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采油工程总复习

采油工程总复习

《采油工程》综合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滑脱现象2、扭矩因数3、底水锥进4、配注误差5、裂缝的导流能力1、油井流入动态2、吸水指数3、蜡的初始结晶温度4、气举采油法5、等值扭矩1、采油工程2、流动效率3、滑脱损失4、气举启动压力5、冲程损失二、填空题1.根据压裂过程中作用不同,压裂液可分为、、。

2. 抽油机悬点所承受的动载荷包括、和摩擦载荷等。

3.压裂液滤失于地层主要受三种机理的控制:、、。

4.自喷井生产过程中,原油由地层流至地面分离器一般要经过的四个基本流动过程是、、和。

5.目前常用的采油方式主要包括、、、、 .。

6.常规注入水水质处理措施包括。

7.根据化学剂对油层和水层的堵塞作用而实施的化学堵水可分为,和。

8. 根据井的故障性质、施工作业的简繁程度,可将修井分为和两种。

9. 井下落物按落物的性质可归纳为四大类,即、、等。

10. 自喷井井筒气液两相管流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流型有、、、和。

11.气举采油法根据其供气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和两种类型。

12.修井设备一般按设备的性能和用途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3.常规有杆抽油泵的组成包括、和 .三部分。

14.我国研究地层分层吸水能力的方法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另一类是。

15.目前各油田所使用的封隔器型式很多,按其封隔件(密封胶筒)工作原理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种类型。

16.为了获得好的压裂效果对支撑剂的性能要求包括、、和等。

17.测量油井动液面深度的仪器为,测量抽油机井地面示功图的仪器为。

三、判断题1.低能量供液不足的抽油井,可通过换小泵、加深泵挂或降低冲次等方法来提高泵效。

()2.注聚合物驱油,只可提高注入水波及系数,不能提高注入水驱油效率。

()3.计算沉没度时,应考虑泵挂深度、动液面深度及套压高低。

()4.抽油井出砂后,上、下行电流均有上升现象。

()5.抽油机在上冲程时,由于游动阀关闭,液体载荷作用在活塞上引起悬点载荷增加。

()6.抽油机平衡的目的,是使上、下冲程时驴头的负荷相同。

()7.分层注水井发现水嘴堵后,应立即进行正洗井措施解除。

()8.井组分析一般从水井入手,最大限度的调整平面矛盾,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层间矛盾。

()9.酸化可以提高井筒附近油层的渗透率,但对孔隙度没有影响。

()10.压裂选井时,在渗透率和含油饱和度低的地区,应优先选择油气显示好、孔隙度、渗透率较高的井。

()11.控水稳油的意思是控制综合含水上升速度,稳定原油产量。

()四、选择题1.抽油杆直径可分为()等几种。

A.3/8in,3/4in,6/8inB.16mm,19mm,22mm,25mmC.5/8in,3/4in,4/8in,5inD.15mm,20mm,22mm,25mm2.()就是在新井完成或是修井以后以解除钻井、完井期间形成的泥浆堵塞,恢复油井天然生产能力,并使之投入正常生产的一种酸化措施。

A.酸化B.解堵酸化C.压裂酸化D.选择性酸化3.磁防垢的机理是利用磁铁的()来破坏垢类晶体的形成。

A.作用B.类别C.强磁性D.吸附性4.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防腐蚀方法是()。

A.刷防锈漆B.实体防腐C.阴极保护D.阳极保护5.油层压裂是利用()原理,从地面泵入高压工作液剂,使地层形成并保持裂缝,改变油层物性,提高油层渗透率的工艺。

A.机械运动B.水压传递C.渗流力学D.达西定律6.油层酸化处理是碳酸盐岩油层油气井增产措施,也是一般()油藏的油水井解堵、增注措施。

A.泥岩B.页岩C.碎屑岩D.砂岩7.将套管下至油、气层顶部,用水泥封固,然后钻开油、气层下入一段带孔眼的衬管,套管和衬管环形空间用封隔器封严,这种方法称()。

A.射孔完成法B.裸眼完成法C.贯眼完成法D.衬管完成法8.钻井质量的好坏,对采油工作的影响很大,最常见的问题是()。

A.井斜的影响、钻井液的影响、固井质量的影响B.井斜的影响、固井质量的影响、携砂液的影响C.钻井液的影响、固井质量的影响、洗井液的影响D.洗井液的影响、钻井液的影响9.当注水井的注水量大幅度增加,并且指示曲线明显偏向水量轴方向时,是由于()造成的。

