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制程管理一、制程是什么:(术语)制程:即制造过程过程﹕通过使用资源和管理﹐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一个过程的输出直接形成下一个过程的输入﹒管理﹕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产品﹕过程的结果﹒体系﹕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要求﹕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厉行的需求或期望﹒管理体系﹕建立方针和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体系﹒能力﹕组织﹒体系或过程实现产品并使其满足要求的本领﹒等级﹕对功能用途相同但质量要求不同的产品﹒过程或体系所作的分类或分级﹒顾客满意﹕顾客对其要求已被满足的程度的感受﹒持续改进﹕增强满足要求的能力的循环活动﹒二、制程管理的目的:以顾客为关注焦点﹒以增强顾客满意为目的﹐确保顾客的要求得到确定并予以满足﹒以企业盈利﹐回报股东/员工/社会为最终目的﹒以最小的资源投入获得最大限度的产出﹒三、PDCA管理循环:P-策划(根据顾客的要求和组织的方针﹐为提供结果建立必要的目标和过程﹒)D-实施,(实施过程)C-检查(根据方针﹒目标和产品要求﹐对过程和产品进行监视和测量并报告结果﹒)A-处置,(采取措施﹐以持续改进过程业绩﹒)四、制程管理包含﹕生产作业控制现场管理设备管理物料管理质量控制/准时生产五、生产作业控制-影响因素1、单个﹒独立形态的显性因素:(6M)MAN操作员MACHINE设备MATERIAL材料METHOD方法MOTHERNATURE环境MEASUREMENT量测2﹒复合﹒广布形态的隐性因素:科学技术管理因素六、生产作业控制-内容1﹒数量控制:(要求:真实、准确、及时、反馈)车间的领料数量物料数量交接数量不良与报废数量入库的数数量2﹒质量控制:工艺的生产不良与报废统计常规的耗损或功能用料统计3﹒时间进度控制(谁、时间、地点、做什么、做多少)七、生产作业控制-预先控制1﹒生产进度计划的复查与调整:出货需求数前制程各料件库存前制程各料件生产能力前制程设备状态外购件库存2﹒生产作业准备工作:作业文件准备(SOP/SIP/程序单)设备治工具准备物料及运输设备准备人员准备/工作场所清洁3﹒生产指令下达/计划开出/发料单开出八、生产作业控制-现场控制1﹒各机种投入产出控制(组长/主管/调度)供料/设备/质量/其他异常时对应措施2﹒前制程生产进度讯息了解供料/设备/质量/等异常时对应措施3﹒产在制品流转控制(加工/运送/停放/等待)厂内流转在制品控制,跨部门流转在制品控制九、生产作业控制-后馈控制1﹒检查已制品的生产数量与要求不符时应作出挽回计划及实施2﹒对本生产过程输出物分析/研究﹐针对异常作出相应的再发防止对策﹒十、生产现场管理1.定义﹕针对生产现场的各种生产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所开展的决策﹒计划﹒组织﹒指挥﹒控制﹒激励等一系列职能活动﹒2.内容﹕(1)﹒现场5S(2)﹒现场管理(3)﹒现场改善生产现场管理-现场5S一、5S定义:1﹒整理﹕将要和不要的东西区分清楚﹐将不要的东西处理掉﹒2﹒整顿﹕将整理过后之必要用东西依规定位置摆放﹐并放置整齐﹐加以标识﹒3﹒清扫﹕将工作场所看见与看不见的地方清扫干净﹐保持干净﹒亮丽的环境﹒4﹒清洁﹕维持上面3S的成果﹒5﹒素养﹕养成良好的习惯﹐并遵守规则做事﹒二、生产现场管理-现场5S1.5S观念:整齐清洁的工作人员及工作环境﹐是减低浪费﹒提高生产及降低不良最重要的基础工程﹒2.