态度,从诸葛亮的追叙本志中可以看出;乙文中萧何对待人才的109态度,从萧何与韩信的对话中可以看出。

110[附译文]111韩信又多次和萧何谈天,萧何认为韩信是个奇才。

队伍到达南郑时,半路上跑掉的军官就多达几十个。

韩信料想萧何他们已经在汉王面前多次保荐过他112113了、可是汉王一直不重用自己,就也逃跑了。

萧何听说韩信逃跑了,来不及把114此事报告汉王,就径自去追赶。

有个不明底细的人报告汉王说:“丞相萧何逃跑了。

”汉王极为生气,就像失掉了左右手似的。

隔了一两天,萧何回来拜见汉王,115116汉王又是生气又是高兴,责备他说:“你逃跑,是为什么?”萧何回答道:“我117不敢逃跑,我是追逃跑的人。

”汉王说:“你去追回来的是谁?”萧何说:“是118韩信。

”汉王又责备道:“军官跑掉的人可以用十来计算,你都没有追;倒去追119韩信,这是撒谎。

”萧何说;“那些军官是容易得到的,至于像韩信这样的人才,120是普天下也找不出第二个来的。

”……“汉王说:“派他做个将军吧。

”萧何说:“即使让他做将军,韩信也一定不肯留下来的。

”汉主说: “那么让他做大将。

”121122萧何说:“太好了。

”当下汉王就想叫韩信来拜将。

萧何说:“大王一向傲慢无礼,123现在任命大将,就像是呼唤一个小孩子一样,这就是韩信离开的原因。

大王如果诚心拜他做大将,就该拣个好日子,自己事先斋戒,搭起一座高坛,按照任124125命大将的仪式办理、那才行啊!”汉王答应了。

那些军官们听说了,个个暗自高126兴,人人都以为自己会被任命为大将。

等到任命大将的时候,才知道是韩信,127全军上下都大吃一惊。

128(2015·福建莆田市)比较阅读【甲】【乙】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129【甲】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130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131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132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133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134焉。

135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136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137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138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139【乙】鲁公治①园,欲凿池,父曰:“无地置土。

”公遂止。

或曰:“土140可垒山。

”公善之,欲行。

妻曰:“不畏小儿女颠踬②耶?”公复止。

或曰:“筑径通之,设栏护之,又何忧焉?”公从之,又欲行。

家人有止之者曰:“园成必141142添仆妇,下房不足,甚可虑也。

”公犹夷③不能决,事又寝④。

143【注】①治:修建。

②颠踬:被东西绊倒。

③犹夷:迟疑不决的样子。

④144寝:停止。

1451.解释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

146(1)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___________147(2)河曲智叟亡.以应亡:___________148(3)无地置.土置:___________(4)公遂.止遂:___________1491502.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画线的句子。

151(1)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2153_______________(2)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15415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6_______________1573.理解填空。

158甲文中①和智叟对比,一个高尚,一个平庸;②和智叟对159比,一个担忧,一个讥笑;③和智叟对比,一个热心,一个冷漠。

4.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愚公和鲁公的性格特点。

16016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3164_______________165七、1.(1)用箕畚(装土石)(2)没有(或:通“无”)(3)安放(或:166放置)(4)于是(或:就)(意思对即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