A.水嘴堵塞B.封隔器失灵C.水嘴掉D.底部球座漏失或脱落10.注水分层指示曲线平行右移,层段地层压力与吸水指数的变化为()。

A.升高、不变B.下降、变小C.升高、变小D.下降、不变11.油井诱喷,通常有()等方法。

A.替喷法、气举法B.替喷法、抽汲法C.替喷法、抽汲法、气举法D.替喷法、抽油法、气举法12.地面动力设备带动抽油机,并借助于抽油杆来带动深井泵叫()。

A.有杆泵B.无杆泵C.电泵D.水力活塞泵13.()泵径较大,适合用在产量高、油井浅、含砂多、气量小的井上。

A.管式泵B.杆式泵C.电潜泵D.无杆泵14.()是指只在油、气层以上井段下套管,注水泥封固,然后钻开油、气层,使油、气层裸露开采。

A.射孔完成法B.裸眼完成法C.贯眼完成法D.衬管完成法15.油井常规酸化的管柱深度应下到()(A)油层顶部(B)油层中部(C)油层底部(D)油层底部以下5~10m 16.压裂后产油量增加,含水率下降,采油指数上升,油压与流压上升,地层压力下降,说明()。

(A)压裂效果较好,地层压力高(B)压裂效果较好,压开了低压层(C)压裂时对地层造成危害(D)压开了高含水层17.机械堵水要求出水层位上下有()m以上的夹层,并且套管无损坏。

(A)0.5 (B)1 (C)1.5 (D)2.018.下列采油新技术中,()可对区块上多口井实现共同增产的目的。

(A)油井高能气体压裂(B)油井井下脉冲放电(C)人工地震采油(D)油井井壁深穿切19.水井调剖技术主要解决油田开发中的()矛盾。

(A)平面(B)注采平衡(C)储采平衡(D)层间20.岩石的各种胶结状态中,最容易出砂。

(A)基底胶结(B)接触胶结(C)孔隙胶结(D)杂乱胶结21.以下四个选项中,选项属于非选择性堵水的内容。

(a)活性稠油堵水(b)硅酸钙堵水(c)松香酸钠堵水(d)泡沫堵水22、稠油与常规轻质原油相比主要有以下特点,不正确的是()(a)稠油的密度大,开采成本低(b)稠油的粘度对温度敏感(c)稠油中轻质组分含量低(d)粘度高、密度大、流动性差23、不属于井筒降粘技术的是()(a)井筒化学降粘技术(b)热流体循环加热降粘技术(c)火烧油层(d)电加热降粘技术24、不属于起下设备是()(a)井架(b)天车(c)通井机(d)游动滑车25、不属于循环设备的是()(a)泥浆泵(b)洗井车(c)压裂车(d)转盘26、不属于井下作业压井方法的是()(a)泵注法(b)循环法(c)灌注法(d)挤注法27.根据井的故障性质、施工作业的繁简程度,可将修井分为小修和大修。