生产的物料标识,区别与区分,能够识别表示三流工厂﹕有将工作环境弄脏的人﹐却没有打扫的人﹒二流工厂﹕有将工作环境弄脏的人﹐而有打扫的人﹒一流工厂﹕没有将工作环境弄脏的人﹐而有打扫的人﹒三、生产现场管理-现场管理1﹒早会:生产讯息传达/其他讯息传达人员精神面貌检查(着装/识别卡/精神状态)安全倡导员工激励2﹒目视管理定义﹕以现场员工为直接对象﹐利用视感信息﹐意在迅速调人们行为﹒控制生产物流的管理方式﹒A﹒作业标准(SOP/SIP)B﹒安全警告(防火警告/安全出口/禁烟标识)C﹒定位标识D﹒特殊区域标识(静电防护)E﹒广告牌(生产/质量/宣传广告牌)四、生产现场管理-现场改善1﹒改善目的:质量---提升效率---提升成本---降低安全---保证交期---按时2﹒问题意识与方法集思广义(脑力激荡法)柏拉图(二﹒八原理)五分钟静止观察法设备管理-TPM1﹒全员生产保养(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定义﹕是指自总经理至基层操作人员﹐所有部门均参加的自主生产保养﹒2﹒对象﹕生产用设备/治工具仓储/物流用设备QC用设备/治工具3﹒观念﹕传统设备管理观念﹕我是生产﹐你是保养﹒全员生产保养观念:自己设备﹐自己管理﹐自己保养设备管理-实施TPM动机一、设备管理-实施TPM动机1﹒使潜在缺陷显现化﹐防故障于未然﹒2﹒故障定义﹕是指设备失去原有的机能者﹒3﹒故障分类﹕初期故障﹕设备开始使用时﹐由于设计制作上的错误所产生的故障偶发故障﹕偶发性的故障﹐原因多半是由于机械操作的错误﹒磨耗故障﹕设备的损耗及老化所引起的故障﹒4﹒防故障于未然的主要途径--保养﹒5﹒保养分类﹕1)生产保养(一级/二级)2)预防保养(三级)生产保养﹕为了提高生产的经济性﹐以最少的费用﹐让设备衡的保养﹒预防保养﹕在使用的设备未发生故障前﹐预先发现其缺点或问题﹐并予以保养的一种方法﹒6﹒设备管理发展史:损耗保养/预防保养/生产保养/全员生产保养二、设备管理-推行TPM好处1﹒TPM目的﹕以人员之体制改善来促进设备之体制改善进而达成企业之体制改善﹒2﹒人员之体制改善﹕透过教育训练﹐照亮人性光辉﹒1)操作人员﹕自主养护能力﹒2)修护人员﹕机械设备的保养能力﹒3)设备设计人员﹕免保养之设备的设计能力﹒3﹒设备之体制改善﹕1)减少故障次数﹐缩短修理时间﹒2)新设备免保养之设计CPK之提高﹒4﹒企业之体制改善﹕达成生产计划———--—---—-—- 遵守交期质量的维持与提升—--—-—-- 降低成本防止事故及灾害-—----——-——环境的保护创造快乐的工作环境------ 增进公司的业绩三、设备管理-TPM角色与责任1﹒最高阶主管:决定全公司TPM的基本方针与目标﹒2﹒中阶主管:TPM的基本计划展开与推动﹒3﹒支持部门人员:落实5S理念﹐彻底做好整理整顿的工作﹒4﹒工程/设计人员改良制程﹒材料﹒机器﹐使其发挥质量功能﹒与修护人员合作﹐改进设备综合效益,积极参与TPM小组活动5﹒修护人员:建立设备日常查检表制度负责操作人员自主保养技术之训练执行设备的改良保养﹐提升机器设备的精密度积极参与TPM小组活动6﹒操作人员每日依照查检表彻底执行自主保养工作﹒关心与爱护自己的机器积极参与TPM小组活动四、设备管理-TPM重点1﹒建立自主保养体制推行设备5S运作落实日常查检表的管理实施10分钟教育法2﹒建立操作﹒修护训练体制依设备说明书/操作说明书建立在职训练体制﹒10分钟教育/ 技术养成班/ 厂外技术交流五、设备管理-安全注意事项1﹒上班戴好安全帽﹒2﹒上班前检机台是否良好﹐重要部位有无标识﹐填写点检纪录﹒3﹒电线﹐开关是否完好﹐电线有无外露﹐带电部位有否标识“危险、4﹒操作规程是否齐全﹒5﹒操作员是否保持清醒状态﹐有情绪员工禁止操作机台﹒6﹒旋转﹐送料,转动机构有无防护罩。
