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
第20课《花的勇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子,体会作者的内心感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树立无所畏惧的勇气和信心。
一、课堂导入:
一位作家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世界上最大和最伟大的画家不是达芬奇和毕加索,而是春天。
(出示课件)
师:大家读一读,你有什么体会?
生:我体会到他对春天的喜爱;
我读出了他是在赞美春天;
我体会到他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师:他是冯骥才作家,他喜欢春天,更喜欢春天的花。
今天我们将学习他的作品《花的勇气》。
生:齐读课题《花的勇气》(出示课件)
师:读后同学们有什么疑问或想法?
生:花怎么会有勇气?
花的勇气是什么?
花的勇气表现在哪里?
师:问的太好了,我听出了大家迫不及待想读书的心情,在学习课文前我们先来看看这节课的阅读提示(出示课件)。
谁来读读?
二、朗读课文,概括内容
接下来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把句子读流利,读出感情。
边读边思考:阅读提示的第一个问题
生:朗读课文
师:从大家的神态老师看出大家读的很认真。
谁来说说作者在维也纳经历了一件什么事?(出示课件)
生:小组交流并汇报
师:维也纳的春天就想一位魔术师,让作者的心情也随之跌宕起伏,同学们再次浏览课文,从中找出或体会出描写作者情感的词。
生:失望、吃惊、遗憾、惊奇、怦然一震
师:为什么会从“失望、遗憾、到惊奇、心头怦然一震”(出示课件)
生:交流汇报
师:情感变化的词贯穿全文,你能用这五个词根据课文内容组成一段话吗?谁来试试?
生:回答(出示课件)
师:这也是一种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在今后的学习中可以尝试用方法。
三、品读句子,读中感悟
作者在爱花-寻花-盼花-看花的过程中被小小的花儿傲风斗雨的精神所感染,课文中一定有大家深受感触的地方,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读一读,并说出喜欢的理由。
生:没有花的草地是寂寞的。
非要躲开四月不可。
-------
师:说的太精彩了,那雨多么密,多么凉,花儿却一下子全冒出来。
难怪作者会说“小小的花儿居然有如此的气魄!”
在冷风冷雨中,每一朵小花都傲然挺立,明亮夺目,神气十足,难怪作者会说“小小的花儿居然有如此的气魄!”(出示课件)
生:再次读句子,从中感悟
师:这一切让作者的心头怦然一震:
生:齐读(读出震撼)
师:这句是作者感触最深的句子,所以说它是文章的中心句。
学习到这里,心中的疑问已经有答案了吧!大家一定有很多话想对花儿或对自己说?
生:自由交流
四、体会生活,延伸拓展
生活中像花一样的事物还有哪些?
生:种子
梅花
小草
飞蛾
竹子
他们的勇气具体表现在哪里?(出示课件)
五、课堂总结,感悟人生
(出示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