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术后的护理关键及具体措施
结肠癌是一种严重的恶性病变,即结肠黏膜上皮在环境、遗传等致癌因素作
用下产生,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患者生命安全威胁较大。
近些年来,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急剧增长,结肠癌患病几率逐渐升高,主要是采用手术治疗方
式为主,及早根治性手术切除结肠癌,并做好后期围术期护理,对于提升结肠癌
治疗效果,改善术后预后效果具有积极作用。
结肠癌的发病群体多为50岁左右的中老年人群,每年全球新发病例大概为800万人,在恶性肿瘤总体占比达到10%到15%。
受到息肉病、慢炎症性病变、遗传、结肠腺瘤、高脂肪和少纤维饮食习惯等因素存在密切联系。
由于结肠癌属于
一种隐匿病症,发病初期症状不明显,很难被患者所发现,及早接受治疗,多数
患者是在病症发展到中后期症状明显时才会发现,贻误最佳的治疗时机[1]。
相较
于其他恶性肿瘤疾病而言,结肠癌病情进展较慢,但是病死率却远远高于肝癌、
肺癌,成为危害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
结肠癌发展到中后期,临床症状逐渐鲜明,但是贻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所以,及早识别结肠癌早期症状,及早接受治疗,对于提升患者生存几率具有积极作用。
具体症状有:①长期腹泻。
对于持续性腹泻的患者,可能是癌症肿瘤阻塞肠道导致,同水样便一样,关注是否有其他胃痛、恶心和呕吐等症状,持续性腹泻是一
种需要高度警惕的疾病,可以及时前往医院接受检查和治疗,是否由于脱水和营
养不良导致的持续性腹泻[2]。
②长期便秘。
便秘症状持续数周,可能是患上结肠癌,二者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如果排便超过2周,需要及时前往医院咨询医生。
③腹痛。
经常会出现下腹痛和压痛,一旦出现此类症状,需要及时告知医生,可
能是结肠癌病变的前兆。
④下坠感。
经常会感到突然排便的需求,可能要紧急排便,感到紧迫感但是不会排出任何东西。
⑤红细胞贫血。
对于患上结肠癌的患者,红细胞计数会大大降低,出现贫血症状,常见症状有不规律心跳,头、手、脚冰凉,皮肤苍白异常,可能诱发结肠癌[3]。
结肠癌临床上主要是以手术治疗方式为主,术后结合患者个体情况针对性术
后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几率,加快患者恢复速度。
具体护理方式有:
1.一般护理。
实时观察患者手术位置情况,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跳、脉搏、血压和体温,一旦出现呼吸急促、血压骤降等异常情况,可能是出血过多
导致,应及时告知医生寻求治疗。
重点监查患者的心肺功能,由于麻醉、疼痛和
创伤等因素影响,可能导致患者的生命体征发生不同程度变化,尤其是老年人脏
器功能减退,可能受到手术打击出现血压、心率变化。
如果患者术后疼痛症状明显,可以选择镇痛泵来缓解症状,如果仍然存在疼痛症状,可以使用盐酸哌替啶
肌注50mg到100mg。
全麻状态下的患者,应进行呼吸系统观察和狐狸,综合考量
气管插管、手术床上和术后疼痛等因素带来的不良影响,可能出现肺部感染。
日
常护理中可以选择辅助患者翻身、扣背,帮助吸痰;雾化吸入;使用抗生素预防
并发症出现。
2.体位护理。
结肠癌患者是全麻状态下手术,手术后需要进行全麻护理。
选
择去枕平卧,头偏向某侧,患者意识清醒后病情逐渐稳定,选择半卧位,避免出
现呼吸困难,便于后续的盆腔和腹腔引流,改善局部炎性症状。
同时,促进切口
快速愈合,避免出现并发症。
3.饮食护理。
患者术后禁食,留置深静脉管,遵医嘱静脉滴注营养液,平衡
患者的水电解质,并做好24h的出入水量。
肛门排气后胃管拔除,饮用少量水,
发现无不良反应症状后,可以少量流质饮食,逐步过渡到半流质饮食,吃容易消
化的食物。
不要吃过多油腻、辛辣食物,合理搭配饮食结构,平衡摄入蛋白质、
脂肪、糖、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并且每日都有鱼、瘦肉、蛋和蔬菜,每一种食物
量不要过多,补充体内所缺失的营养。
合理饮食有助于病情康复:鸡蛋、马齿笕
各50g,制作成食品经常服用,可以起到辅助大肠癌治疗作用;木耳15g,黄花
菜30g,血馀碳6g,加水煎汁300ml,冲服,对于肠癌便下血症状治疗效果显著;红枣30个、黑木耳30g,每日食用,改善大肠癌明显贫血症状。
日常膳食中,多
吃膳食纤维含量丰富的蔬菜,可以起到刺激胃肠道蠕动作用,适当增加患者的排
便次数,将致癌物质尽可能的从粪便中排出,多吃紫菜、海带,补充身体的钙、
碘和胡萝卜素等物质,将体内有毒转变为无毒物质,改善患者的胃肠道功能,尽
可能顺畅排便。
4.人工肛门护理。
为患者进行人工肛门护理,患者手术后第二周后,指导患
者掌握自我扩肛方法,带上手套,将食指上涂抹液体石蜡油,缓慢深入到人工肛
门口,转动手指1、2分钟后退出,每日扩肛2次。
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减
少对肛周皮肤和肠黏膜刺激,穿宽松的内裤,以背带裤为最佳。
患者肛周皮肤保
持清洁,每日使用温水轻擦肛周皮肤,避免肛门受到粪便污染,诱发并发症。
5心理护理。
结肠癌患者由于手术对机体带来的创伤较大,术后需要长时间
吸氧、输液和插管,活动受限,可能导致患者产生烦躁、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不利于患者身体恢复。
护理人员应积极与患者交流沟通,获取患者的理解和关心,家属可以长期陪伴在孩子身边,感受到家庭温暖,促使患者的病情尽快恢复。
6健康教育宣讲。
结肠癌患者日常护理中,护理人员要保持足够的耐心和关怀,尽可能的帮助患者解决生活中疑难问题,并注重患者心理辅导,保持良好心态,避免情绪刺激诱发不良反应出现。
保持充分的休息,并定期进行健康教育宣讲,帮助患者了解到治疗进展和注意事项,包括日常饮食中注重清淡、高营养,
多摄入蛋白质,合理搭配新鲜蔬菜和水果,减少辛辣、刺激和油腻食物摄入,流质、半流质食物最佳,在满足机体营养需要同时,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
如果发
现不良反应及时处理,并告知患者如何处理,改善预后质量,提升患者的护理效果。
总而言之,结肠癌是一种恶性肿瘤,通常是采用手术治疗方式为主,患者进
过有效的治疗后,做好围术期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
通过
基础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保持治疗自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巩固治
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几率,促使患者身体尽快恢复。
参考文献:
[1]吴芳.围术期护理对结肠癌根治术后患者肠功能改善的影响观察[J].基层医学
论坛,2019,23(36):5210-5211.
[2]田文玲,武树箭.护理干预对低位结肠癌肠道造瘘口术的效果及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9,26(11):1255-1257.
[3]王伏,陈艳.舒适护理对结肠癌术后化疗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28):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