防呆装置。
7 ﹒旋转:冲击机构操作严禁戴手套,8 ﹒严禁不停机进行维修作业。
9 ﹒严禁靠近转动,旋转机构,以防送料时零件组装不好飞出伤人.10﹒当出现卡机。
卡料,机台运作有阻碍一这要关电关气后排除。
物料管理一、物料管理的精髓不断料:不使制造现场领不到要用的材料或零件﹒不呆料:要用﹒可用的料进来﹐不让不要用﹐不可用的材料﹒零件进入仓库或呆在仓库不用﹒不囤料:适量﹒适时的进料﹐不做过量﹒过时的囤积﹒二、物料管理2﹒物料管理的职能适时Right Time:在要用的时候,很及时地供应物料,不会断料.适质Right Quality:进来的物料或发出去使用的物料,质量是符合标准的.适量Right Quantity:供货商进来的数量能控制适当,这也是防止呆料很重要的工作。
适价Right Price :用合理的成本取得所需之物料。
适地Right Place:从距离最短能达最快的供料商与使用部门离最短,能最快的发料.品质理念一、定义:品质:产品与服务所具有某种待征与待性的总和.二、品管的演变:三、品质观念:1、品质是:一种观念、是一种意识、一种行为、一种习惯。
(三一说法)因此,需通过不教育,不断倡导,才能建立。
(共识)教育意识行为习惯人格训练能力(建立)(改变)(养成)(提高)两个‘3不'a.1)不接受不良品2)不转交不良品3)不制造不良品以上属于预防范畴b.1)不良品发生的原因未找出不放过.2)不良品发生的责任未明确不放过.3)不良品的纠正措施未落实不放过。
以上属于纠正范畴。
防止不合格品的非预期使用a。
下一站不要接受上一站的不良品.b。
上一站要把下一站当作自己的顾客,不生产不良品。
c.不良品应与良品进行隔离标识,定区放置。
d.取走不良品应通知相关人员.e.不良品必需进行评估之后方可进行处置。
f。
不良品发生后必需查找原因,进行对策,并落实跟踪确认。
g。
不良品发生后必需追溯到确认无不良发生的阶段。
h。
不良品的纠正对策必需横向展开。
i。
不要轻易地丢弃不良品.j。
对已经发生的不良要做不良履历,防止同样的不良重复发生.2﹒产品质量的分类﹒不合格品的控制合格品﹕符合质量标准﹒OK不合格品:(报废品/重工品/特采品)报废品﹕不可修复NG﹒重工品﹕可修复﹒特采品﹕规格超出标准﹐但经工程评估可使用之物料﹒成品之特采原则上要客户同意﹒3﹒产品质量缺失的分类.严重缺点(CRI)﹕该种缺陷使产品的功能性完全丧失﹒主要缺点(MAJ)﹕该种缺陷使产品的功能性部分丧失﹒次要缺点(MIN)﹕该种缺陷使产品的功能性没有完全丧失﹐但外观性能受到影响﹒6.影响质量水准的因素————--6M7.三种检验与测试。
进料检验与测试--IQC制程中之检验与测试--IPQC抽箱检验与测试--QA/OQC8﹒制程品管1). 依制造作业规范作业.2)。
均衡生产,严格5S管理,创建愉快光明的工作现场。
3)。
生产检验-严格执行初件检验。
(即首检)-自主检验-互检。
-终检4)。
质量记录5). 不合格品管制-确定不合格品中包括的问题,如生产时间,生产设备.-层别出不合格品,确保其与合格品分开,即采取隔离方法。
-空间隔离设置专门不良品盒盛放不良品,设置不良品区域,存放不良品-标示区分在不良品上直接标示质量缺陷。
-对不合格情况作记录:包括生产设备或产品批-由专人(线长或全技员)对不良品进行处理.-评价不合格品性质和严重程度, 及对不合格品进行处理方案。
-按处理决定对不合格品转移,储存及后续加工实施定置管制.6)。