下列不属于小修工作的是()。

(a)检泵(b)清砂(c)洗井(d)封串28.根据井的故障性质、施工作业的繁简程度,可将修井分为小修和大修。

下列不属于大修工作的是()。

(a)修复套管(b)更换井下管柱五、简答题1.简述提高酸化效果应采取的措施。

2.根据注水指示曲线左移、右移、平衡上移、平衡下移时的变化情况说明地层生产条件的变化。

3.分析油井清砂所用各种冲砂方式的特点。

4.简述油井节点系统分析方法在自喷井设计和预测中的应用。

5.简述目前油井人工举升方式的分类。

6.简述常规有杆泵抽油工作原理。

7.为防止油井结蜡应从哪三个方面考虑?8.根据麦克奎尔—西克拉垂直裂缝增产倍数曲线分析提高增产倍数的措施。

9.为什么井筒压力分布的计算要采用分段、迭代的计算方法?10.为什么砂岩地层的酸处理不单独使用氢氟酸?11.简述影响深井泵泵效的因素及提高泵效的措施。

12.简述压裂过程中压裂液的任务。

13.抽油机不平衡的严重后果是什么?14.储层敏感性评价有哪几种?简述各自的试验目的。

六、论述题1. 绘制常规有杆泵采油井有气体影响且游动阀漏失时的示功图,并分析其特征。

2. 绘制并分析有气体影响时的典型示功图。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滑脱现象:在多相垂直管流中,由于流体之间的密度差而引起的小密度流体超越大密度流体向上流动的现象。

2.扭矩因数:悬点载荷在曲柄轴上造成的扭矩与悬点载荷的比值。

3.底水锥进:当油层有底水时,由于油井生产时在地层中造成的压力差,破坏了由于重力作用所建立起来的油水平衡关系,使原来的油水界面在靠近井底时呈锥形升高,这种现象叫底水锥进。

4.配注误差:指配注量与实际注入量之差与配注量比值的百分数。

5.裂缝的导流能力:在闭合压力下裂缝中流体通过的能力。

其大小为填砂裂缝的渗透率与其宽度的乘积。

6.油井流入动态:指油井产量与井底流动压力的关系,它反映了油藏向该井供油的能力。

7.吸水指数:表示单位日注水压差下的日注水量,它的大小表示油层吸水能力的好坏。

8.蜡的初始结晶温度:当温度降到某一数值时,原油中溶解的蜡开始析出时的温度。

9.气举采油法:依靠从地面注入井内的高压气体与油层产出流体在井筒中混合,利用气体的膨胀能使井筒中的混合物密度降低,将油排出地面的方式。

10.等值扭矩:用一个不变化的固定扭矩代替变化的实际扭矩,两种扭矩下电动机的发热条件相同,则此固定扭矩即为实际变化的扭矩的等值扭矩。

11.采油工程:采油工程是油田开采过程中根据开发目标通过产油井和注入井对油藏采取的各项工程技术措施的总称。

12.流动效率:油井的流动效率是指该井的理想生产压差与实际生产压差之比。

13.滑脱损失:在气液两相管流中,出现滑脱之后将增大气液混合物的密度,从而增大混合物的重力消耗。

因滑脱而产生的附加压力损失称为滑脱损失。

14.气举启动压力:气举启动过程中,当环形空间内的液面达到管鞋(注气点)处时,井口注入压力达到最高值,这个压力称为启动压力。

15.冲程损失:由于抽油杆和油管在交变载荷作用下发生弹性伸缩,而引起的深井泵柱塞实际行程与光杆冲程的差值。

二、填空题1.前置液、携砂液、顶替液。

2. 惯性载荷、振动载荷和摩擦载荷等。

3.压裂液粘度地层岩石及流体压缩性压裂液的造壁性。

4.地层中的渗流、井筒中的多相垂直管流、油嘴流和地面水平流动。

5.自喷采油、气举采油、游梁式抽油机-深井泵、电潜泵采油和水力活塞泵采油.。

6.沉淀、过滤、曝晒、杀菌、脱氧。

7.选择性堵水,和非选择性堵水。

8. 大修和小修。

9.管类落物杆类落物、绳类落物、小件落物等。

10.纯液流、泡流、段塞流、环流和雾流。

11.连续气举和间歇气举12.动力设备起下设备;旋转设备循环设备,井口装置及工具13.抽油机、抽油杆和深井泵.14.测定注水井的吸水剖面,注水过程中直接进行分层测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